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2968--勤于修炼才艺的钱义洲

积极弘扬峨眉传统武术健身文化

  一、峨眉系列武术

  峨眉武技有记载于春秋战国,司徒玄空所创的通臂拳是其母本初形。武学体系成型于宋朝,鼎盛于明代。峨眉武术泛指以四川为中心,涵盖整个大西南的民间武学流派。

  元明之际,由全真龙门道倡导致力于民族团结的“三教合一”理念盛行,峨眉武术因以走上了汇集众家之长的道路,相对单一的通臂古拳也分流成了以锻炼胳膊腿脚筋骨为主的通臂系列和以修炼丹田经络内功为主的通背系列。通背缠拳由此而生,明朝武学大家唐顺之先生《峨眉道人拳歌》佳句“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言其大要。峨眉武术逐渐表现出纯阳风格、纯阴架风格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阴阳架技法与风格。流行于川渝本土峨眉武术因西南地区山多地窄的影响,造就它主要技击特点是动作小,变化大,以柔克刚,借力打力,以静制动和以动制静并用,攻防时多顺势前钻,借力反击,以快取胜。

  进入清季,大批明朝旧部逃入南方及西南,形成“反清复明”组织。峨眉武术在更加广泛的技术交流中拓展出黄林派、点易派、青城派、铁佛派、青牛派,和僧门、岳门、杜门、赵门四大家以及洪门、化门、字门、慧门四小家,江湖中人每以“五花八门”言之。

  一、僧门,据说传自少林憎人,故名。又称"申门"。特点是巧、快、灵、动,如猢狲状,别名"狲门",后衍化出生门。

  二、岳门、据说由岳飞所传,特点是矮桩,手法小巧多肘,不划圆不成拳。

  三、赵门,据说为赵匡胤所传,借鉴少林派太诅长拳(据说也是赵匡胤所传)等拳法,特点是高桩。又因习练红拳,称为"红门"。

  四、杜门,以传说中诸葛亮八阵图之"杜门"而得名,一说拳法传于自然门杜观印。特点是封锁严密,善于防守。

  五、洪门,相传以明太诅洪武年号而得名,习练大、小洪拳,特点是刚劲。

  六、化门,又称"蚕闭门"、"缠闭门",三十六闭手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紧封敌手,使其不能施展。元明时期由峨眉古武通臂拳衍变为通背缠拳后,于明清之季传到民间形成。

  七、字门,又称"智门",因收势摆成字形而得名,特点是高桩长手,起伏大。

  八、会门,又称"慧门",以神拳为代表,讲究观师默像,念咒语,颇为神秘。

  二、峨眉武术流派五花说

  一、黄林派:据说从陕西流入,技法主张迎身打侧身招,有串子钩连步、倒肩反蹬腿、翻上打下黑虎掏心,连环扫堂腿、腾空旋风摆莲腿等。

  二、点易派:以川东涪陵点易洞而得名

  三、青城派:以川西道家胜地青城山得名

  四、铁佛派:又称云顶派

  五、青牛派:以川东丰都青牛山而得名

  三、巴渝武术健身文化历史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著称。巴人的军队参加周武王讨伐商(殷)纣王战争,总是一边唱着进军的歌谣,一边跳着冲锋的舞蹈,勇往直前。古人典籍“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所言即巴渝武术之早期代表形态之一。

  相关文献记载,重庆地处川东,古称巴州、江州、渝州,历史上曾是古代巴国的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巴人勇猛善战,战国时期角力搏击就在川东一带盛行。秦汉时期巴人舞蹈进入宫廷,这是武术套路的雏形。在实践中,古代巴人还创造出了修炼内功的“导引行气术”。重庆的武术融合了古代巴人的特点,刚烈、勇猛、剽悍、朴实,俗称巴渝武术。自古巴重武蜀崇文,巴蜀一家,故巴渝武术属于峨眉武术系列。

  据吕紫剑、赵子虬、于天沛、李毅立、唐新知等多位川渝资深老武术名家介绍,巴渝地区历史悠久的民间拳法有巴子拳、火龙拳、缠丝拳、点易拳、铁佛门金刚拳、通臂(背)门、黄林派等,其风格各异的五行子午棍、巴子刀、白猿剑、巴子棍、峨眉枪、无极刀、巴子枪等长短器械流传甚广,深刻影响中华武术的发展,其中巴子棍尤其富有特色。巴子棍是从古代巴人上山砍柴时挑柴禾的担子演化出来的。这种担子两头是尖的,插入柴禾捆,担在肩上便于行走。后演化成兵器,两头接上枪头的叫双头巴子枪,两头安装刀锋的叫巴子刀,两头无铁尖头的巴子棍俗称杄担,很多农家用以劳作健身,闲时舞动起来挑架挡砸、拦拿击刺,川东练家子也叫三拦棍。现今和平时期习练以健身为主,两头已经除尖磨平以求演练安全,是非常具有巴人生活、劳动特点的武术器械。

  戚继光军事论著《纪效新书》中详细记载了荆川公向戚继光传授峨眉枪棒技击的过程,如拦拿圈缠仅需尺余等即是川中武学的典型特点。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还明言八极拳起源于明代,并指出曾经盛行于合州巴子城的“巴子拳”即“八极拳”之母拳。

  四、尚武精神时代新说

  还是老大的话有道理,他教导我们说:“选择吃苦就选择了收获!” 即是告诫我们先苦而后才会有甜,过早的享乐大多换来碌碌无为的人生。坚决支持弘扬民族尚武精神!

  现代人挺现实的,你只有能够帮助他们通过五禽戏等功法活动筋骨肢体、通过丹田吐纳导引术运动胸膈脏腑增加肺活量、通过拳械演练强身健体御侮扶弱、通过读心术预测学解心结除心魔指导行止、通过老庄思想道德规范影响新一代孝悌温良和谐生活,中华民族传统国学精粹才有生存延续的意义。

  多年实践表明,只有把古老的武术传承和全民健身运动联系起来,和广大青少年朋友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和广大中老年朋友期待健康长寿的愿望联系起来,才是传统武学发扬光大的机会!

  “尚武精神”不是好勇斗狠、横行乡里,而是一种发自骨头里的男人气质、英雄气概;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不屈不饶的顽强毅力,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和一个中华儿女家国同忧的时代责任感。

  古人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孩儿时期的气质、体质、德性抓起,我们的民族才有可喜的未来!

  五、道家武术的传播是在青少年中弘扬道学的重要方略

  毋容置疑,现代道学主要由“大德先贤”引领着,青少年中后继乏人。

  广大青少年朋友究竟喜欢什么?如何搭建传承沟通的桥梁?当务之急!

  老实说,仅“少林拳”的影响就为佛门增加了数以百万计的弟子。

  而道门武学文化和历史远比佛门武技悠久丰富得多,却未能真正发挥起来,实为可惜!!!

  重庆缠闭门拳师钱鼎文师傅作为道家龙门派21代俗家弟子,重庆市首个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峨眉通背缠丝拳代表性传承人,二十多年前就有《道门缠丝》、《道功史话》等论著,数十年来长期从事阴阳堪舆期法四柱授徒,却一直没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可惜可叹!(转自百度 “缠丝拳会馆”吧)

  谨在此为钱师开设一个宣传推广道家武术的窗口,希望赢得同道支持!谢谢!

(荣昌缠门钱鼎文先生演示巴渝缠丝拳第四路拳法转莲教学参考视频)

  附:巴渝缠丝拳第四路拳法十二时辰动作名称

01、请手提气    02、退回奇门  

03、左挂挤手    04、右挂挤手  

05、沉气贯劲    06、右挑左闭掌 

07、右边缠顺捶   08、回左步拗捶 

09、右横步拗捶   10、右边缠顺捶 

11、回步左横捶   12、左弓步拗捶 

13、上右步拗捶   14、追步右顺捶 

15、左边缠顺捶   16、右边缠顺捶 

17、回步左横捶   18、追封左云手 

19、右挑左闭掌   20、左挑右闭掌 

21、收脚提气    22、导气归田  

  峨眉缠闭门拳法第4路转莲,又名十二时辰,主要修炼顺缠、拗缠、转缠和招式间的灵活机变。拳法动作简洁,左脚边缠顺捶跨出后,基本上定点不动,右脚及身法招式绕其逆向旋转,如一枝莲花(或莲叶)随风波飘摇、挥洒自如,故名。又因其出手无定型,可自行在拳、掌、瓦楞捶、凤眼捶、鸡心捶、一指、二指、标手、抓手、扣手间随机变换,结合十二时辰子午流注及人体解剖结构打穴击要,故同道之间亦称“十二时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