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国学】君子周而不比:做人做事的一种气度表达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里有两个字,一个是“周”,一个是“比”,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前人已经作过解释:“以义合者,周也;以利合者,比也”,即是说,用道义去团结众人叫作“周”,用利益去勾结别人叫作“比”。从字形上我们也可以看到,“比”是由两个“匕”构成的,它表示两相依附,聚起来的只是少数人;而对于“周”,我们知道汉语里有“周到”、“周全”等词,它表示团结的是大多数人。
所以,这段话可以翻译为:孔子说,君子用道义来团结大多数人,而不是用利益去聚附一小撮人,小人则相反,他们用利益去勾结别人,却从不用道义去团结大家。
孔子的这段话,骤然看起来可能让人觉得有些没有道理。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大家出来谋生都不容易,本来工作就不好找,好不容易找着饭碗了,老板却天天给你讲仁义道德,偏偏不发工资,谁还跟着你混哪?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道义能当饭吃吗?
其实,这样来理解实在是误解了孔子的原意。因为孔子并不反对物质利益的获取,只不过他更加强调这种利益获取的正当性而已。
唐朝有一名将领叫尉迟恭,就是我们今天家家户户过年贴的门神中间的一位,他在历史最早是刘武周的将军,与李世民打仗,归顺了他。后来因为有归顺者叛变了,将领们便将尉迟恭关了起来,有人对李世民说,尉迟恭打仗很勇猛,趁早杀掉,永绝后患。李世民没听,把他从监狱里放出来,和他说,大丈夫以义气相许,小的嫌隙不要放在心里,我不会因为谗言杀害良士。李世民还给他黄金,说如果你要走,这可以作为你的路费。对此,尉迟恭感激涕零,此后战功赫赫。这个时候李世民的哥哥,身为皇太子的李建成也想来招抚他,便赠送了他一车的金器,希望他能够归顺,结果被尉迟恭当场拒绝。你看,这就是以“义”团结人和以“利”勾结人的区别。李世民最终能够杀掉李建成,当上皇帝,成就“贞观之治”,这难道是偶然的吗?
隋朝末年,朱粲起兵,最多的时候拥有二十万之众,然而他的部队所到之处残杀百姓不遗余力。为了使部队不散,他攻占的州县全部打开粮仓以供大军食用,吃不完的就烧掉。这支部队不用从事生产,完全靠抢劫来维持,缺粮的时候就抓妇女、小孩来吃,结果各城恐惧,老百姓都跑了。最后,他的部队终于溃败,他本人也被斩杀,老百姓争着用瓦块碎石砸他的尸体,没多久石头就堆得像坟一样。单纯以利益来聚集人气,却丝毫不顾道义,又哪里可以长久呢?
所以,孔子所说的这段话,决不仅仅在是讲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它也是在讲一个领导者应该主要靠什么来凝聚人心、激发士气、从事生产经营的问题。应该以“义”为主,还是以“利”为主?这个问题是一定要事先想清楚、想明白的,否则,任何一家企业,如果只顾着“利”,而忘掉“义”,前不久被消费者抛弃的三鹿奶粉正是前车之鉴!
关于比和周的概念,我们再从更普世的角度来理解,毕竟我们凡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左将军,能当一个团队的头脑,那么我们就从平凡人交往的角度来做从字面上进一步理解:
“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兼顾的到。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也不要嫌弃,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多给他支持与帮助。这样对人对事对物,就做到了一个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
“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看人看事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总希望别人跟自己一样,这样就容易求全责备,流于偏私了。
从上几个论断可以看出,孔子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是教导人们要有气度,有度量,为人做事用大义衡量,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恶衡量。为什么是“大义”,这更是涉及到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大局,事事处处要做到放弃小我,这样才能做到以义团结大众。如果事事以自我利益为出发点,当然就只能“团结”到一小部分与自身利益相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