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赴美生子,不如学会这三个技能帮助孩子

中国家长可能是全世界最焦虑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担心安全和营养,当孩子大一些开始担心教育和就业……在中国做父母,养育孩子成本高不仅体现在高额的经济支出,更体现在家长对当下环境无边无际的不满和怀疑里。

近几年又流行出国热,很多家长觉得国内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纷纷把孩子往国外送,与国内的教育环境相比,国外的教育究竟好在哪些地方?

一方面国外大的教育环境背景比较宽松,另一方面国外的教育机构确实有优秀的地方。

给大家分享一个朋友的故事。

之前亲妈和英国的朋友交流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孩子幼年时的教育,我们交换了两地的教育模式。她讲了一个故事,当地幼儿园给孩子们准备了一场郊游,走之前朋友鼓励孩子要勇敢。郊游过程中下了大雨,很多孩子没有带雨衣,有些孩子还摔伤了,但是他们都没有哭闹,大家在一起共享了午餐。回来之后,朋友询问孩子一天都发生了什么,并且表扬他做得很好。

我们来对比中国家长

活动刚确定下来,我们的家长会这样做:

实地考察!签合同!给老师下任务!恨不得将自己绑在孩子身后。

临行前,家长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做危险的事情啊!

不要随便吃东西,不要随便摘花草!一系列的不要!不要!不要!

郊游回来后,家长开启了问责模式:我家孩子怎么受伤了!我家孩子嗓子不舒服!

这样的对比显而易见,所以问题真的是出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差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家长们如此小心翼翼,教育机构如何施展拳脚?有些家长说我不相信国内的教育机构,那国外的教育机构就生来如此吗?

跟朋友的一番交流中,我发现相比于机构的教育,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国内家长缺乏三种能力:

辅助引导(Facilitate)

有效陪伴(Availability)

言语沟通(Talkative)

看了之后很多家长说:我们每天都是围着孩子转,天天陪伴在孩子身边,是不缺乏沟通的。亲妈今天就和大家仔细讨论一下这三点。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一、辅助引导

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多家长嫌麻烦。比如让孩子穿衣服,看着孩子10分钟也穿不好。如果要引导孩子,可能花费的时间更长,就选择直接上手了。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依旧是代劳,之前也缺乏引导,自己也越来越累,开始抱怨自己养孩子多么辛苦。亲妈想告诉各位家长:这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做法。家长一厢情愿的代劳,看似节省了时间,加快了速度,实际上限制了孩子们的发展。家长经常代劳,压制了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家长们最需要的是沉下心来,放开手,花些时间,费些心思,引导孩子一步步地往前走。

生活中,对于低龄孩子,家长们可以适当的选择放手。在确保安全地前提下,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尝试着做,引导他们调整动作、使用工具。比如孩子想要拿桌子上的水果,当他来求助你的时候,你可以慢慢的引导他踩个凳子自己拿。

在孩子的思维上也需要耐心引导。一些孩子不知道的事情,作为家长不要着急告诉他,可以找一些孩子能够理解的联想物来引导他们去思考。这样有利于提升孩子思维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不要过于苛责他们的学习成绩。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完全衡量一个孩子的能力。家长对成绩的过分强调,容易让处于试错阶段的孩子直接变为一个厌学的孩子。所以辅助引导是“匠人式”家长向“园丁式”家长转换的重要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有效陪伴

有效陪伴,是指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在这个能力中,亲妈要特别强调“有效”两个字。有些家长会24小时陪孩子,照顾孩子起居生活、学习。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家长常常以孩子的一切为中心,失去了自己的空间,导致心理失衡。其实,有效的参与最重要的是亲子间的沟通,陪伴关系是应该学会彼此迁就,而不是一切以孩子为中心。

要做到有效陪伴,亲妈建议家长将自己的工作任务切分清楚。在工作期间,同时要兼顾到孩子。和孩子约定时间,将孩子的活动时间阶段化。比如将时间分段成半个小时,每半个小时问一下孩子玩的情况,这样既不影响工作,又不会孤立孩子。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家长的一些事务中,共同研究、互相请教、互相激发灵感的过程,就是一种良性的有效陪伴的模式。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言语沟通

很多时候孩子因为家长的一时疏忽,会生气,会哭闹,家长们不知所措,匆忙安抚孩子。但是亲妈想提醒各位家长,和孩子之间要学会“善用言语沟通”。

言语沟通的第一步是善于倾听。小时候孩子可能不懂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需要学着理解别人。家长要告诉孩子“有效的沟通并不是一味地迁就你,你要试着去理解别人在说什么”。

第二,要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家长的行为和态度。家长自身不要认为与孩子之间有代沟,要建立同理心,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试着让孩子走进成人的世界,让孩子逐步认识你的工作,渐渐的他们会理解家长的辛苦。永远不要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他们可以和父母之间有共同的话题。

第三,不要用一些古话和常言去塑造孩子的三观。比如,“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痴心父母古来多”,这些话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意。亲子之间沟通,真实才是最重要的,其实父母不必给孩子树立一个完美的形象,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不完美的,这样的坦诚相待更有利于相互理解。建立了坦诚相待的关系,也能有助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图片来源网络)

经过我们的一番分析,“赴美生子”“美国教育”只是一种表象,能给孩子更多改变的是家庭教育。学会理解孩子,跟孩子有效地沟通交流更为重要。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尝试理解孩子,而不是用现有的观念去绑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如果能践行“FAT”理念,将会给孩子最温暖的环境、最有效的陪伴。


更多精彩回顾:

孩子遭遇的难题,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但解决办法远比你想象的简单!(上)

孩子遭遇的难题,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但解决办法远比你想象的简单!(下)

为什么孩子总对你沉默?

孩子,请做一个善良而有铠甲的人!(一)

孩子,请做一个善良而有铠甲的人!(霸凌规避)

孩子,请做一个善良而有铠甲的人!(霸凌应对)

和孩子诚恳谈论年老和死亡,很难吗?

上小学前这几种能力孩子必须要学会!(一)

上小学前这几种能力孩子必须要学会!(二)

所有学龄前孩子都遭遇的拼音难题,你遇到了吗?

梦幻 进口 合家欢 —— 亲妈学堂11月观影指南

双十一剁手,这些物品赶紧“踢出”购物车!

【全国消防安全月】儿童家庭用电小常识,快来mark住!

双十一,没有帮你清购物车的男朋友,还要不要?

【联合国糖尿病日】不做“小糖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