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社区、机构一体化融合发展路径与要点分析

一、居家、社区、机构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背景
(一)传统养老模式面临的问题

首先,居家养老模式,专业性欠缺,无法保障老人整体需求,实际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是中国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停留在家政服务的层面。从服务供给的角度看,供给基础薄弱:职业化人才严重屋乏,专业化服务难以保证,再加上未富先老的国情,居家老人支付能力及消费意愿普遍偏弱,导致很多服务企业经营困难。有些企业表面上看很热闹,其实完全是依靠政府“输血”,政府不“输血”就得关门倒闭,居家养老面临很尴尬的境地。

其次,社区养老,资源碎片化严重,无法有效整合。这几年国家投人了大量的资源完善社区养老配套功能建设,尤其是日间照料中心,但是收效甚微。大部分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艰难,很多都改做它用,更不用说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多数社区养老还停留在老年人“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状态。

最后,机构养老,建设成本高,资源配置效率低。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对护理需求是刚性的,机构养老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其优点是容易地成专业化,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机构建设一次性投入成本高,而照顾老人的数量有限,大部分机构建设在郊区,大大超出老年人原有生活半径,整体来看机构养老资源配置效率低,只能满足部分老人养老的需求。

(二)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多重性

1.医疗保健需求占比最大,但同时对精神服务需求较高

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対居家并老服务需求中,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是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占81.8%,其次是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占44.3%,精神服务及文化教育服务需求分别为34.8%、34.5%,这表明老年人步入老年后已开始注重身体的保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其余分別为请出户服务25.0%,体育健身服务17.1%,法律维权服务3.5%,退休事务咨询2.9%。

2.所需服务项目种类繁多且重点突出

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具体项目的需求老年人对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中:上门输液占60.6%,紧急救护占49.6%,用药指导占46.1%,健康咨询41.3%、康复训练16.3%、健康护理16.0%、陪诊就医15.1%。调查结果显示,相比健康理疗、陪诊就医言,更多的老年人需要上门输液、紧急救护、用药服务项目。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料的需求层次较低,目前只停留在打室内卫生(39.5%)、做饭(18.1%)、代购(17.1%)、洗衣(16.9%0)、送餐(12.6%)等常见的服务项目,而对于营养配餐等高端类的服务项目需求人数相对较少。精神慰藉服务方面,文化活动占16.9%,谈心聊天占14.5%,心理咨询占10.1%

二、居家、社区、机构一体化融合发展路径
1.合理配置服务内容,实现'一站式综合服务'

居家、社区、机构融合式发展重点发展以下服务:

一是社区托养服务。依托综合体内的日间照护机构或长者照护之家,为区域内失能、高龄独居以及其他需要临时短期托养的老年人提供就近日托、全托以及上门服务。与社区内其他社区托养机构资源共享,作为其合作机构,统筹提供服务。

二是医养结合。与周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等机构合作,引入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室)、护理站、其他康复服务,或与已有的医疗服务机构综合设置,加强在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康复护理专业指导、健康监测和指导、用药提醒和指导、陪同就诊、取药等服务。

三是生活服务。提供助餐、助浴等服务及场所设施,并提供上门服务。提供文体娱乐活动、教育学习活动及场所设施。提供法律维权、心理疏导、情绪管理指导及场所设施。四是家庭支持服务。提供喘息服务,为长期照料老人的家庭提供短期托管服务。

2.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实现'一体化资源统筹'

融合式发展需要统筹行政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等,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

一是行政资源方面,根据社区老年人需求,协调区域内各政府部门的行政资源,配置基本公共服务,促进职能部门合作与资源共享,建立部门间协同管理机制。

二是社会资源方面,依托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培育孵化为老服务社会组织和队伍,组建为老服务专业团队,组织专业服务技能培训。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培育一批社区志愿服务队伍。

三是市场资源方面,引入各类商业便民服务资源,发挥市场服务主体的积极性,发展各类社区共建单位,提供质优价廉的供应主体,提高服务供给效率。

3.建立科技助老平台,实现一网覆盖信息管理

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其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在'两级平台'(市、区县两级平台)、'三级网络'(市、区县、街镇三级网络)的总体框架下推进。

一是市级平台,上海建成统一的为老服务网络门户和为老服务决策数据库,为跨部门、跨区县的服务管理提供支持。

二是区级平台,区级平台是三级网络中的重点,本区域建有统一的网络门户和数据库,实施统一需求评估、审核,各类为老服务受理、服务分派,行业监管等。

三是街镇信息网络,作为区级平台功能的延伸,实现咨询、受理、社区层面资源调配、服务质量监管、需求调查等以及各类为老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政府信息平台是公共管理服务平台,主要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同时鼓励市场化信息平台承接市场化服务,两者互为补充有机结合。区级平台与市级平台对接,实现互联互通,同时要与社区生活服务、社区自治、救助帮困等相关信息平台统筹考虑,实现综合利用、统筹开发,避免成为信息孤岛。

中国医养产业研究院观点

居家、机构、社区融合式发展是新形势下满足老人全方位养老需求的需要,是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的必然趋势。因此,融合式养老要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充实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运营规模化优势、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中国医养产业研究院【整理摘编:时英平】

(0)

相关推荐

  • 【照护机构】急救半径与养老机构设置

    急救半径是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外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代表院外急救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缩小急救半径是急救单元能快速到达现场的重 要条件之一.城区急救半径应≤5000米.反应时间是急救中心(站)调度 ...

  • 居家养老前景很好,坑也很多,具体说来有这10个(入行必知!)

    编辑:万仁涛:本文摘编自<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结构性错配及应对>,作者:郭丽娜.文章略有改动,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全文约6200字,建议收藏阅读.图片为编者配图,图文关 话不多说,直接撂观 ...

  • 物业养老服务方案设计|物业 养老解决方案

    物业养老服务方案设计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基础硬件设施以及服务方面应进行必要的研究探讨,当然,可以参考一些成功案例,物业+养老模式未来势必朝着智慧化.多业态等方向发展. 一.物业服务企业应充分利用养老 ...

  • 王小龙:“社区+居家+机构一体化融合式养老”模式探索

    北京市朝阳区寸草春晖养老院,与朝阳区和平街街道办事处合作,参照国外先进养老院理念,作为朝阳区社区养老院的样板工程,于2011年创建,也是朝阳区第一家专业护理型养老机构.[时英平:整理转载<养老网 ...

  • 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 【深度】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导言: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显著转变,由此引发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及身体健康水平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并对我国公共健康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挑战. 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并不足以应对未来慢性病泛滥 ...

  • 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动力分析

    当前,垃圾治理行业急需推进垃圾处理作业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和体制一体化.推进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动力何在,阻力又有哪些? 推进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动力主要有地区发展.地区差异.垃圾的资源性和外部性的 ...

  • 推进垃圾治理行业一体化融合发展

    "一体化"是我国垃圾治理行业与生俱来的一个发展课题,这是由垃圾治理行业的发展历史决定的.农业经济时代,城乡和城市的各个部门都可以"各自为战"且轻松地消纳掉自己产 ...

  • 直播回顾 | 当前新基建的发展路径及机遇分析

    "新基建"风口已至,然而"新基建""新"在哪里?哪些投资领域值得关注?第九期公益直播特邀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城市发展部部长阮晓东老师讲解& ...

  • 光源与照明专业发展路径及前景分析

    学科类别 一级分类:工学 二级分类:电气类 专业代码:080603T 一.专业基本信息 光源与照明是一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国防.医疗卫生.商贸办公.文化娱 ...

  • 【法评】集团内部开展个人信息汇聚融合的合规要点分析

    本文共计4129字,需要阅读时间11分钟.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融合是大数据的价值所在.对于持有海量数据的集团而言,集团内不同企业间业务线数据的融合,将有效提升大数据的内涵价值和商业价值,提高集团的核 ...

  • 探寻我国智慧社区的发展路径

    智慧社区概念源于西方,1992年,国际通讯中心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智慧社区"建设口号.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