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体的“烟囱效应”

烟囱,许多人应该见过,那么请记得第一句,火曰炎上,热的东西永远是往上走。

烟囱永远是往上冒烟。

”烟囱效应“与人体的关系呢,我用一个喉咙痛来举例,这个大家基本得过,都有经验,体会比较明显。

有小孩子的家长,更是有切肤之痛。

包括各种上火,长痘,起包,乱七八糟的。

喉咙痛比较常见,伤寒论里面的三阴证,太阴少阴厥阴,太阴病里面没提,少阴病,有,厥阴病,也有。

因为世界万物不是非黑即白,所以,临床分界线绝对不会那么明显,三阴证的原理,是核心体温过低,阴阳就开始分裂,由于地心引力的原因,人体水份,寒的密度高,自然往下。

热水密度低,自然往上,上热下寒,下部过冷,上部过热。

初中物理知识。

中医叫“火曰炎上,水曰润下”。都一样,都一样。

下部腿脚凉,痛经,拉肚子,膝盖痛,胃肠不好,肚子怕凉,后腰怕冷,后背怕冷,盆腔积液,白带多,什么乱七八糟的妇科疾病,长点什么肌瘤.....

上边大上火,咽干,口干,喉咙干,喉咙痛,喉咙发炎,头皮油大,长痘,爆口疮.....

我不想写了,反正,只要胃肠不大好,腿脚冰凉,上边大上火,这就是,寒症,引起的虚火,切记不能一直寒凉药来去火!!!!

遇见这种医生请绕远!!!

原理就是这么个原理,因为热的永远往上,所以,不管什么原因造成体内温度异常(包括三阴证),总会导致身体上部过热。

前面说过了三阴证,三阳证也是一样。

三阳证,小孩子见得多,现代大人体质差,一般是三阴证,寒症。

以太阳病为例,人体受寒,体表毛孔收缩,体内散热不良,体内温度升高,那么就往上走,上部就过热,结果就是咽喉部红肿热痛。

小孩子非常常见,其原因在于,小孩子体积小,新陈代谢快,产热快,散热快。

因此呢,一受寒,小孩更容易感冒,感冒就容易发热,发热就往上走。物理原因。

既然产热快,那么很快就到了全身发热的阳明症,这时候呢,体温太高,水分蒸发快,胃肠吸收水分多,小孩子往往会出现大便困难的情况。

大便困难的话,中医有个理论叫,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与小肠,肺与大肠,心肺在上,热往上走。

那么,多余的热量就要传导到身体下部容易湿寒的地方,来加热它们。否则人体温度会两级分裂。

还有,根据热力学定律,高热总往低热传导。

因此呢,人体的心肺,要传热于大小肠,从解剖学来说,大小肠表面积大,也更容易散热,和散热片原理相同。

那么现在腹腔,大小肠温度已经超标,所以,起不了散热的作用了,反而会导致身体上部更热。

因此要先通大便。

小孩子到了阳明这个没有怕冷的阶段,就可以通大便了。不一定要吃药,开塞露也行,否则发烧好不了。余热未清,反反复复。

用开塞露好处在于,不会造成前面说过的太阳伤寒的”内陷问题“。

太阳伤寒,表证未解,不可以用下法。指的是那种吃泻药,比如大黄,巴豆之类的下法。

愚悟岐黄:伤寒论---人体的内与外---(二)

下面举一例子。

某年某月某日,单位门口吃饭,老板娘儿子哭啼中醒来,两三岁。老板娘问我,说他儿子发烧两天了,有啥好办法没有,睡一觉起来就发烧,睡一觉起来就发烧。

我说,我看看。

先摸了摸肚子,明显比较热,额头也烫,肚子下面的热,多摸一会,热力直往上透。

老板娘说吃了啥啥啥药,退烧的消炎的,到现在也不好。

我问,几天没大便了?答曰快一天半了。

我说去买点开塞露,挤上。先大便再说。

其家人照样而行,然后抱着孩子在外面等大便,约莫十几分钟,就拉了一堆。我说,有王老吉没有,稍微凉点的?

饭馆刚好有,一瓶太凉,又开一瓶常温的,混好后,让小孩慢慢喝,注意,慢慢喝。慢慢喝,慢慢降温,不要喝太多,其他的凉水也可以。

大约二十分钟,我的饭也做好了,这时候小孩奶奶高兴的说,这会觉得孩子没那么热了。

我摸了摸,肚子额头温度都降下来了不少。

然后告诉他们晚上喝两三包小柴胡颗粒,不发烧就不用吃退烧药,烧了少吃一点,第二天连续吃小柴胡颗粒,下午晚上不发烧,基本就好了。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吃饭,问,老板娘说没有再发烧,我说晚上照顾好别受凉别乱吃东西,好好保养两天差不多就基本好了。

小孩发热清大便,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操作。

体温过高,喝点凉的中和一下,解除病因,人体自己就恢复了。

这个孩子喉咙也有点发炎,但不重。

那么,不管大人和孩子,临床上喉咙痛发炎,都要考虑到各个问题,三阴证,三阳证,其原理都是上部过热,但是一个是实证过热,一个是虚火,处理方法完全不同。

太阳伤寒导致的喉咙痛,要用麻黄剂之类的解表,打开毛孔散热,身体内部温度降低,自然解决问题。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之类。

阳明证要看大便情况,有承气汤系列。大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等。

当然开塞露也能用,不过是浅表了一些。没有承气汤泄热效果好。

少阳也会有这种情况,柴胡剂,小柴胡大柴胡少不了。

三阴,太阴证,如果胃肠虚秘,同样会引起这种情况,有些老年人,喉咙痛,睡不着,一直滋阴去火,不如通大便。

当然,太阴证通大便,需要温下,还是热药。如太阴篇里面的桂枝加芍药汤,加大黄汤,皆是如此。

少阴简单些,直接热药燃烧即可,四逆汤,真武汤,茯苓四逆,看情况而定。略微加一点点凉药就行了。

厥阴最复杂,上部过热,下部过寒,寒热药物得一起来,而且比例要恰当,前文努力说过很多次,不再赘述。

写到这,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其实虽然是喉咙痛,中医伤寒论治疗,完全是治疗体质。

而且,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喉咙痛而已,中医就分出来这么多种类,其用药,其作用点,几乎,完全不同。

一人一方,不同的人看起来症状很像,其内在,千差万别。

因人而异,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来个患者就消炎止痛,怕是不妥。虽然这是常态,大家也都是这么治疗的。

今天的重点,就是,热,永远往上走,人体是物体,人体自然遵守这个规律。

然后,记得俩中医名词解释,肺与大肠,心与小肠,的表里关系。

附个连接,大家参考对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