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脾胃学说对微生态学研究有何作用?

由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现代微生态学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我国微生态学创始人之一的魏曦教授曾说过,“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这一论述已激励着广大的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索中医学与微生态学的关系,这也是我国微生态学研究的特色之一。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李东垣。历代医家都有精深的研究,渐渐形成了一个著名的学术流派。脾胃学说是随着整个中医学的发展而渐渐形成的,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总的看来,中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脏腑经络之枢,称之为后天之本,并将脾胃功能失调视为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因此,脾胃学说对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研究脾胃学说理论对发扬中医药学,开展科研临床工作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脾是五脏之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称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脾主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开窍于口。

脾运化水谷之功能,就是对水谷的消化及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作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既有人体本身的功能问题,也大量涉及微生态系统。人体消化道生存着大量的细菌,它们所产生的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脂肪、蛋白质、糖类的消化起着重要作用。

肠道细菌还参与胆汁酸的代谢,也有利于脂类物质的消化。双歧杆菌所分泌的酶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脂肪、糖类变为可溶性,有利于吸收。脾虚病人血浆锌含量降低,而锌是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对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起着重要作用。

当菌群紊乱时,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而形成脂肪泻,脂肪泻可使锌从粪便中大量丢失,造成机体缺锌等,所以脾主运化水谷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运化水液,亦可称作“运化水湿”。

“运”,即转运、输送之意;“化”,是指消化、变化的意思,是指脾具有将饮食水谷消化成精微物质与糟粕,并将其中的精微转输至全身的生理作用。其作用是对水液的吸收和输布,防止其在体内停留。

如果水液运化功能失调,就可出现一些病理产物,如“湿”、“痰”等,所以中医有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等理论。

湿重表现为苔腻(或白腻或黄腻等)、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溏薄、水肿等,这些与口腔微生态子系统及肠道微生态子系统均有着密切关系,痰的生成还牵涉到肺脏的微生态子系统。

肠道菌群失调是慢性腹泻的病因。当菌群失调时,肠道细菌参与脂肪酸代谢紊乱,因而引起腹泻。腹泻的恢复往往与双歧杆菌、乳杆菌恢复是同步的。另外,脾虚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可产生浮肿等。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既不利于脂类的消化,又能抑制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从肠道流失,加上细菌降解蛋白质,以致产生低蛋白血症。由于血浆蛋白质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内溢到血管外而造成水肿。

脾主统血,是脾气统摄血液使之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而不溢于脉外。脾为气血化生之源,气血并存,而“气为血之帅”,同时脾气又有“主升”的特点,所以脾能统血。

若脾气虚,统血失权,临床可见多种出血病症,与微生态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当菌群中合成维生素K的细菌减少或菌群紊乱,使胆汁分泌减少时,机体则出现出血症状。

双歧杆菌减少,其参与维生素K合成量也随之减少,可加重出血症状,所以肠道菌群同脾主统血也有一定的关系。同样,双歧杆菌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泛酸和叶酸合成有关。

当菌群失调时,上述与造血功能有关的多种维生素缺乏,而且双歧杆菌产酸有利于二价铁的吸收,可见双歧杆菌数量多寡影响着机体造血功能,所以消化道正常菌群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有着密切关系。

其他如脾开窍于口,当脾为湿困时,可见口中淡而无味,或有甜味,或感觉口中黏腻;当脾胃有热时,易生口疮;脾胃湿热时,则舌苔黄腻等。这些变化与口腔微生物有着密切关系。

所以,中医学脾的功能含义是比较广泛的,它不仅能消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同时还有化生气血、统摄血液运行的作用。

从西医学观点理解,可以说脾的功能不仅包括了从口腔起的整个消化器官的大部分功能活动,其作用的发挥与微生态也密切相关。中医脾胃学说为微生态研究提供了许多课题,同样微生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必将有益于中医现代化。

以上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