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歌》
告诉我们:身体里有12个这么重要的穴位,你知道吗?
2018-11-21 21:38
除了针灸推拿专业的人员,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中医养生保健古代版的《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或者现代版的《四总穴歌》:
心胸取内关
小腹三阴谋
酸痛阿是穴
急救刺水沟
本歌最早见于明朝徐凤编著的《针灸大全》,意思是:胃肠不好,可按摩足三里穴;腰酸背痛可按摩委中穴;头痛、项强可按摩列缺穴;面部、口部有病,可按摩合谷穴。所谓“求”是说明位置较深,要用些力,另外就是要找,哪个地方有节节,或是痛疼,就是求到位置了。
而今天,金中护理要跟大家分享和详解的是来自《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
委中承山配,太冲昆仑穴。
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本歌最早来自元代王国瑞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原名《天星十一穴歌》,后在明朝徐凤编著《针灸大全》的时候增加了太冲穴,于是成为现在的《十二穴歌》。十二穴歌除了古版的四穴,增加了八个穴位。
根据文献资料表明,十二穴歌是否为道教真人马丹阳所著仍有不同的观点,但其治疗方法内涵道家针法的意旨。“担截法”也就是配穴法,担是指成对二穴合用的意思,截为单一独取一穴的意思,“合截”即表示用独针来切断,但取两经各取一穴来合截:比如“三里内庭穴”,即在足三里与内庭下两穴合用将所在的胃经“担”起来;“曲池合谷接”,即把曲池与合谷穴一起使用把大肠经“担”起来;又如“通里并列缺”即表示在属心经的通里穴,与属肺经的列缺穴,各下一针,以此两针做为截法中的“合截”。
马丹阳十二穴是历代针灸家通过反复功能验证挑选出的主要穴位,具有功效大、取穴少、作用强的特点。我们一起学习和了解各个穴位的经络特点和作用... ...
三里内庭穴
01
class
足三里
——合穴 胃之下合穴
【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疳积、痢疾、便秘等胃肠疾病;下肢痿痹;中风、心悸、高血压、癫狂;乳痈;虚劳诸症。 【温馨提示】:本穴为强壮保健要穴,多用灸法。
民间有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意思就是表达足三里穴位的保健作用。
02
class
内庭
——荥穴
【定位】: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牙痛、咽喉肿痛、鼻衄;热病;胃病吐酸、腹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
曾亲眼见过病房里有位奶奶牙痛难受, 护士长给她合谷穴和内庭穴打揿针,没过几分钟,她很开心的说效果真好,牙痛明显减轻了。
足三里和内庭穴均为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足阳明胃经简称胃经,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曲池合谷接
03
class
曲池
——合穴
【定位】:在肘区,曲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 【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头痛、眩晕、癫狂;腹痛、吐泻、痢疾;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湿疹;瘰疠(颈淋巴结结核)
04
class
合谷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失音、鼻衄、齿痛、口眼歪斜、耳鸣耳聋、痄腮(流行性腮腺炎);各种痛症;热病、无汗或多汗;闭经、滞产;便秘;上肢不遂。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就是合谷,也称虎口。孕妇慎用合谷穴。
曲池与合谷均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头面五官病、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委中承山配
05
class
委中
——合穴 膀胱之下合穴
【定位】: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主治】:腰痛、下肢痿痹,下肢不遂,腘挛急;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瘾疹,皮肤瘙痒,疔疮。
06
class
承山
【定位】:在小腿后区,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主治】:痔疮、便秘;腰腿拘急疼痛,足跟痛,脚气。
委中与承山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本经腧穴主要用于头、项、目、背、下肢部病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症。其中委中治腰背痛、承山治大肠病。
太冲昆仑穴
07
class
太冲穴
——输穴 原穴
【定位】:在足背,第1 、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 【主治】:中风、癫狂病、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咽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胁痛、腹胀、呃逆、黄疸;癃闭、尿;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腧穴,本经腧穴主要用于肝胆脾胃病、少腹、前阴、妇科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08
class
昆仑
——经穴
【定位】:在脚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腰痛、足跟肿痛;难产;癫痫。
昆仑穴与委中、承山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针灸大成》:孕妇针刺昆仑穴可落胎,孕妇禁针。
环跳与阳陵
09
class
环跳
——胆经 膀胱经之交会穴
【定位】:在臀部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腰腿痛。
10
class
阳陵
——合穴 胆之下合穴 筋会
【定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黄疸、口苦、呕吐、胁肋疼痛;下肢痿痹、膝髌肿痛、脚气、肩痛;小儿惊风。
环跳与阳陵泉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足少阳胆经主要治疗头面部五官病、神志病、肝胆病及妇科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通里并列缺
11
class
通里
——络穴
【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暴喑、舌强不语;心悸、怔忡;腕臂痛。
通里为手少阴心经的腧穴,本经用于治疗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12
class
列缺
—— 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列缺穴。
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上的腧穴,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胸肺、胃肠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天星十二穴的特点:治疗疾病时皆使用两针;危险性低:两者取穴大都在四肢上,避开人体危险的胸、腹部,故危险性皆很低;针感强、疗效佳。
天星十二穴分布于人体十二经脉,选穴特点突出四肢穴位,八个在膝至足,四个在肘至手,安全方便,疗效可靠,在针灸史上有重要位置,是针灸入门之捷径。十二穴位按照腧穴的特点和分类,包含有经穴以及络穴、下合穴、原穴和交会穴等特定穴。
特定穴
解析
“荥(xing)” 穴——内庭
解析:“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比喻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荥主身热,多用于各种热病。
输穴——太冲 解析:“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比喻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部位,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病变时间甚者取之输,输主体重节痛,多用于肢节酸痛。
经穴——昆仑 解析:“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比喻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主喘咳寒热,经穴多用于气喘咳嗽。
合穴——足三里 曲池 委中 阳陵泉 解析:“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比喻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合主逆气而泄,合穴多用于六腑之病。
原穴——合谷 太冲 解析:原穴指脏腑原气经过和留于十二经脉的穴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称为“十二经原穴”。大肠原过于合谷,肝原过于太冲。原穴与原气有关,五脏(心肝脾肺肾)有疾患的时候,往往在相应的原穴部位出现一定的反应;反之,在原穴部位出现各种异常变化,也同样可以推知五脏功能的盛衰。合谷与太冲穴相配堪称经典配方:两穴一阴(太冲)一阳(合谷),一气(合谷)一血(太冲),一脏一腑,一升一降,是具有阴阳经相配、上下配穴、气血同调、阴阳同调、脏腑同调的处方。
络穴——通里 列缺 解析:络脉由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络穴。络穴的名称与本经络脉名称相同。络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相表里经脉的原穴相配,称为原络配穴法。如手太阴肺经的列缺穴主治本络脉的“实则手掌热,虚则小便遗数”,同时也主治咳嗽、牙痛等。
八脉交会穴——列缺解析:八脉交会穴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在四肢部位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八穴均分布于肘膝以下,原属于五输穴和络穴。八脉交会穴既可以治疗所属经脉的病症,也可以治疗所通奇经的病症,列缺通任脉,可以治疗胸、肺、膈与喉咙等疾患。
亲们,每天学点中医,爱自己爱家人,常按揉以上12穴位,也可艾灸、亦或是刮痧或揿针既养生又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