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蒙古包”
图:网络
文:甯波
排版:了然斋工作室
扫码关注了然斋主
现如今,“蒙古包”似乎已成为了一种景点的装饰或招徕游客的手段。但在那遥远的年代,每一座蒙古包就是一个游牧人家啊……
天似穹庐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见牛羊。
这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敕勒歌》,佚名,作于南北朝时期。其中的“穹庐”,即于与现在的蒙古包类似。
在历史上,关于“蒙古包”的记载散见于各种典籍或文学作品之中了,甚至被当时少见多怪的洋人们叹为观止。比如鲁不鲁乞,法国人,1252年受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遣到蒙古帝国传教,回国以后好一顿吹,写出《东游记》,这样感叹道::“他们(指蒙古人)把这些帐幕做得如此之大,以至有时可达三十英尺宽。因为我有一次量一辆车在地上留下的两道轮迹之间的宽度,为二十英尺。我曾经数过,有一辆车用二十二匹头牛拉一座帐篷……”还有十三世纪中叶的约翰·普兰诺·嘉宾尼、威廉·鲁布鲁克等人的旅行记以及《马可·波罗游记》等,也对蒙古包有着一些近乎于浮光掠影般的描述。在《马可·波罗游记》里说蒙古包是木杆和毛毡制作的圆状房屋,可以折叠,迁移时叠成一捆拉在四轮车上,搭盖时总是把门朝南等。在这些洋人中,最具诗意与激情的当属丹麦著名探险家亨宁·哈士伦了,他用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歌颂道::“蒙古包神圣的火焰是家庭与部落生活的中心。传统就是在这里产生的。那些围绕在蒙古包周围的,有着部落最古老和基本特征的语言和氛围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成为沟通古与今的桥梁。”
实际上,蒙古包的形成也是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的!最早,游牧民族在地面上挖一个地洞,再沿着洞壁用木头或石头甃起来,甃得快到洞口时,再在洞中栽一排木杆儿,与木石之壁平齐,上面搭一些横木封为顶。洞顶还要留一口子,斜支一根粗木通到洞底。在这个粗木上刻一些深深的沟槽,供人上下之用,跟现在的独木梯子相差无几。而洞顶上的那个口子,还兼有走烟出气透光等多种功能,后来发展为蒙古包的门和天窗。在阿尔泰语系的突厥、满洲和蒙古语中,管这种类似于坚竖井似的洞室叫“乌尔斡”,“乌尔”原意为“挖”的意思。发展到现在,这个蒙古语已经专指蒙古包天窗上的顶毡,,引伸申为“家”、“户”“居民”等意。
以毡为衣
在宋朝彭大雅、徐霆所著的《黑鞑事略》有这样的记载::“穹庐有二两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史记·匈奴列传》里有载:“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对此,《黑龙江外记》有这样的解释:“‘穹庐’国语(指满语)曰‘蒙古博’,俗读‘博’为‘包’。”如此说来,“蒙古包”既是音译也是意译了。后来,随着采集和游牧范围的扩大,人们不再固定于一地,窝棚便出现了。再向前一步,窝棚支架变成“哈那”(蒙古包的围栏支撑),与前面提到的洞顶结合在一起,就有了蒙古包的雏形了。
据考证,蒙古包的早期形式可能曾被更早的亚细亚游牧民族所使用,后来许多游牧民族或长期或短期地使用过它或类似于它的居所。以木杆儿为主要支撑材料的人类早期建筑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流派::一种是中国鄂伦春人的传统建筑歇仁柱式(在鄂伦春语里歇仁柱为“木杆屋”之意),即尖顶、用兽皮或树皮、草叶子做苫盖。西伯利亚埃文基(鄂温克))人的住屋、美洲印第安人的梯比和北欧萨米人的高阿邸或拉屋等均属这一类型。另一种是蒙古包式的,即穹顶圆壁,主要用毛毡做其覆盖物。
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现在的蒙古包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尼”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套瑙”,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乌日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门向南或东南。蒙古包的大小,主要根据主人的经济状况和地位而定。普通小包只有四扇“哈那”,适于游牧,通称四合包。大包可达十二扇“哈那”。蒙古包内右侧为家中主要成员座位和宿处,左侧一般为次要成员座位和宿处(蒙古族住房也以西为大,长者居右)。
在解放新中国成立前,信奉喇嘛教的人们还会在蒙古包的西侧或住房的西间设置佛龛,供奉佛像。蒙古包的中央设有供饮炊和取暖的火炉,烟筒从包顶的天窗出去(古时没有火炉和烟筒,在帐幕中央生火,烟从天窗出去)。蒙古包地上铺羊毛毡,门口和火炉旁铺以牛皮。现代,卧榻已变成木床,有的设有矮床。
在蒙古包后面,立着一根光秃秃的木头杆子,人们十分敬重它,平常不准外人走近。据说,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王流放在北海边。他刚到不久,降将李陵便奉命来劝苏武投降。苏武将李陵痛骂一顿,还要举节棒打他,吓得他慌忙逃走。从此,匈奴王不给苏武饭吃,苏武便自己开荒种粮食。不论是放羊打草、种地做活,还是行居坐卧,出使的节棒一时也不离苏武的身边,日久天长,节棒上的飘带和旄球都磨掉了,他还是带在身边。当地牧民见了,都非常敬佩他。苏武被汉朝迎接回国后,当地人民怀念他,便在蒙古包后边立了一根光溜溜的木杆,作为苏武当年时时留在身边的节棒的象征。
雪白毡包
蒙古人在祝词中对蒙古包这样赞颂道:“圣主(成吉思汗)的时代将其革新,古老的习惯使它形成。英雄的民族,宝贵的殿堂;草原的牧人,雪白的毡房。灌出的羊胃一样浑圆,愿它屹立久长!”蒙古人之所以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毡包,是因为在十三世纪的蒙古包形状的确如此。蒙古包的顶上圆中有尖,中间宽大浑圆,下面可以算作“准圆”。这种形式,是充分适合大自然的结果,也是一种“物竞天择”吧。
蒙古包没棱没角,光滑溜圆,包顶是拱形的,形成一个强固的整体,承受力最强。冬季,西北大风来了,迎面而来的是蒙古包巨大的反作用力。据说,搭盖坚固的蒙古包,可以承受十级大风。每当下雨或下雪天,牧人们便会把蒙古包的顶毡盖上,雨雪很难侵入。搭盖蒙古包时,顶棚的毡子要搭在围毡的上面,顶毡是一块正方形的大毡片。谜语有云:“夜里四方片,白天三尖子”,就是指将这块大毡片放下来以后,能把套瑙(天窗)盖严,毡片把顶棚的毡子压在下面。包顶又是圆的,存不住雨雪。雨水或雪水下来以后,既不会从包顶灌进套瑙,也不会从顶棚和围毡接缝的地方灌进包内,而是直接从顶毡上流到地上,再大的雨或雪也不会漏进包里。
据蒙古族老人介绍,五个哈那的蒙古包,套瑙、乌尼、哈那重二百五十斤到三百斤。这样,一座五个哈那的蒙古包在夏天的旱季,加在地面的重量应在八百二十斤至九百七十斤,再加上乌尼、哈那头上吊挂的羊肉、鞍辔、奶桶、酸奶袋子之类,起码也得增加一百多斤,加起来不下千斤的压力。尤其是雨天以后,外面的毡子浸透,还得增加一半的重量,再加上风力,不知还要增加多少分量呀。冬天,在蒙古包的外面还要加一层毡子,哈那里面再衬一层毡子,自重可达一千五百斤。这样算来,蒙古包承受两三千斤的压力,是很平常的事了。所以,无论秋冬还是春夏,蒙古包顶上站两三个人是一点儿问题也不会有的。
蒙古包为什么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呢?这是因为架木制造得十分符合力学原理,把压力合理地分担给了各个部件。以五个哈那的蒙古包为例,套瑙的重量分散到八十多根乌尼上,乌尼又把压力分散到哈那头上,像伞股一样呈现辐射状向下传导。经过许多菱形的网眼连缀的哈那片,把重量都传递给了大地。
对此,有蒙古祝词为证:“从南面望一望,卵形的白毡房。五台的文殊菩萨,摸过顶的毡房。从西面望一望,白莲的圆毡房,拉萨的班禅大师,摸过顶的毡房。从北面望一望,雪白的圆毡房。南海的观音菩萨,摸过顶的毡房。从东面望一望,溜圆的白毡房,黄教的宗喀巴大师,摸过顶的白毡房。”如是说,有四方诸神保佑着蒙古包,再大的风沙雨雪也只能干瞪眼了吧。
方圆规矩
现在,漫步于各景区或景点,大大小小的蒙古包随处可见,摆放得十分随意。在过去,这是不行的,安放蒙古包是需要“看盘”的!所谓的“看盘”,蒙古语叫“努图克”,既然包括了蒙古包的选址,也包括营盘和草场的意思。
在游牧时代,每一户牧民家要有四个努图克,四季轮牧,四块不同的草场,就意味着有四处搭建蒙古包的地方。现在的看盘,主要是指长久居住的地方——冬营盘或定居点。看盘主要从气候、水草、疫病、狼害等几个方面考虑,既与经济方式有关系,也与禁忌和习惯有关。比如在选择冬季营盘时,一定要在芨芨草丛生、沙蒿沙竹密集、地形不利于积雪、背风和阳光充足的地方搭建蒙古包。这个地点还要相对封闭,南北有山头,东西有大梁。最好的地点是如同蒙古人铺开蒙古袍襟端住坐,后面是靠山,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这样的地方,非常方便照顾牲畜,向阳背风,心情舒畅。在选择包址时,如果有马撒尿是吉祥之地,与蒙古人尚武爱马有关。在春季,蒙古人对“看盘”就不太在意了,只要向阳有草有就行。到了夏季,则选择沙葱、冷蒿、野韭菜茂盛的地方为营盘。这种地方空气好,少蚊蝇,不怕洪水,俗话说:“西北有沟的地方别打墓,东北有谷的地方别建包。”主要是这种地方容易窝藏土匪和恶兽猛禽之类的。在秋季选择营盘时,一定要选择牧草结籽丰富的地方,多于山谷或地势低的地方扎营。因为春秋风大,地势不能太高,牧草在高处枯得早。
所谓“下盘”,就是建立浩特,组建家园,一般是圆形的。这是蒙古族人的老规矩,称为“古列延”。游牧时的“古列延”一般不超过两三家。清朝以来,对蒙古地区分而治之,不受疆域限制的大游牧时代已经结束。一般只在固定的地盘上作做冬夏两季的游牧,只是古列延的形式还保存至今。下盘时用蒙古包在北面布局一个半月形,其他地方用勒勒车、牛群等着圈围起来。
下盘时要分长幼尊卑,长辈或主要的人家在西北或正北搭建蒙古包。如长辈或主要人家在西北搭包,其他人家便在左翼(东边)依序成半月形排列。如在正北搭包,其他人家便从两翼往下排列。这样搭包后,车辆排列在东北面,牛练绳在前面三个方向(西南、正南、东南)圈成一个向北的半圆,在其上拴牛。这样两个半圆便合成一个古列延。在古列延的中间是卧羊的地方,羊群这边离蒙古包最近的地方拴牛犊,也有羊羔的羔棚。这样的布局,主要是为了管理牲畜方便,保护幼畜不爱受侵害。
蒙古包里的陈设,主要是继承了老祖宗敬奉香火、神佛的传统,同时也跟男女劳动的不同分工有关系。这种陈设形成的固定规矩所以能保持不变,还在于蒙古包的形状长时间没有改变,因此一切都是现成的,一代一代继承就可以了。总体而言,蒙古包里的空间分三个圆圈,东西的摆放分为八个座次。不仅八方都安放东西的地方,正中还有安排香火(灶火)的地方,因此也可以说是有九个座次。但是南面有门,不能放东西,还是八个座次。
蒙古包的门口一般不坐人,尤其是客人,没有在门口就坐座的道理。只有人多时,间或让孩子们暂时坐在那里。到蒙古包里做客,普通客人和年轻人不能越过套瑙横木以北,长者则一定越过横木以北就坐座。主人如果请上座的话,则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就要上去坐到西北或正北,一般不坐在西北面佛桌或箱子前面、灶火的上头等地方,表示尊重。女性客人要卷起袍子下摆,从东面绕过灶火坐于东北面,东面一般留给女主人烧火做饭用。长辈女客要越过套瑙东面的横木就坐座。
民间格言说:“不学书也要学坐。”在蒙古包中如何就坐座,历来被看作是学问和大事。不论什么客人,进到别人家就一定要单腿盘坐。包西就座者,应屈左膝;包东就座者,应屈右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