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刘长卿之《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4LzA1MTAvMjI3Njc4NzY0XzFfMjAyMTA4MDUxMDIwMTExMTM=.jpg)
注:
穆陵:穆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关。
桑干:桑干河,源出山西,流经河北。
幽州:诗中指渔阳。唐属河北道,治所在今北京大兴境内。
蓬蒿:杂草丛生。
解读:
诗人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但战争之后大唐的国力却是大不如前,加上朝政腐败、藩镇割据,民众痛苦不堪,再加上安史叛军长期盘踞的地域,更是满目疮痍。诗人的这首诗,向北归渔阳的行客告知北方实情,反映了安史之乱给国家和民众带来的苦难,虽是劝慰他人,但也寄托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慨,读之无不被其哀国之痛而感动。
首联交待了“逢人”的地点以及行客的去向,诗人在穆陵关北的路上遇见一位归客,从这位归客急匆匆的步履和孤单的身影,可以看得出来,定是盼望着早日与家人团聚,然而这位归客的故乡此时经历了长期战乱,估计他回去后会大失所望,故此诗人将这满腹忧虑告诉这位归客,以下三联俱是所要告知的内容。
颔联是这首诗的名句,“楚国”是穆陵关所在地区,并概指江南,“幽州”即渔阳,概指北方。南方风景依旧,平添古意,遥想北方幽州一带在苍白的日光照耀下平添几份寒意,暗示北方民众的悲惨处境。运用了比兴手法,含蓄丰富,诗意深邃,文字精练,空间阔远,令人意会不尽。
后四句则是顺势想象,用赋笔作直接描写。饱经战乱,昔日含饴弄孙的几代同堂的家庭估计都不会完整,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废墟野草。归人满怀希望回到家乡,见到如此凋零景象,估计心理落差很大。然而此时虽是伤心极致,却不能嚎啕大哭,只一“掩泪”动作就将人们悲痛至极但却强忍悲痛的心情刻画地十分逼真。这种描述也是对上联兴寄的补充,使得全诗显得完整充实,于情景交融的言语之间透露出不语而悲的深沉感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