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阮景君的随笔《中年读诗》

中年读诗

我想,在中国,只要认识汉字的中国人,大概没有人是一生中没有读过中国古诗的!毫不夸张的说,当你走在中国任何一个乡间的河井旁阡陌里,一个毫不起眼的黄毛垂髫都能随口吟诵出那些璨若星河流传千古的诗词来。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儿时也读过一些唐诗,像“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这些诗都是在我母亲——一个纺织工人,每晚手拍我入眠中随口吟诵在我耳边的。可惜,作为纺织工人的母亲除了文化实在有限外,普通话也不标准,往往将上述诗句读成了“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否漏水,红掌拔清波”,亦或是“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至于我上学之后,因之闹了不少笑话和囧事,现在想来,也是有趣。
入学之后,我接触到的古诗就开始变多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现代诗,上下近三千年的诗词内容不可谓不广!但是那时候的我,却只是把读诗当成一种学习任务,努力的完成背诵、释义的应试要求,力求能考试答对题就万事大吉。仔细想来,其实那时的我对中国诗词何曾有过自己真实的理解和感悟呢?即使有,我想那也一定是极为肤浅的。
离校之后,我与古诗之间的距离那就更是渐行渐远了,诗于我而言,更多的像是一个过客或者是一颗流星,只是在某个场景,偶尔会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明了她们曾经在我的生活中存在过,然后转瞬她就消逝不见了。
当我再次拿起古诗来读,就已经是人到中年了。
从无忧无虑的少年到油腻的中年,当你经历了世事的变化和人事的浮沉,目睹了富贵荣华也品尝了贫穷滋味,看着春夏秋冬四季往复循环,发现身边的人在人海中出现又消失。蓦然回首,你是否发现,即使你在酒桌上觥筹交错在歌厅里夜夜笙歌仿佛朋友遍及天下,但你仍时时感觉到自己其实还是孤独的一个人?似乎没有人能真正的理解你,更谈不上理解那原只属于你的内心情感。
是这样吗?
是,也不是!
说是,是因为人在本质上都是孤独的。叔本华说,“除了少数例外,在这世上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孤独,要么是庸俗”,尼采也说,“人的天性是孤独的”。所以想在这个世上找到一个能真正理解你的人那真如水中月镜中花般是遥不可及的,大多数的我们不都是最终孤独的离开这个世界的吗?
说不是,是因为这个世界虽然已有千万年的变化,但人类的情感却始终不曾有过有过变化,你所拥有的喜悦、哀愁、快乐和悲痛等等各种情感,古人早就曾经拥有过。不仅如此,古时的诗人——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善于捕捉人类情感变化的人——他们早已在各类诗作中用优美而准确的中国文字把这种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那些诗句所言的情,其实也就是现在的你所拥有的情感。
所以,多年以后,当我再次拿起诗集读诗,我对儿时曾经读过的那些诗因为人生的经历有了焕然一新的理解后,我忽然发现无论是古人今人,我们在情感上是相通的。而再次阅读之后也令我更加的佩服那些伟大的诗人,他们总是能敏锐的捕捉到我们所共有的那份独特的感情和情绪,并用最朴素的中国汉字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即使身隔千百年后,我们都能从其诗作中找到那份理解找到那份共同的情绪绽放。
于是你蓦然发现,你不再是孤独的一个人了!
我们不妨以一首诗为例。
《杂诗》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窗著花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王维大家都知道,是盛唐时的著名诗人,但王维的这首诗却并不是很有名,我们印象里记得更深刻的可能是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等等诗句,是吧?
这首《杂诗》虽然没有王维的其他诗那么有名,但是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感与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却是其它诗作所没有的。首先这首诗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人所拥有的非常独特的一种情感。古人其实和我们一样,因为事业或者生活等等原因,会离开自己的故乡而在他乡生活,时间长了自然会思念故乡人和事,更别说在一些特别的日子里,这种思念更是刻骨铭心。
你不妨想想我们曾经在外打工的那些岁月,你就应该会对这种思念的感情非常熟悉。当然我们要谈的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此诗所描述的一个场景:“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假如有一天你在异乡忽然遇见了一个来自故乡的人,你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来呢?你会不会是立马喜出望外,拉着来人就不停的追问你曾经熟悉的那些人的近况?不停的追问你曾经熟悉的那些事情的后续情况?你不停的追问你记忆中任何一个你所熟悉的人和事,生怕漏掉了其中任何一个人。我相信有些人会是这样的,因为依人之常情来说,“他乡遇故知”时,一个正常人肯定是激动无比的,对于整日魂牵梦绕于自己脑海中的故乡里的人和事,他肯定是迫不及待的想问的。
但我也知道有些人一定不会是这样的,因为人是复杂的。
所以,也许更多的时候,我们却是小心翼翼的不知道要问什么。也许是因为要问的实在是太多,千言万语集聚在嘴边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口;也许是因为怕一问就要知道结果,而这结果也不知道是令人欢喜还是令人悲痛,自己实在是害怕会听到那令人悲痛的结果,所以就想缓一缓,让自己的内心沉淀又沉淀之后再问,于是你张口而出的可能只是一句连你都意想不到的问话,就像诗人问的这一句:“来日绮窗前,寒窗著花末。”——我家窗户前的那一枝梅花,冬天开花了没有?
你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我不禁想起我父亲的一段往事。
我父亲是一个从少年时期就离开故乡到城市里做工的人,他每年回故乡的日子屈指可数,甚至数年才能请到一次假回故乡。我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家乡的亲戚到我家里来,父母亲招待亲戚用餐的时候总是无比热情,餐桌上一片劝酒夹菜欢乐热闹场面,我即使在此时调皮或犯错,父母也不会怪罪。在招待完亲戚之后,他们便会在客厅里抽烟饮茶,然而,此时的他们更多的却是选择了沉默,除了续烟或续茶时会发出简单的几个词语外,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是在昏暗的灯光下抽烟喝茶和沉默。终于亲戚冷不丁的会说出家乡某个人的近况时,便会引发父亲的惊愕或高兴,在父亲描述完此人当年的状况或再追问此人的近况后,两人又再次继续抽着烟喝着茶陷入了沉默,直到亲戚再次说起另外某个人的近况时,客厅里才又会再次回荡起人声来。
我一直都很奇怪父亲和亲戚们的这种相逢状态,长久以来,我都理解是父亲性格上的沉默寡言造成的这种局面。当我再次读王维这首诗后,我蓦然明白了父亲那时的心理,他不是沉默寡言,他其实是很想询问故乡的那些人和事,很想了解他曾经生活过的故乡现在怎么样了。只是他的内心很害怕惶恐,不知道问了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所以他宁肯选择沉默,这种选择就像王维问的那句与故乡人事毫不相关的话一样,他们都很害怕问出来后马上就要面对结果,无论这种结果是令人高兴还是令人悲伤,他们只是在尽力或者被动的拖延这种结果的立刻到来。
幼年的我们读王维的这首《杂诗》,其实是完全不理解作者的复杂心理的,也看不明白发生在自己周围的那些独特情境的画面的,只有在经历了一番人生浮沉之后,当你再次读起这些诗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理解你所经历的一切。而你所拥有的这些独特的情感和体验,诗人们都曾经经历过,不但经历过,他还用文字把这些独特的情感和体验表达出来了,只是需要你仔细去品尝,你品尝的越深越浓,你就越能体会到人的复杂的感情和情绪,你就越发的对人和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你就越发的明白了其实有人真懂你!
读诗的好处仅只如此吗?仅仅只是让我们能体会到更复杂的感情和更深刻的理解吗?就像人是复杂的一样,我们对一首诗的理解就一定一直以来都是准确的吗?我们有没有可能一开始对一首诗就是错误的理解了?就像对一个人的理解,需要时间,只有足够长的时间我们才能真正的看清楚一个人一样,诗是不是也会如此呢?
我们不妨再介绍一首诗来看看,这首诗出自于李商隐的名诗《登乐游原》,诗云: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最有名的便是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直以来,我们都把这首诗解读为一种在赞叹人生美好的同时更多是生出一种万分惋惜的情感,尤其是在人生不如意失意的时候,虽然见到美景,可更多的是会流露出对这美景终将逝去的遗憾和叹息。毕竟这也符合一般常人的心理变化轨迹。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作为晚唐时期最伟大的一位诗人,李商隐这首诗真的只是在表达和我们常人一般的情感吗?如果是这样,我们何以认为李商隐会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呢?
著名诗人、红学家、散文家俞平伯在赏析这首诗的时候,就特意说到,前人对此诗一直以来便有误解,盖因世人都把诗中的“只是”理解成了“只不过”、“但是”,便以为诗人是在感伤哀叹这好景无多,反映了诗人没落消极的心境。却不知,在古代,“只是”根本就没有此义,它原本写作“祗是”,意思即是“止是”、“仅是”,因而就有了“就是”、“正是”的涵义。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诗人即使意有不适,可当他登上了乐游原之后,看见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的夕阳时,感叹的是此时此刻——将近黄昏的这一时刻,斜阳下的风景正是无限好的美景。诗人所要表达的是那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
无独有偶,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学者欧丽娟在分析这一首诗的时候,通过多番比较,她也认为诗中的“只是”乃是“就是”的意思,“就是近黄昏”这才能和第一句“向晚意不适”的“向晚”前后呼应而又翻转变化,形成细腻的曲折的深沉心理。我们一般所以为的“只可惜”“只不过”已经接近黄昏,带有惋惜不舍的感慨,其实是望文生义的解释,不免让此诗的涵义流于直接而表面。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唐朝的末期,唐朝的国势已经在衰败并已进入低谷,李商隐的人生也是一条充满崎岖坎坷道路的人生,我们在其诸多的诗作中都可以读到诗人对人生对生命悲观绝望的情感表述,但即便是这样,诗人也仍然在其有限的诗作中流露出对人生美好的赞美,以激励振奋人们坚持理想的精神。
于我而言,前半生浑浑噩噩虚度光阴,不过是完成了一个世俗人的普通生活。现在我已过不惑之年,经常却感觉到前往死亡的这条道路上仿佛一片荒芜。然而,再读李商隐这首诗后,顿时使我明了,我之年龄虽已“近黄昏”,可是“夕阳”仍然“无限好”,我虽然没有年轻时的热情和冲劲,但是我有着历经岁月摧残后的成熟和冷静,此时也正是我的大好时光啊,我仍然会有有所作为的大好时机。未来的路上,我仍然可以恣意的挥墨,让荒芜的四周变得生机盎然起来!
你看,对一首诗的正确理解,居然可以让人从悲观绝望的情绪转化为积极向上的人生励志来。这,才是一个诗人的伟大之处啊!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我们苦闷不如意的时候,不妨来读读诗吧!从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知音找到勇气找到力量,更重要的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我们应知道,世事如同沧海桑田变幻莫测,但不变的永远是人的情感。我们并不是这世上唯一孤独的人,因为这世上,曾经有人懂过你!

阮景君,黄石人,70后。偶尔提笔写些文章,只为在这纷杂的人世间追寻内心的那束光。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

  • 【安徽诗歌●精品荐读 】2021年第41期(总第九十一期)

    我走在一幅画的空白处 文/程志强 花朵凋谢的地方长出一个关节 天气还有些炎热,鲜艳的色彩还没有退场 人世的软肋,还没有一只合适的手 触摸得到 湖水里,碗莲柔荑般的根须 像极了此刻的心绪 枯萎发生在岸边 ...

  • 从当代诗人闫震诗作看“共情”与诗词理解问题

    遠山之巔,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从当代诗人闫震诗作 看"共情"与诗词理解问题 作者:张建东 [摘要]:  诗词之所以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很大程度依赖作者与读者进行有效 ...

  • 在这般浮躁的俗世,有如此“潜滋静修”的诗意人生,这本身就是奇迹……

      赏读千黛的诗<嗑诗> 7月13日,诗意盎然的"千心黛韵--千黛诗画赏读会"在北京举行,我有幸应邀参加盛会学习.赏读会由北京大学众多文友共同发起,诗画同道们争相吟诵千 ...

  • 汉诗选刊||《闪电版图》——熊国太新诗七十二首出版

    <闪电版图> --熊国太新诗七十二首出版 康熙木刻   手工线装                    良心写作   拒绝平庸 熊国太的诗多用隐喻与象征,暗示一种心境:语言的形象和生动,使 ...

  • [黄石文坛]阮景君的短篇小说《纪念》

    纪念   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   --<交叉小径的花园>·博尔赫斯 楔子 阳光透过窗外金黄高大的银杏树上的树叶空隙零零星星地闪 ...

  • [黄石文坛]张尧君的随笔《怀念雷振老师》

    怀念雷振老师  雷振老师是我读大冶师范时三年的语文老师和两年的班主任,他是我学生时代的贵人.   我的学生时代从五岁开始,自小学到中师,我一直都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小不点儿".同班同 ...

  • [黄石文坛] 佟炳文的随笔《读画》

    读画 黄石市群艺馆举办迎国庆<境·墨中国山水画展>,知青文学沙龙叶老师邀我赏画,盛情难却,不会画不懂画的我东施效颦,欣然观画看画,却对易发生老师的画题生发了兴趣. 本次画展,易老师奉画二十 ...

  • [黄石文坛]杨世林的随笔《姻缘之托梦神君》

    姻缘之托梦神君 天下活计三样苦:撑船.打铁和磨豆腐.相传北宋年间,水乡聊城,有个忠厚豆磨郎,自小磨豆腐,专供聊城百姓食用,颇有声望.谁料,人近六旬,身体日渐不适,整天居家医病,足不出户,豆腐亦未再磨. ...

  • [黄石文坛]谢淑芬的随笔《父亲周年祭》

    5月,满眼鲜花孕思情,360多天,我傻乎乎地.空荡荡地思念着离世的父亲.记忆如眼前的散花,在泪眼里闪烁. 墓前,弟弟和我的女儿为我父亲精心种植的几株新花,在迎风开放. 父亲,你与花有缘啊:1932年花 ...

  • [黄石文坛]姜礼云的随笔《我在加拿大打工之二》

    我在加拿大打工之二 多次来加拿大,每次来都要外出打工.一是闲得无聊,呆在家里还难受,而外出有新见识,时间也好混些:二是加拿大的工钱的确诱人. 我从2013年的最低工资10.25元/1小时,做到现在15 ...

  • [黄石文坛] 徐文英的随笔《难忘的5月12日》

    难忘的5月12日 "滴答滴,答滴答,时针在不停的转动--",平凡的日子不在于过了多少天,而在于你记住了哪一天,记住的这一天就是不平凡.渐渐来临的5月12日,让我又一次心血来潮.13 ...

  • [黄石文坛]石立昌的随笔《观云记》

    观云记  这些日子,除了到医院治病便是躺在居室的床上,时常是肌肉的酸痛,大脑的眩昏.清晨,窗外出现了久违的霞光.想起床,头脑晕晕沉沉,没有力气爬起来,又迷迷糊糊睡了一阵.   久病的人,大都百无聊赖. ...

  • [黄石文坛]柯志鹏的随笔《师恩难忘》

    师恩难忘 清明才过去几天,噩耗连续传来,两位我十分敬重的老师先后仙逝.一位是我学习上的启蒙老师柯尊孟,一位是写作生涯给予我无限帮助的吴修建老师.   说来,两位老师跟我没有特别的关系,未曾有过深厚的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