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静 | 泥缸哪里去了
泥缸哪里去了
文|董雪静
我说的是农村那种用泥巴糊成的盛装粮食的泥缸。
在我的童年少年时代,这种泥缸在老家很常见,再寻常不过了,几乎家家都有。
在那缺衣少吃的年少时代,我的亲人们汗水没少流,土地却是贫瘠的,既不丰产更不丰收,加上当时国人忙于政治原因,一年到头下来,每家只分到一点点可怜的细粮,金贵的不得了,其余大部分都是粗粮和薯类瓜菜之类,但也是有限的。为了不让老鼠偷粮,人们就生办法把口粮珍藏起来。当时的陶制容器相当不错,但显得有些”昂贵”,不是家家都能买得起用得起的,况且容量小,满足不了盛装粮食的需要。
双手不仅创造财富,双手还创造智慧,人们总有办法解决困难。
于是,在炎热的暑季晴天里,人们用土和了泥巴,掺入剁碎的麦秸(不至于泥巴干了出现裂缝)之类进行搅拌,先糊一个圆圆的“泥巴饼”做缸底,直径大小可根据个人需要自由发挥,多数在1.5尺到2尺之间,但厚度须在2寸左右,然后顺着“泥巴饼”的边缘往上继续糊,糊成容器状,大约3.5尺高度时,把容器口逐渐收小收齐糊平,一个高高大大的泥缸就成型了。这还不算完,还要在泥缸底壁留一个小洞,大小能塞下一个“包谷陀”(玉米穗掰掉玉米后剩下的瓤)就可以了——包谷陀就是以后这个流出金贵粮食的洞的塞子。在毒辣的天气里,一两天泥缸就干了。有的人还要给泥缸做一个泥盖子,多数人则用盆或拍子当作泥缸的盖子。
做泥缸的工程宣告结束。接下来把泥缸搬运进屋就是件技术活了。
泥缸很大很重很笨,一旦不小心,会炸缝裂开,前功尽弃白忙活。需要两个成年劳力慢慢转动这个大家伙移动前进,过门槛时先垫块板子在下面,然后象压跷跷板一样把泥缸转动过去直至进屋,安放在合适的位置。
于是,成熟的季节,珍贵的粮食得以粒粒归入泥缸。
平时靠着粗粮菜类充饥度日,但在特殊的日子里,节日里,父母倒出些许细粮改善家人生活,孝敬老人,招待病号,给正长身体的孩子一些厚爱……
泥缸里那些细粮不仅仅是口粮,也是家人的精神食粮,只要看着泥缸里不空,心里就觉得日子有盼头,有希望。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实施和农作物的丰产丰收,泥缸再大也逐渐装不下农田劳动成果了。于是,人们开始试着把细粮存进加工厂,把多余的粗粮卖掉,只留下少许喂养家禽牲口。
再后来,人们开始嫌弃泥缸的粗大笨拙太占空间,用更轻便更结实还可以自由伸缩的不锈钢铁皮做粮食“穴子”来替代泥缸。
就这样,不知具体从什么时候起(大约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吧),在农村的老家里逐渐见不到泥缸的踪迹了。
泥缸是不是时代的产物我不想知道,但它却随着经济的好转而被人们淘汰,淡出了百姓的日常生活。
那些有关泥缸的过往生活,我不会更多地去怀念,我更喜欢和珍惜现在的生活。
图|网络
--End--
Dec. 29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