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我》内疚式教育热议:教育从不应裹挟伤害

「观察的是孩子,反思的是家长。」
>>>
6月20日,儿童教育纪实综艺《不要小看我》在浙江卫视开播。11位孩子被家长送到训练营,在心理专家设置的12个主题科学成长课中学会独立生活、融入集体。演员李诚儒、梅婷及两位心理学专家作为第一期节目的“成长助力官”,与专家和“实习教官”王弢一起与孩子互动,分享他们的育儿观点,同时这些孩子的家长们也会在观察室内观察孩子们在课程中的表现。
节目播出后,#父母的内疚式教育对孩子影响有多大#引发网友热议并登上微博热搜。节目中4岁女孩小桃的妈妈表示自己是一个强迫症患者、完美主义者,有一次小桃有一个作业要背,但背到了半夜十二点还没背下来,于是她一遍遍逼小桃背,小桃背错了的时候她就抽自己;她还表示,她会将对孩子发火的次数控制在一天3次以内。
通俗来说,内疚式教育指的是家长通过激发起孩子内疚的情绪,来达成自己的教育目的,从而在短时间之内达到一种看似“成功”的教育结果。
令人感到“可怕”的是,在说这些话的时,尤其是提到孩子感到惊恐的时候,这位妈妈的表情是笑嘻嘻的。即使不是心理专家的李诚儒都直呼,这种“内疚式教育”着实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但从家长的表情来看,这位妈妈似乎尚未认识到这一点。
如今,育儿焦虑普遍弥漫在家长群体中;在“三胎政策”放开的大背景下,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同样应该得到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的成长与行为模式离不开父母及原生家庭的塑造,与其说这档节目是家长观察孩子,不如说,孩子也在反映他们的家长。教育本身没有好坏对错,但真正的教育绝非家长对孩子的单向要求;裹挟着伤害的教育里,需要反思与成长的往往是家长自身

内疚式教育:塑造罪恶感的心理逼迫

从节目中小桃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她是一个极其懂事的孩子:进入教室后,面对其他小朋友打闹时扔的满地书籍,她二话不说默默收拾好;在新加入的小朋友不知所措地站在角落时, 她关注到这位小朋友的不安并主动邀请。小桃的妈妈看到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优点时,十分惊喜甚至还有一些意外。连在节目中呈现出“严父”形象的李诚儒都在微博中表示,入营第一天他最喜欢的孩子就是小桃。
但很多网友直呼,年仅4岁的小桃懂事得令人心疼,因为在这种懂事的背后,也许孩子已然在成长中背负了很多的心理负担。

(网友评论)

内疚式教育的本质是在儿童尚不能对自我价值形成判断的阶段里,利用孩子对家长单纯的情感为孩子营造一种“罪恶感”,并相应地让孩子产生自我苛责与自我否定,以此倒逼孩子调整行为。
小桃的妈妈“抽自己”的教育方式仅是内疚式教育的体现形式之一,不论是言语还是行为,家长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产生愧疚。如小桃可能会在看到妈妈伤害自身时不忍,并将过错归咎在自己身上,进而在痛苦、无力、委屈与愧疚交织的情感中逼迫自己满足妈妈的要求,即使这个过程很困难,但她也无法再表达自己的诉求。
无独有偶,有很多网友在这种教育模式中,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很多采取内疚式教育的父母最常用的方式是强调自己为孩子做出的牺牲,尤其是在金钱上营造出一种匮乏感。
譬如在很多事实上经济条件良好的家庭里,父母却要强调“家里已经给你花了多少多少钱,爸爸妈妈自己都不舍得”,或者是对孩子说“你吃了/用了这个东西,家里就没有钱怎样怎样了”……家长以此让孩子产生愧疚,并希望孩子在内疚中更有上进心努力学习。
(网友评论)
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得不偿失。如果一个孩子在应当建立起自我价值的年纪里,接受到的是价值感匮乏式的教育,这种匮乏感往往会伴随孩子的一生,直至他/她在以后的人生中重新确立自我价值感,补上童年的这一课。
(网友评论)
即使内疚式教育在很多家长看来行之有效,对于达成结果来说十分“管用”,但正如心理学中一句经典的论断所言:“幸福的童年可以疗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治愈”。我们不知道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小桃会受到怎样的影响,但若是小桃的妈妈可以做到在采访时所说,希望通过参加这个节目来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或许会更有裨益。

有条件的父母爱:无意识习得的模式与循环

反观采取内疚式教育的家长们似乎都有一种通病——其实,他们自身的自我价值感也同样匮乏。以节目中小桃妈妈为例,她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同时也是强迫症患者。就表现出来的特点而言,这类人群往往极度严苛地对待自己,不允许也不会原谅自己不完美的做法,即使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但还是会揪着自己尚未达到的部分不放,来否定自己,质疑自己。

(网友评论)

美国家庭治疗的先驱弗吉尼亚·萨提亚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即在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暗含着长久以来所压抑或所形成的感受、信念、观点和渴望等深层次内在。在她看来,很多成年以后出现的问题,都不是成年所生存的环境造成的,而要追溯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
我们无法知道这些家长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才形成了这样的模式,但是可以看到的是,他们已经在用对待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孩子了。而基于愧疚感,孩子会近乎无条件地去服从,并通过满足父母的要求来讨好父母,让自己不给父母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于是,他们也会用父母对待自己的标准来严格地要求自己,甚至苛责自己。
可以预见的是,久而久之,孩子也许会无意识地习得家长的模式,并以此模式继续对待自己,甚至下一代,正如他们的父母。
(网友评论)
值得肯定的是,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基于爱的出发点是不容忽视的。只是,原本无条件的父母之爱却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悄然变了味。
由于客观的历史因素,这些家长或许也在无意识地习得他们父母的模式,并将其加以运用。以给孩子营造金钱匮乏感的内疚教育为例,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父母是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那个年代物质的贫乏的确使“享受”成为非此即彼的牺牲,“吃饱了孩子,饿着是大人”。这种情况下,家长用自我牺牲的方式与口吻表达对孩子的爱无可非议。
尽管时代已经发生变化,然而家长们表达“爱”的方式却还是建立在制造匮乏感的基础之上,即使事实并非如此从客观匮乏到制造匮乏,仿佛匮乏就显得珍贵,珍贵才能彰显爱意,殊不知,这些家长在制造人为匮乏时,也在制造爱的匮乏。
孩子会在理解父母不容易的同时,也感受到爱的珍贵与难以得到,从而对于“别人对自己的好”形成深深的“不值得”和“不配得”感,这会使一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严重缺失。
(网友评论)
节目的设置是家长观察孩子,但事实上教育的过程绝不只是单向度的力。相反,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同样需要自我审视与不断成长的还有家长自己。
而每一个家长也曾经都是孩子,反观自照的过程本身也是找寻自我的过程。分清楚自己在习得哪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模式并不再延续,便可以终止这种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以电影《温暖的抱抱》为例,从小生活在父母极度洁癖的环境的主人公长大后多年依然保持父母的模式,尽管小时候的他十分厌恶于此。但直到他意识到其实父母的模式是存在问题的,并发现其实他们也在努力改善的时候,他才放下了旧有模式并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孩子成为他/她本来的样子,而不是用爱裹挟着伤害来改变一个原本独立的个体。
不只是节目里的家长和孩子相互照见,作为观众的我们在观察双方的过程中,也是对自我的一场剖析。品不同家庭的故事,以此看清自己,这本身也就是在与自己、与家庭和解的过程。
教育着实不简单,但换一个发力的方向,也许对彼此都是一种疗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