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蒙古包”

图:网络
文:甯波
排版:了然斋工作室
扫码关注了然斋主

现如今,“蒙古包”似乎已成为了一种景点的装饰或招徕游客的手段。但在那遥远的年代,每一座蒙古包就是一个游牧人家啊……

天似穹庐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见牛羊。

这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敕勒歌》,佚名,作于南北朝时期。其中的“穹庐”,即于与现在的蒙古包类似。

在历史上,关于“蒙古包”的记载散见于各种典籍或文学作品之中了,甚至被当时少见多怪的洋人们叹为观止。比如鲁不鲁乞,法国人,1252年受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遣到蒙古帝国传教,回国以后好一顿吹,写出《东游记》,这样感叹道::“他们(指蒙古人)把这些帐幕做得如此之大,以至有时可达三十英尺宽。因为我有一次量一辆车在地上留下的两道轮迹之间的宽度,为二十英尺。我曾经数过,有一辆车用二十二匹头牛拉一座帐篷……”还有十三世纪中叶的约翰·普兰诺·嘉宾尼、威廉·鲁布鲁克等人的旅行记以及《马可·波罗游记》等,也对蒙古包有着一些近乎于浮光掠影般的描述。在《马可·波罗游记》里说蒙古包是木杆和毛毡制作的圆状房屋,可以折叠,迁移时叠成一捆拉在四轮车上,搭盖时总是把门朝南等。在这些洋人中,最具诗意与激情的当属丹麦著名探险家亨宁·哈士伦了,他用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歌颂道::“蒙古包神圣的火焰是家庭与部落生活的中心。传统就是在这里产生的。那些围绕在蒙古包周围的,有着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征的语言和氛围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成为沟通古与今的桥梁。”

实际上,蒙古包的形成也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的!最早,游牧民族在地面上挖一个地洞,再沿着洞壁用木头或石头甃起来,甃得快到洞口时,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杆儿,与木石之壁平齐,上面搭一些横木封为顶。洞顶还要留一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在这个粗木上刻一些深深的沟槽,供人上下之用,跟现在的独木梯子相差无几。而洞顶上的那个口子,还兼有走烟出气透光等多种功能,后来发展为蒙古包的门和天窗。在阿尔泰语系的突厥、满洲和蒙古语中,管这种类似于坚竖井似的洞室叫“乌尔斡”,“乌尔”原意为“挖”的意思。发展到现在,这个蒙古语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顶毡,,引伸申为“家”、“户”“居民”等意。

以毡为衣

在宋朝彭大雅、徐霆所著的《黑鞑事略》有这样的记载::“穹庐有二两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史记·匈奴列传》里有载:“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对此,《黑龙江外记》有这样的解释:“‘穹庐’国语(指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如此说来,“蒙古包”既是音译也是意译了。后来,随着采集和游牧范围的扩大,人们不再固定于一地,窝棚便出现了。再向前一步,窝棚支架变成“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与前面提到的洞顶结合在一起,就有了蒙古包的雏形了。

据考证,蒙古包的早期形式可能曾被更早的亚细亚游牧民族所使用,后来许多游牧民族或长期或短期地使用过它或类似于它的居所。以木杆儿为主要支撑材料的人类早期建筑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流派::一种是中国鄂伦春人的传统建筑歇仁柱式(在鄂伦春语里歇仁柱为“木杆屋”之意),即尖顶、用兽皮或树皮、草叶子做苫盖。西伯利亚埃文基(鄂温克))人的住屋、美洲印第安人的梯比和北欧萨米人的高阿邸或拉屋等均属这一类型。另一种是蒙古包式的,即穹顶圆壁,主要用毛毡做其覆盖物。

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现在的蒙古包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尼”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套瑙”,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门向南或东南。蒙古包的大小,主要根据主人的经济状况和地位而定。普通小包只有四扇“哈那”,适于游牧,通称四合包。大包可达十二扇“哈那”。蒙古包内右侧为家中主要成员座位和宿处,左侧一般为次要成员座位和宿处(蒙古族住房也以西为大,长者居右)。

在解放新中国成立前,信奉喇嘛教的人们还会在蒙古包的西侧或住房的西间设置佛龛,供奉佛像。蒙古包的中央设有供饮炊和取暖的火炉,烟筒从包顶的天窗出去(古时没有火炉和烟筒,在帐幕中央生火,烟从天窗出去)。蒙古包地上铺羊毛毡,门口和火炉旁铺以牛皮。现代,卧榻已变成木床,有的设有矮床。

在蒙古包后面,立着一根光秃秃的木头杆子,人们十分敬重它,平常不准外人走近。据说,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王流放在北海边。他刚到不久,降将李陵便奉命来劝苏武投降。苏武将李陵痛骂一顿,还要举节棒打他,吓得他慌忙逃走。从此,匈奴王不给苏武饭吃,苏武便自己开荒种粮食。不论是放羊打草、种地做活,还是行居坐卧,出使的节棒一时也不离苏武的身边,日久天长,节棒上的飘带和旄球都磨掉了,他还是带在身边。当地牧民见了,都非常敬佩他。苏武被汉朝迎接回国后,当地人民怀念他,便在蒙古包后边立了一根光溜溜的木杆,作为苏武当年时时留在身边的节棒的象征。

雪白毡包

蒙古人在祝词中对蒙古包这样赞颂道:“圣主(成吉思汗)的时代将其革新,古老的习惯使它形成。英雄的民族,宝贵的殿堂;草原的牧人,雪白的毡房。灌出的羊胃一样浑圆,愿它屹立久长!”蒙古人之所以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毡包,是因为在十三世纪的蒙古包形状的确如此。蒙古包的顶上圆中有尖,中间宽大浑圆,下面可以算作“准圆”。这种形式,是充分适合大自然的结果,也是一种“物竞天择”吧。

蒙古包没棱没角,光滑溜圆,包顶是拱形的,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承受力最强。冬季,西北大风来了,迎面而来的是蒙古包巨大的反作用力。据说,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承受十级大风。每当下雨或下雪天,牧人们便会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雨雪很难侵入。搭盖蒙古包时,顶棚的毡子要搭在围毡的上面,顶毡是一块正方形的大毡片。谜语有云:“夜里四方片,白天三尖子”,就是指将这块大毡片放下来以后,能把套瑙(天窗)盖严,毡片把顶棚的毡子压在下面。包顶又是圆的,存不住雨雪。雨水或雪水下来以后,既不会从包顶灌进套瑙,也不会从顶棚和围毡接缝的地方灌进包内,而是直接从顶毡上流到地上,再大的雨或雪也不会漏进包里。

据蒙古族老人介绍,五个哈那的蒙古包,套瑙、乌尼、哈那重二百五十斤到三百斤。这样,一座五个哈那的蒙古包在夏天的旱季,加在地面的重量应在八百二十斤至九百七十斤,再加上乌尼、哈那头上吊挂的羊肉、鞍辔、奶桶、酸奶袋子之类,起码也得增加一百多斤,加起来不下千斤的压力。尤其是雨天以后,外面的毡子浸透,还得增加一半的重量,再加上风力,不知还要增加多少分量呀。冬天,在蒙古包的外面还要加一层毡子,哈那里面再衬一层毡子,自重可达一千五百斤。这样算来,蒙古包承受两三千斤的压力,是很平常的事了。所以,无论秋冬还是春夏,蒙古包顶上站两三个人是一点儿问题也不会有的。

蒙古包为什么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呢?这是因为架木制造得十分符合力学原理,把压力合理地分担给了各个部件。以五个哈那的蒙古包为例,套瑙的重量分散到八十多根乌尼上,乌尼又把压力分散到哈那头上,像伞股一样呈现辐射状向下传导。经过许多菱形的网眼连缀的哈那片,把重量都传递给了大地。

对此,有蒙古祝词为证:“从南面望一望,卵形的白毡房。五台的文殊菩萨,摸过顶的毡房。从西面望一望,白莲的圆毡房,拉萨的班禅大师,摸过顶的毡房。从北面望一望,雪白的圆毡房。南海的观音菩萨,摸过顶的毡房。从东面望一望,溜圆的白毡房,黄教的宗喀巴大师,摸过顶的白毡房。”如是说,有四方诸神保佑着蒙古包,再大的风沙雨雪也只能干瞪眼了吧。

方圆规矩

现在,漫步于各景区或景点,大大小小的蒙古包随处可见,摆放得十分随意。在过去,这是不行的,安放蒙古包是需要“看盘”的!所谓的“看盘”,蒙古语叫“努图克”,既然包括了蒙古包的选址,也包括营盘和草场的意思。

在游牧时代,每一户牧民家要有四个努图克,四季轮牧,四块不同的草场,就意味着有四处搭建蒙古包的地方。现在的看盘,主要是指长久居住的地方——冬营盘或定居点。看盘主要从气候、水草、疫病、狼害等几个方面考虑,既与经济方式有关系,也与禁忌和习惯有关。比如在选择冬季营盘时,一定要在芨芨草丛生、沙蒿沙竹密集、地形不利于积雪、背风和阳光充足的地方搭建蒙古包。这个地点还要相对封闭,南北有山头,东西有大梁。最好的地点是如同蒙古人铺开蒙古袍襟端住坐,后面是靠山,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这样的地方,非常方便照顾牲畜,向阳背风,心情舒畅。在选择包址时,如果有马撒尿是吉祥之地,与蒙古人尚武爱马有关。在春季,蒙古人对“看盘”就不太在意了,只要向阳有草有就行。到了夏季,则选择沙葱、冷蒿、野韭菜茂盛的地方为营盘。这种地方空气好,少蚊蝇,不怕洪水,俗话说:“西北有沟的地方别打墓,东北有谷的地方别建包。”主要是这种地方容易窝藏土匪和恶兽猛禽之类的。在秋季选择营盘时,一定要选择牧草结籽丰富的地方,多于山谷或地势低的地方扎营。因为春秋风大,地势不能太高,牧草在高处枯得早。

所谓“下盘”,就是建立浩特,组建家园,一般是圆形的。这是蒙古族人的老规矩,称为“古列延”。游牧时的“古列延”一般不超过两三家。清朝以来,对蒙古地区分而治之,不受疆域限制的大游牧时代已经结束。一般只在固定的地盘上作做冬夏两季的游牧,只是古列延的形式还保存至今。下盘时用蒙古包在北面布局一个半月形,其他地方用勒勒车、牛群等着圈围起来。

下盘时要分长幼尊卑,长辈或主要的人家在西北或正北搭建蒙古包。如长辈或主要人家在西北搭包,其他人家便在左翼(东边)依序成半月形排列。如在正北搭包,其他人家便从两翼往下排列。这样搭包后,车辆排列在东北面,牛练绳在前面三个方向(西南、正南、东南)圈成一个向北的半圆,在其上拴牛。这样两个半圆便合成一个古列延。在古列延的中间是卧羊的地方,羊群这边离蒙古包最近的地方拴牛犊,也有羊羔的羔棚。这样的布局,主要是为了管理牲畜方便,保护幼畜不爱受侵害。

蒙古包里的陈设,主要是继承了老祖宗敬奉香火、神佛的传统,同时也跟男女劳动的不同分工有关系。这种陈设形成的固定规矩所以能保持不变,还在于蒙古包的形状长时间没有改变,因此一切都是现成的,一代一代继承就可以了。总体而言,蒙古包里的空间分三个圆圈,东西的摆放分为八个座次。不仅八方都安放东西的地方,正中还有安排香火(灶火)的地方,因此也可以说是有九个座次。但是南面有门,不能放东西,还是八个座次。

蒙古包的门口一般不坐人,尤其是客人,没有在门口就坐座的道理。只有人多时,间或让孩子们暂时坐在那里。到蒙古包里做客,普通客人和年轻人不能越过套瑙横木以北,长者则一定越过横木以北就坐座。主人如果请上座的话,则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就要上去坐到西北或正北,一般不坐在西北面佛桌或箱子前面、灶火的上头等地方,表示尊重。女性客人要卷起袍子下摆,从东面绕过灶火坐于东北面,东面一般留给女主人烧火做饭用。长辈女客要越过套瑙东面的横木就坐座。

民间格言说:“不学书也要学坐。”在蒙古包中如何就坐座,历来被看作是学问和大事。不论什么客人,进到别人家就一定要单腿盘坐。包西就座者,应屈左膝;包东就座者,应屈右膝。

(0)

相关推荐

  • (连载)克什克腾旗草原游记 一/孙娟

    走近你,爱上你.离开你,想念你.我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只有草原让我离开后念念不忘,想辞掉工作回到草原定居. 到锡林浩特是八月底,在当地报了个散客团,但是跟着团走,到旅游点走马观花很不尽兴.我问朋友满都 ...

  • 创意绘画|草原上的蒙古包

    <草原上的蒙古包> 创意绘画 教学目的 1.通过蒙古包的知识,了解蒙古人的生活习惯 2..通过百科知识的学习提高孩子中国的大好河山的兴趣 3.观察美丽的蒙古包照片,学习色彩的搭配 4.用有 ...

  • 中药漫谈|赤芍与白芍,不易说清楚的芍药

    芍药是可以媲美牡丹的传统名花,而今天我要说的药用芍药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的根.现代中药学将芍药分为白芍与赤芍,二者功效有别,然而古代并无赤白之分,如<神农本草经>只言芍药,<伤 ...

  • 北京记忆丨北京东安市场旧闻漫谈

    编者按:本文是由张子华 李雅轩 白玉晨 莫文通.常玉奎 刘鸿印 丁德贵 康耀庭八名原东安市场摊贩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回忆资料,写成于1966年2月.现在作者除李雅轩.莫文通.常玉奎外都已逝世.这篇文章是 ...

  • 站桩 | 漫谈蹲猴桩三要

    漫谈就是胡扯 在我练过的桩里,最喜爱蹲猴桩,练起来不至于枯燥,而且有三要六艺作导向,慢慢练慢慢悟,就像青梅煮酒,小火慢烹,有滋有味. 蹲猴桩是戴氏心意六合拳独有的内功修炼桩法,全名叫"先天一 ...

  • 高建忠—血府逐瘀汤漫谈

    拾伍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血府逐淤汤漫谈 (一)明白气血和辨病位用方不读书,不足以临证.每一位临床大家都应该是饱学之士.不临证,也不容易读懂书(中医书). 中医书中很多内容必须经临证体悟才能真正明 ...

  • 张廷模:漫谈附子

    附子和前面祛风湿散寒药当中的川乌或者乌头,是来源于同一种植物.川乌头是种下去的母根,依附在母根旁边长出来的就叫做附子,依附在母根旁边,如子之附母,属于同一种植物.它的整个块根称为附子,但是在商品药材当 ...

  • 中医治疮疡(杏林寻宝·中华传统医药漫谈)

    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一切体表化脓感染性疾病的总称,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 中医疮疡的治疗分内治与外治,二者常结合应用.疮疡内治法的总则为消.托.补.初 ...

  • 沈谦益:中医源流漫谈

    录音原文翻译稿: 各位好,今天我把曾经的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有些内容也是道听途说的,毕竟年代久远,不好考证,希望大家能够谅解.这次主要是讲中医源流方面的内容,分为几块展开. 一.中医的概念 我 ...

  • 漫谈“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说:"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有些愚蠢之人,读了 ...

  • 贵州茅台年报漫谈 股王 贵州茅台 年报业绩一如既往的稳定而又符合预期,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80亿...

    股王贵州茅台年报业绩一如既往的稳定而又符合预期,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80亿元,增长10.29%,净利润467亿元,增长13.33%,毛利率91.42%,净利率47.67%,经营性现金流51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