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最后一课

朱自清的最后一课

肖伊绯

朱自清(1898—1948),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但凡接受过学校语文教育的人,对其都不会陌生。当然,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并不是其学者生涯的全部。

作为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在文学研究、中文教学等方面,都卓有创见,曾撰写、发表过大量相关著述。《朱自清全集》中就辑有大量此类著述,为全面认识与评判朱氏学术成就,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素材。不过,全集不“全”的状况,在《朱自清全集》中依然无法避免,或因年代久远,或因文献散佚,总是难免有遗珠之憾。

北平《世界日报》于1948年2月16日,曾刊载过一篇朱自清的讲演稿,题为《文学考证与批评》,就尚未辑入其全集,是为“集外文”。翻检朱氏年谱及相关研究著述,也没有任何记载,国内尚未有研究者提及,当属“佚文”之列。因其独具研究价值,在此酌加整理,部分内容如下:

学习文学旧的传统和新的方法不一样。从前人学习文学有两个办法:(一)念——就是诵读。旧文学主要是诗,有一句俗话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事实上,熟读几十首也就够了。其次是文。古文也是要读得烂熟。五四时代,革文言的命,认为念古文时摇头摆尾,样子很难看。白话文念起来不能摇头摆尾,要摇也摇不上,摆也摆不起来。诵读于是蜕变为朗诵。(二)解释——旧文学属于四库全书里的“集”部,集部很少考证,因为认为价值不如经、史、子。现代的人不喜欢旧文学,一方面是因为生活的距离太远,一方面是语言问题。旧文学的解释也是用文言,所以一般人没法看懂。但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学翻译成白话,看的人倒很多,可见语言问题很重要,不完全是由于生活的隔离。要想改变,就要用白话来解释古文学,或是索性翻译出来。

学习文学的新的办法:这就说到了考证。五四运动以后,整理国故,考证的应用很广泛,尤其小说方面,例如《水浒》、《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等都有人考证,胡适曾经以考证经学的办法来考证小说,用历史学的方法分析一篇小说的背景、版本和语言,这办法是受西洋的影响。文学的地位大大地被提高了,不但古文学要考证,例如鲁迅的一篇文章也要发生考证文题,这表示把文学作为一种学问来研究。如果要深一步的研究,不但应该注意考证,进一步要加以解释。就文学以外的范围举例,郭沫若的《十批判书》,研究先秦思想的发展,提出新的方法,这是批评性的解释。文学也应该如此。许多人研究杜甫,因为杜甫的时代虽然远,但是情景和现在相近,他的精神仍然是现代所需要的,所以解释以外应该有批评,只有考据是干燥无味的。

……

朱自清讲演《文学考证与批评》,刊载于1948年2月16日北平《世界日报》

1948年2月15日,朱自清登上讲台,为青年学子们讲演《文学考证与批评》。应当说,这样的讲演在当时的国文教育体系中,尤其是在大学生文学创作方面,是颇具独特眼光的。

朱自清将“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学特性,深入浅出地概括为考证与批评两大新特点,并将这两大新特点的来龙去脉、功用效能阐示得一清二楚。为在座的以文学为志业的大学生们,指明了从事文学创作应具备的三种基本素质——研究、解释、批评。

讲演中提到胡适、鲁迅、郭沫若,都是那个时代重要的文学领军人物,他们在文学研究、解释、批评方面既是开拓者、佼佼者,更为后来者提供了广阔的新文学领域。在朱自清看来,新文学领域大有可为,国文教育的领域也随之拓延,而国文系的学生理应在这一新领域里做出新成绩来。其“通才”教育理念,更是对文学专业提了严格标准与终极目标,这一理念即使放到如今的大学中文教育中来看,也并未失效与落后。恰恰相反,我们还差得很远。这当然是朱自清的卓越洞见,更是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应当多加反省与反思的。

1948年是朱自清生命历程的最后一年。就在这次讲演之后不到半年时间,这一年8月12日,他因胃溃疡恶化病逝。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仍有一些零星文稿撰成发表,甚至还有文章选集出版,如《标准与尺度》《语文零拾》《论雅俗共赏》 三种,但始终未能将此次讲演的内容整理出版。究其原因,恐怕一方面是因为身体不适,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整理过往文字,难免会有一些遗漏;另一方面则是因参加各类反对国民党当局的政治抗议活动,而耽误了相当多的治学相关工作,更无暇来着手这次讲演的整理工作。

据现有的《朱自清年谱》来考察,这可能就是他最后一次在国文教育、文学创作的“纯学术”层面的公开讲演。我想,当年聆听过这次讲演的大学生们,无论最终是否走上“通才”式的文学道路,都会对这“最后一讲”或“最后一课”深有感触罢。

刊于北京青年报

未经许可 禁止转载

(0)

相关推荐

  • 中文系何为?

    大学中文系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不是一个今天才有的问题.从近代引入西方大学制度开始,中文系该怎样办,如何设置科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出路怎样,都曾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最有名的意见,来自于闻 ...

  • 书评:一种新型的大学语文慕课教材

    评<大学语文十六讲> 即将在<汉字文化>2021年第12期发表 摘 要:<大学语文十六讲>是根据韩山师范学院大学语文慕课十六讲的内容编写而成,这是一种新型的慕课教材 ...

  • 朱自清与大学国文——读《朱自清日记》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从1925年至1948年,朱自清任职清华长达23年(包括西南联大一段),除了开设"古今诗 ...

  • 丁帆:“为精神界之战士”的陈迹与光影——温儒敏先生《为精神界战士者安在》读后

    前些日子吴福辉先生去世,某刊物约我撰写一篇纪念文章,由于那阵太忙,文章刚刚开了一个一千多字的头,那边说一组悼念文章已经即将出刊了,于是我就暂时搁置了<"四条汉子"你先走> ...

  • 陈国球|文学何以成为一门知识?

    "文学批评"引入现代中国后,作为一种专业性的知识活动,与中国文学的学科建制发生了密切的关联.通常情况下,朱自清总是被冠以学者和散文家之名,但作为文学批评研究者的朱自清,却是大家比较 ...

  • 郁达夫:而立之年在武昌

    李杭春 郁达夫在1925年这一年的创作相对比较沉寂.用作家自己的话讲,是 不言不语 不做东西的一年.事实上,他投入大量时间于课堂教学和讲义编写.后来陆续问世的几乎涉及各种文学文体的单行本<文学概 ...

  • 国学大师论大学国文(八)周作人赋得杨柳

    周作人上大一国文课,从来没见人提起过,笔者在<民国大一国文资料研究>中首先独家考证.考证的起点,是1917年,周作人应邀到北大教书,4月3日,访蔡元培校长,得知在学期中间不能添开新的功课, ...

  • 余光中评论朱自清够不上散文大师:伤感滥情,浅白累赘,不会比喻

    1992年,那时我还年轻,尚喜欢读书,经常买的文学期刊是<收获>.<台港文学选刊>和<名作欣赏>. 就在这年,<名作欣赏>从第二期开始推出了" ...

  • 新书摘要(13)周作人的《杨柳》

    何二元<现代大学国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第十三篇:周作人<杨柳>(1935) 周作人的<杨柳>,初发表与1935年<独立评论> ...

  • 刘锋杰:现代文论史研究的“三维空间”说

    摘要 现代文论史一直以"新文学"作家出身的理论家与批评家作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在同一时空中从事古代文论与外国文论研究的两类学者,这是值得反思的.现代文论史应由新兴文论.古代文论研究. ...

  • 《新新文学》文学平台给大家拜年啦!

    <新新文学>文学平台给大家拜年啦 冬去春来好景年年有,辞旧迎新成绩步步高,<新新文学>在春花秋月间,走过流年的山高水长,走过2019年,这一年里畅游在文学的芳草地,在唐诗宋词的 ...

  • “欧化的古文”与文言的弹性

    引言 从1903年初执<苏报>笔政.鼓吹民族革命,到1925年复刊<甲寅>.排诋新文化思潮,章士钊的文言政论纵横舆论界二十余年,自成一家,在民初文坛占据了殊为重要的位置.其中, ...

  • 梁实秋的文学思想

    梁实秋作为上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人物,其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的升华,这些影响深远的文学思想有其独特的文学人性论和自给自足的文学评论体系. 一 引言 梁实秋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家.批评家.翻 ...

  • 赏心悦目的新文学

    新文学,曾经火遍中国,曾引无数藏家竞折腰,影响弥深,传播甚远,仅看其奢侈的四色套印封面,就足以让人魄散魂消,三尺垂涎,不胜感叹耳. 新文学,是五四以来有别于旧的文学形式的新生文学,是真正的百花齐放.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