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七十四
“木雅”历史(七)
木雅王(1)
前面已说到,“木雅卡拉洛柱”曾是木雅地方最强大的部落联盟,汉文史书
上称它“卡拉国”。有关“卡拉国”首领也就是“木雅王”的传说不少。在中国社科院出版社和四川民族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当年英国驻打箭炉领事孔贝所著《藏人言藏》中,就录有一段“智慧保罗”(即著名藏学家谢国安先生)讲述的“木雅王”的传奇故事--
孔明来视察(打箭炉)这片“一箭射来”的地方时,出于谨
慎,他不是通过泸定走近路,而是绕过摩斯棉(磨西面)而来。
即使如此,[还是]发现四周山头都驻守着藏人,准备向他这支
少量的军队发起难以应付的抵抗,而他的军队连给养的困难都
无法解决。但孔明灵机一动便有了一个大胆而巧妙的想法,问
题也就变简单了。他让士兵吃羊肉而解决了给养的困难,为此
要驱赶一大群羊与军队共同前进,他下令只在夜间行军,并在
每一只羊的角上系上一个灯笼,因而掩盖了那支军队为数寥寥
的实际兵力。当藏人看见这支“人数庞大”的军队,在黑暗中向
他们走去的时候,他们溃逃了。孔明便在今天称之为打箭炉的这
个地方安营扎寨的。
查拉(当是“卡拉”的另一译写--引者注)地区当时属于木雅(旧译弭药),木雅一名至今还在,此地在查拉往南约三天路程。那时有个木雅王,有一天他出去打猎,在折多关口上面打伤了一只鹿,于是朝查拉方向追赶而去。在经过一段又长又累的追逐后,他放弃了猎物,却发现他置身于孔明扎寨的那条美丽的峡谷中。孔明热烈欢迎他,允许他建一座房子(其遗迹就在天主教传教所后边,至今仍叫“古衙门”),并承认他作为这个地区的首领。到了清朝统治的时代,首领一家都死光了,只留下一位老妇人和她的孙子们。
清朝于此建立了查拉土司,并让那位老妇人做女王。自然她的孙子后来做了这里的土司,这地方政权一直延续到1922年, 那一年查拉王被汉人擒获入狱,他在企图越狱时被击毙,尸体在河边被发现。两个由妃妾生的儿子仍生活在打箭炉,根据藏人的礼俗,他们被视为合法的继承人。
当孔明回去时,他留下48名士兵,这些士兵后来与当地女人结了婚,并永久地居住下来。从此以后,那地方以48个家庭的居住地而著名。在汉语里叫“四十八国创(锅庄)”。当地藏语或嘉绒方言叫“古曹”或“古草”,意思与藏语的“噶伦”或“伦波”相当,指一个官阶比国王低、但比“本”官高的首领。因此在查拉有“王”、阿迦、头人等官阶。……那48个家庭的后裔现今仍被打箭炉的藏人称作阿迦。
故事假假真真,神奇而美丽,虽与历史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却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和他们对这方历史的解读。算是有关“木雅王”、打箭炉、明正土司,以及康定锅庄的诸多传说中的“另类”版本。这不是时下流行的那种“戏说”,而是地地道道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