唐诗解读——储光羲之《明妃曲四首》(其三)
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
强来前殿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解读:
写王昭君的题材的作品很多,唐以以此为题材的诗作不下三十首,储光羲的这首诗作撷取了王昭君在胡地生活的几组典型画面,这是第三首,描述的是单于夜猎归来的情景。
昭君远离中原,远嫁塞外,心中哀怨自不必多言,作为一个曾经深居后宫的汉家女子,来到大漠艰苦的环境,生活中种种不便,她得适应游牧民族的游猎生活,有时也强颜欢笑。
全诗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用生活中的换衣、听歌、看舞、等待等细节,细腻地描绘出昭君的惆怅。
写昭君的诗很多,大多都描写昭君远嫁的凄凉哀怨,但究竟怨在何处,诗人却很难把握,容易写成一个纯粹旁观者的同情。储光羲这首诗则对昭君人物内心深入进行了挖掘,使人读之,一个饱受折磨、身心俱疲、无人问津的女子形象跃入眼前,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以男性视角写女子悲愁,古来诗人大多爱作这一体裁,但实际上并非真正是怜香惜玉之人,有可能也是感叹自己的失意,毕竟从屈原开始起,“香草美人”之喻就一直不断。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