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三峡中的一块大石头,苏轼悟出了一个道理,和老子不谋而合
(本文是沉香读苏轼的第7期)
上文说到在为母亲守丧结束后,苏轼带着全家人一起赶赴京师,寻求出仕之途。公元1059年的冬天,苏轼抵达夔州,开始了三峡之旅。
这是一趟神奇的旅程,一家人坐在一条船上,顺江而下,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每一天都见证着奇观。而当苏轼看到滟滪堆时,更为之震撼,有感而发写了一篇赋。
滟滪堆是瞿塘峡中的一块大石头,俗称燕窝石,历来被视为著名险滩。很多在此翻船的,都把原因归咎于滟滪堆。所以,在船夫眼中,它不啻于恶魔一般的存在。
但在思维异于常人的苏轼看来,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价值,滟滪堆也不例外。在这篇名为《滟滪堆赋》的文章里,苏轼写道:
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掀腾勃怒,万夫不敢前兮,宛然听命,惟圣人之所使。
余泊舟乎瞿塘之口,而观乎滟滪之崔嵬,然后知其所以开峡而不去者,固有以也。蜀江远来兮,浩漫漫之平沙。行千里而未尝龃龉兮,其意骄逞而不可摧。忽峡口之逼窄兮,纳万顷于一杯。方其未知有峡也,而战乎滟滪之下,喧豗震掉,尽力以与石斗,勃乎若万骑之西来。忽孤城之当道,钩援临冲,毕至于其下兮,城坚而不可取。矢尽剑折兮,迤逦循城而东去。于是滔滔汩汩,相与入峡,安行而不敢怒。
嗟夫,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得吾说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苏轼的起兴和发端。他认为,普天之下水是最有规律的,不管是多长的江河、多深的大海,它的运行规律都一样。
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它的形状决定于容纳它的容器。所以,当它出现在一个局促狭隘的环境里,它是盛怒的,无人敢惹;但只要梳理好了,它又是无比的温顺。
那么,瞿塘峡中的滟滪堆对于江水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苏轼连日来都在船上,上游的水非常平静,好比平沙万里,到了三峡这里,忽然水道变窄。
在这段文字里,苏轼将江水拟人化,似乎江水对三峡也不满,变得无比的焦躁,看到滟滪堆这么一块大石头挡住去路,更是怒火冲天,想要与滟滪堆一决高下。
于是,双方在江心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霎时间声震于天,就像千军万马进攻一座孤城。然而,江水很快就败下阵来,不得不绕道而走,水势也随之变得平缓了许多。
第三部分是苏轼的总结,“物固有以安而生变兮,亦有以用危而求安”,客观事物固然有以为平安无事而突然发生变化的,也有敢于冒风险而获得平安的。
苏轼由此得出一个道理,当你以为一切风平浪静时,其实前方正埋藏着巨大的风险;当你遇到一个大障碍时,其实在障碍的背后是一马平川。这就和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不谋而合。
苏轼最后总结道,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个道理推广到生活中,那么你就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为偶然的得到而迷失,也不因暂时的失去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