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你的温柔

『写在前面的话』

PTSD,即创伤后应激障碍。

《登天之梯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诊疗笔记》一书中,引述了在美国越南退伍老兵身上所出现的各种行为障碍,焦虑,睡眠问题,闪现战争场面,出现记忆回放。

作者认为早年受到创伤或压力过大的儿童同样存在PTSD,并且创伤的影响会伴随一生。

创伤的另一面是复原。我之前认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曾经的遭遇可以在成长过程中自我觉察,自我疗愈。

其实不然,复原力是习得的

只有早期的适度压力,才可以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因此具有复原力的孩子是锻炼出来的;而创伤对孩子的毁灭是看到时,已为时已晚,不得不依靠正确、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才可能被救助。

从压力到创伤,我们能借鉴到什么?

『正文』

“如果压力是适量的、可预期的、并且是模式化的,那么确实可以使得系统更强壮,运作更有力。”

这里,最常见的实例便是我们锻炼的方式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如果突发奇想去健身,一通大强度的运动之后,有可能拉伤自己或是疲乏不堪;而今天这个时间练会儿,明天换个时间整点,有可能让肌肉产生困惑,不知如何去适应。

相反,每天几个固定时间的、适度的、针对性的训练,反而会让身体逐渐接受并记忆,进而发生令人惊叹的改变。

同样,在获得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亦是如此。

学习和记忆的最大敌人便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了克服这条真实存在却看不见的曲线,我们不得不定期地回顾所学内容,并且回顾的间隔是有计划的、规律的。相反,找一个大段时间进行突击反而效果不好。

我记得我在大三备考六级时,便是每天早、午、晚三个时间段,递进式地背诵六级单词,每个时间段大概花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结果,三个月时间便背下了所有的六级词汇,考试也顺利通过。

两个从体力和脑力上的例子,都体现了以下的特点。

任何实质性的改变,都是建立在逐渐适应,逐步提高基础之上的;每一步的行动都有迹可循,不温不火。而禁忌就是使蛮力、迈大步、搞一蹴而就。

比如,刻意练习的本质就是循序渐进,跬步千里,以微小的量变换取质变。对于我们的启示即是适量的、可预期的、标准的行动计划,最终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我们最初的目标。而这个行动计划无需繁琐、宏伟庞大表格,否则又犯了“突飞猛进”的错误,可能会因惧怕而止步,甚至因绝望而放弃,造成“创伤”后遗症。我们只需告诉自己,每天要做的那一点点是什么就可以了。

而从反例中,我们也会发现习得性的危害。

比如“十二块绊脚石”中的说教。持续的说教也会形成强化,这种强化带来的不是接纳,而是排斥,比排斥更糟糕的是沮丧和羞愧。这里,同样是适量的(对于说教者)、可预期的(对于孩子)和模式化的(说了八百遍了),但没有使系统正向强大,却很可能使系统崩溃,运作更无力。

需要值得乐观的是,说教在“十二块绊脚石”中算是比较温和的了。一是强度不够,孩子在成长中逐渐形成正确的认知或是自己的辨识力,从屏蔽说教到免疫说教,你说你的,我行我的;二是我们也会逐渐认知到说教的无力,便放弃说教,与孩子和解。

我们姑且可以把大部分的说教当成是“费力不讨好”的适度压力,而这种适度压力伴随孩子的成长,也成为了两代人的一种连接方式。

需要警惕的是,我们的孩子极有可能遇到的真正的创伤,比如亲人的死亡、疾病以及其他不可抵抗的痛苦事件(这里我排除了家庭暴力和XING虐待)。

因为这些创伤出现的概率极大,不仅对于孩子是个突然的打击,对于我们大人,也因未准备好而仓促应对,对孩子造成隐形伤害。孩子既要面对突发的变故,也不得不困惑地看着我们的表现,而不知所措。

我也曾经回忆过家里的老人和不同的亲人过世时的种种情景,以及对成年后的我造成的影响。因此,我开始对此有更多的主动觉悟、头脑和心理准备。这些准备也是为了帮助棉棉可能更好地度过她可能会遇到的艰难时刻。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某些创伤是可以预见的,是可以事先进行适量的压力释放。

『写在后面的话』

习得性告诉我们,很多行为可以改变,很多行为可以塑造,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意愿。

『题外话』

棉棉问我,一只小乌龟加一只小乌龟等于什么。

她告诉我,不同小朋友,有不同的答案,俩只小乌龟、小乌龟小乌龟、double小乌龟。。。

『日有所思』

解读不是为了对错,而是使自己获得一个积极的状态,进而获得宁静。

一END一

*** 第二百三十篇原创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