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食疗专家孟诜简介,药食同源开创者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养生学家中,唐代名医孟诜(shen)有其独特的主张和见解。他既不主张呼吸吐纳,运动锻炼,也不主张悦意琴棋,服食药饵,唯独提倡食疗。
“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孟诜(shen)在广泛收取民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食疗主张。他认为药物中的“毒”是指药物的偏性,如寒热温凉酸苦辛咸等,使用得当能治病,若把握不好,反而招灾引祸,因此他提倡“祛邪用药,补养用食”。
孟诜(shen)生平尤其重视各类食药禁忌,提倡“守中致和、稳中求效”,晚年因治愈唐睿宗李旦旧疾,睿宗以“孟氏岐黄、余泽百世”之意,赐孟诜中医膳食养生药号“孟余堂”,由孟氏后人传承至今,已经入选省市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余堂的招牌方剂“三宝”和“回春五方”成为中医食治经典,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
孟诜(shen)所著《食疗本草》是唐代食物药治病专书。原书早佚,仅有残卷及佚文散见于《医心方》《证类本草》等书中,各本所存佚文出入很大。1907年敦煌出土该书残卷,存药26味。全书共3卷,有条目138条,据《嘉佑本草》记载:“孟诜弟子张鼎又补其不足者八十九种,并归为二百二十七条。皆说食药治病之效。”
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被后世多有引用,是一部研究食疗和营养学的重要文献。
《食疗本草》对多种药食同源食品的疗效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收录了动物脏器和藻菌类食品的医疗应用。书中按物类为序排列,并分析食性,论述功用,记载禁忌,鉴别异同,附载单方。重视食药禁忌,提出食疗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春养脾气;夏养肺气;秋养肝气;冬养心气;每月要抽出来18天,养肾气。”
孟诜(shen)精通医药、养生之术,在家居住期间,常去伊阳山里采集草药,按方炮制,济世救人。他年纪虽大,但力如壮年。有人问他是怎样保养身体的,他说:“要想保身养性,必须善言不离口,良药莫离手。”人们听了十分信服。
食疗学家孟诜劝导人们善于药食同源食品养生保健,既避免了药物的偏性,又使人身体健康,因此,一千多年来《食疗本草》广受世人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