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不够,也要坚持“买房四大原则”
咱们一起唠唠知识磕
住、对于人来讲是第一要务。人的一生在住处花的时间最多。当然住处里边在床上花的时间最多,不是天地阴阳合欢,而是说睡觉花的时间最多。
你挑什么样的住处是权衡之后的结果。完美的地方不存在,如果一切都完美了,价格可能就不完美了,你背着很重的财务负担,你这辈子也很难开心。所以你要列出一些你自己要权衡的事情。
我讲讲我对住处的一些具体的操作,关于住处,我从来没有这么系统,这么认真地和盘托出。
第一挑好位置,什么叫“好位置”?
大城市核心区。如果财力不够大城市核心区,那挑地铁沿线,挑大公园旁边,那就减少面积。
大家不要忽视我刚才说的几句话,句句是干货。你可能问:“冯老师我没那么多钱”,我第一个可能会跟你讲,坚持大城市核心位置,减少面积,人用不了那么多面积的,你把小处也可以经营得很丰富很好。
我问过顶尖的设计师,一个人到底要多少面积够?他回答得非常直接,坦率。王平仲说,冯老师,12平米,与其在一个很偏远的地方买1200平米,不如在一个核心区最好的位置买12平米。
核心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或者说12平米还是太贵,不够用,怎么办?
那就买地铁沿线,地铁旁边。怎么定义旁边?走路20分钟之内,最好是走路10分钟之内,这种楼盘的好处是,它绝不会过时。地铁建设是非常难的一件事。你有了这条地铁,你就可以风雨无阻地从你的住处到市中心。
在2003年左右,我发明的星巴克原则。
以你要买的楼盘为圆心,以三公里为半径画圆,这个范围内如果有三家星巴克,就是三分,两家星巴克就是两分,一家星巴克就是一分。两分以上,基本可以买,你可以有比较热闹和方便的生活。当然现在用瑞幸咖啡也可以取代星巴克:星巴克原则/瑞幸原则。
你说:“哎呀,我自由职业,或我办退休了,不需要老去市中心,不需要住地铁沿线,冯老师你有什么建议?”
我曾经提过一个“四大理论”,在什么旁边买房?大学、大博物馆、大公园、大使馆这“四大”旁边买房。如果你的房有“一大”就挺好,“四大”皆空,基本上是个庙。
但如果干货再拎干货,这“四大”如果选“一大”,冯老师你选哪“大”?”我会选大公园,最不能替代的就是大公园。
大公园在年岁大的时候,几乎不太容易可以缺少。你需要散步,你需要看看草木,你需要看看花,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一个公园。
《长物志》这部书我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了两遍,小时候看,充满崇敬。这次看,多了一些审视。
第一卷《室庐》。“室”,“教室”的“室”,房屋的意思;“庐”,“庐山”的“庐”,也是房屋的意思。这一卷讲的是建筑,同时讲的也是住处。你可能会跟我说,“冯老师,他说的这些跟我们现在没关系,我们为什么还要读?”
我觉得,第一,有些还是有关系;第二,大家带着这类知识可以去看看大公园,比如说颐和园,比如说天坛,比如说苏州园林,你去看看,帮助你吹牛逼。
小程序, 冯唐讲书 , 交易担保 , 进入小程序,听冯唐讲《长物志》 小程序
/ 每周话题,1本亲讲+2本推荐 /
冯唐讲书的初衷除了读好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围绕话题展开的3本书在阅读同时帮助你建立自己的阅读鉴别力。最重要的是平视这个世界,既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多读些经典,看到历经时间的价值,求真实,祛除魅惑,甩掉魑魅魍魉,不糊涂,多成事。
我每周讲1本经典,全年53本,还有2本是补充书目放在周末,不是我讲,但质量有保障,加量不加价,听不听随你自己选择。
/ 每日更新,N个角度 /
习惯很重要,所以周一到周天,每天7点都会更新内容,每天都有新鲜感,欢迎多听。
读书应该是一件静下心来做的事情。选这些书时我纠结了很久,讲书自然也不想漏掉这本书的任何精华内容。所以之后我讲书,会从这本书本身、它的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等众多角度讲起,争取让大家翻旧书如听新书,能从讲书里听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是周一的内容。
周二、周四、周五会更新一些我的扯闲、有趣的花絮,我也会给出一些我抛出来的问题的答案,我负责说我的感受和理解,不负责完全正确。周三会有相对完整的拓展内容,可以突破些认知边界。坚持下来,读经典,平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