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燥咳患者用药要注意哪些?切忌“五滥”

秋天的咳嗽,多以燥性咳嗽为主,俗称为“秋季燥咳”。与一般咳嗽相比,秋季燥咳患者5个用药误区一定要注意。

01

滥用止咳药

传统的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可以直接抑制咳嗽中枢,从而产生止咳作用;第二种是作用末梢神经的止咳药,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和各种止咳糖浆,口服后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使咽部黏膜少受刺激,从而达到止咳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用止咳药来止咳,治标不治本,往往会掩盖病人的症状,以至于耽误治疗。如果强行镇咳,会导致痰液滞留在气道内,反而容易继发感染。因此,对于咳嗽有痰的一定要先祛痰,再止咳。

02

滥用润喉片

对于咽喉不适,不少人会用润喉片来缓解咽部症状,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润喉片主要起清热解毒、消炎杀菌、润喉止痛的作用,它会收缩血管、减轻水肿和疼痛,常被用来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

将润喉片当作糖果吃很不可取,因为在秋季干燥的天气里经常含服,可能会使血管收缩、口腔黏膜干燥破损,反而加重病情。

03

滥用抗生素

很多人一咳嗽就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其实是不必要的。秋季燥咳治疗过程中,只有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者,才考虑用抗生素。必须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心所欲,否则非但不能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04

滥用感冒药

燥咳由于起病表现和感冒类似,被误诊为感冒的几率很高。其实,燥咳属于秋天燥邪侵犯人体所致,属外感疾病。如果用发汗的感冒药物,体内的津液会严重损失,不但不会有治疗效果,反而会使病程延长,加重病情。这也是燥咳病人不能自行服用感冒药物的一个主要原因。

01

滥用中成药

很多人喜欢用中成药来止咳,认为中成药没有副作用。但是中成药如果不辨证论治,效果会适得其反,加重咳嗽。所以用药治疗,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徐贵华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

END

(0)

相关推荐

  • 【执业药师】100个常见医药知识问答(二)

    21.为什么激素类外用药不可随意涂抹? 激素类药是一种特殊的药物,对适应症.剂量.疗程.可使用部位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加重皮肤病症状,诱发感染,使皮肤萎缩和干燥,出现酒渣样.痤疮样损害 ...

  • 秋咳用药,切忌“五滥”

    入秋后,秋高气爽,早晚凉.午间高温,往往日间穿得少,在晚上不注意添衣,就容易着凉而导致呼吸道感染.此外,秋季天气干燥,导致人体干渴,咽喉也较易发炎. 肺脏是人体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器官,它喜欢湿润的环境, ...

  • 癌症患者用药-常见提高免疫的辅助用药

    用药内容仅供参考 [香菇多糖] 适应症:免疫调节剂,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用法用量:每周两次,每次2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或用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静注.或遵 ...

  • 药师释药——肾脏病患者用药禁忌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肾脏是排泄药物的主要器官,人患了肾脏病之后,选择药物时,更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肾毒性的药物,防止药物对肾脏的进一步伤害,这就是肾脏病患者的用药禁忌. 有肾毒性的西药 可导 ...

  • 1个药就能解决痛风发作,却用了5个药!看看这位患者用药有多乱!

    作者:李青 单位:天津市泰达医院肾病科主任 来源:肾病科普 这是一个患者的咨询: 大夫,你好!昨下午脚背突然感觉有点痛,吃了两颗苯溴马隆,以为就可以了,结果晚上睡觉后脚痛加剧,早上起床后不敢吃苯溴马隆 ...

  • 肝硬化患者用药管理

    肝硬化患者用药管理

  • 药师释药——肝病患者用药禁忌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体,是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中心站,也是身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肠胃道所吸收的有毒物质,都要在肝脏经过解毒程序变为无毒物质,再经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如果 ...

  • 糖尿病患者用药需谨慎!看看哪些心内科药物会影响血糖?

    转自<国际糖尿病> 心血管(CV)药物可导致或加重已有的高血糖,药物诱导的糖尿病甚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单独的病因类别.认识心血管疾病药物对血糖的影响非常重要,因为在治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 ...

  • UC头条:慢性心衰患者用药须知! 这样做可大幅降低死亡率明显延长寿命

    点击加载图片 慢性心衰用药:预防为主规范治疗 撰文 柯元南 慢性收缩功能降低心衰(HFrEF)是以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为主要特点,同时可能合并乏力.呼吸困难和 ...

  • 罕见病患者近两千万,镁信健康如何打通患者用药支付路径?

    由于人口基数庞大,罕见病在我国其实并不罕见. 根据统计,国际确认的罕见病近7000种,我国目前有各类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这部分庞大的患者群体一直面临着误诊率高.确诊时间长.治疗率低.医药缺乏.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