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卡车品牌,其实都在给西方人打工,接下来发生的事会更危险!

当地时间6月27日,著名商用车制动系统供应商威伯科宣布:其股东已批准由德国采埃孚股份公司以70亿美元收购公司的协议。
据家哥了解,此次采埃孚的收购目的应该是瞄向了利润丰厚的自动驾驶市场,毕竟采埃孚曾在2014年就以1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TRW汽车集团。
○ 图丨采埃孚变速箱产品
花70亿美元收购一家商用车制动系统行业里的优等生,这笔买卖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一场普通的商业并购,但如果你再细细琢磨一下的话,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世界最大市场,国外垂涎已久

大家应该都清楚,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也就是意味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流通市场,这样一块大蛋糕,要说资本家们不眼红那是假的。
再说回我们熟悉的汽车领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商用车销量为437.07万辆、乘用车销量为2370.97万辆;而同年亚洲、大洋洲以及中东地区商用车、乘用车销量总和分别为811.32万辆、3929.69万辆。
○ 图丨2018年世界商用车销量数据(部分)
○ 图丨2018年世界乘用车销量数据(部分)
可观的销量,直接让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乘用车领域,已经被各大国外车企想尽办法给瓜分干净,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要面子的中国人的助攻。
而在商用车领域,尤其是卡车产品,国外企业也想通过复制当年侵蚀乘用车的方法来朋分市场,可事与愿违,这样的做法似乎并不奏效。
○ 图丨斯堪尼亚卡车系列
家哥认为,国外卡车企业在中国碰壁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高昂的车价并不是每个人都负担得起的;二是因为国内对于国产品牌的保护。
商人无利而不往,在碰一鼻子灰之后,外商们换了种打法。

兜售核心技术,必要时釜底抽薪

改革开放,让中国人开始富起来;也让外国资本可以肆无忌惮的碾压本土品牌,这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手机领域。
○ 图丨步步高系oppo&vivo
回想十年前,国内的手机市场基本上被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巨头垄断,而那时候的“OPPO”“vivo”还在卖步步高点读机;中国最年轻的世界五百强小米,一年之后才成立。
再看现在,华为、小米等各大国产手机品牌开始从外资手里抢回属于自己的尊严,而曾经备受追捧的外国品牌,也终究因为资本家的恶心嘴脸跌落神坛,过高的定价让消费者开始犹豫。
○ 图丨高通芯片
表面上看是民族工业快速崛起,中国梦开始照进现实,可再挖的深一点我们会发现:现在除了华为,其他国产手机品牌都是给外资打工的,都依附于像高通这样的国际通信产业巨头,成为其在国内吸金的有效载体。
高通在通信行业的地位毋庸置疑,就连他们自己人苹果,在失去了高通的支持转用英特尔的基带之后,市场反响也是一片讨伐之声。
○ 图丨高通公司
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下令拒绝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通讯的出口特权,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出口电讯零部件产品。
一纸禁令,直接令这个过了而立之年的企业瘫痪,失去了美国核心技术芯片的支持,部分国产手机品牌开始举步维艰。
当然,我们也要为华为的未雨绸缪竖一个大拇指。
总结一下就是,国产手机品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捍卫了大国的颜面,但在资本家的手段之下,任何民族情谊都显得徒劳。
所以从始至终,外资都没有放弃中国这块巨大无比的蛋糕,而是换了个吃法。
他们用兜售核心技术的方法来麻痹、延缓中国的研发进度,在必要的时候再来个釜底抽薪,你就不得不低头求饶。
反观国内的卡车行业,何尝不是也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呢?

产品升级,但依旧缺失核心技术

十五年前,买卡车主要看的还是三大件好不好,如果皮实耐操,那它就是一辆好车,那个时候大家拼的都是机械部件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随着行业发展,制造一辆卡车所需要的技术门槛也在不断升级,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 图丨康明斯发动机生产线

现在,大家比的都是发动机的电控系统,在不影响动力的前提下,考虑的是如何使发动机更加智能化,如何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使汽车更加环保和节能。
作为柴油发动机的“心脏”和“大脑”,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而国内的电控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市场,德国、美国和日本等企业占据了绝大份额。

注解:“电控柴油高压共轨系统是柴油机的燃料供给及喷射系统,同时也是实现柴油机电控功能的核心零部件,主要由高压油泵、喷油器、油轨、ECU、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

○ 图丨康明斯燃料系统
2014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四排放标准,为了减少排放污染、满足排放标准以及降低能源消耗,车用柴油发动机纷纷都加上了高压共轨系统。
大家应该都明白,高压共轨系统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是分开的,这就能够使柴油更有效、灵活地喷射至燃烧室,和空气进行充分混合,减少柴油机的震动、油耗和降低排放。
共轨的使用,直接改变了柴油机在人们心目中“噪音大、冒黑烟”的形象。
○ 图丨冒黑烟的卡车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高压共轨系统供应商是德国博世、大陆,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等几个大佬。
在我国,它们凭借自身近乎垄断性的优势,占据了绝大的市场份额。
当然国内的企业也不是没做过共轨,早在20年前,国内一些高校、机构就已经开展高压共轨系统的研发;最近几年,成都威特、辽阳新风、龙口龙泵、重庆重油、南岳电控等公司也都投入巨资上高压共轨项目。

○ 图丨潍柴动力系统总成

自2015年以来,包括潍柴、玉柴、锡柴在内的国内几家大的柴油发动机厂家,都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国产共轨系统。
但老一辈的观念就是觉得进口的要好过国产,实际情况也是由于国产共轨居高不下的故障率,使得研发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的疲软。
○ 图丨国外卡车生产线
搞自主研发的话,就肯定要用国外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线,掏出去的钱也不在少数;不搞的话,也只能花钱买产品。

国外各大零件商的动向

除了开头讲的采埃孚买威伯科之外,在现如今的国际市场中,各零件供应商巨头都开始了自己的新一轮商业布局。
2018年5月11日,江淮汽车与康明斯宣布,双方共同成立安徽康明斯动力有限公司,各持股50%。

○ 图丨相关报道

2018年12月7日,威伯科的劲敌克诺尔,宣布收购日立汽车在日本和泰国的商用车转向业务IPS,扩大其转向系统业务。
2019年2月27日,威伯科、一汽解放成立合资公司,布局自动驾驶、主动安全、智能网联等新兴领域。

○ 图丨相关报道

2019年4月18日,采埃孚、福田合资组建的工厂正式投产,这也意味着采埃孚自动变速箱将正式进入中国商用车市场。

○ 图丨相关报道

不难看出,外资企业开始疯狂整合产业,通过占领行业制高点来占据市场已经是每家公司间心照不宣的秘密了。
如果国内车企还没有危机意识,或者说不能尽快提高自主产品的质量,那无异于是把世界最大市场拱手让人,而我们本土企业可能连汤都喝不到。
我们再设想一下,如果国际上这些零部件供应商大佬纷纷搞事,停止出口关键零部件给国内车企的话会发什么事?
其后果也显而易见:重复执行拼装的小企业可能直接关停,徒留几大国企勉强靠自主研发支撑。
也有人会觉得这是家哥的无病呻吟,现在经济全球化,人家公司正常的战略规划而已,没必要这么紧张吧。
但我认为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前提应该是公平的,你有你的优势,我有我的长处,大家各取所需,同时又互相制约,这样国际竞争力才不会弱于其他人,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商用车市场的未来并不乐观。

家哥有话说

格力的那一句:掌握核心科技,从来就不是空话,如果空有发达的四肢而没有聪明的头脑,那就是个“傻大个”。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我们有的东西就是会比别人差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方面,国外企业的成功是建立在深厚积累的基础之上,西方工业革命的春风并没有吹到东方大陆,这一点历史原因无法反驳。
另一方面,是国人对于研发投入的热情不高,比如开发一个ECU的软件系统,国外企业会投入几百甚至上千人,花几年的时间;而国内企业连十分之一的投入都不到。
在看过中兴“断粮”之后的惨状,我相信国内公司也开始调整自己的商业模式,以华为为首的企业开始与西方财团抗衡,那么,谁会是卡车领域的“华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