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之问|胃气与经脉
原创 忆忘 腔调中医 2017-07-10
栏主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专栏『灵素之问』,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胃气与经脉
文字/忆忘 图片/来自网络
1,保胃气、存津液
这是陈修园对经方的总结,表示强调,但并不是发明,因为早在【伤寒】书中就有“胃气强”等等的词语。甚至,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三国演义中诸葛发明抽屉耍魔术蒙骗司马懿,都显示了“胃气”作为健康评价的金标准深入人心。于是,关于“后天之本”的运化,便可以长篇大论,若仅止步于此,则是远远不够的。
除非,更进一步了解,胃气还是“脉之宗气”,才算基本入门。
2,脉之宗气与胃气
平人者不病也,是说健康与疾病的标准问题,在全元起首篇【素问平人气象论】中,首先提出的是呼吸与脉率的比例,一呼一吸大约5次脉搏。按成人安静状态每分钟呼吸15次,脉搏正常则为75次左右,与现代生理学相当,简化为:
一呼或一吸各2次脉搏,正常人(平人)。
一呼或一吸各不到2次叫少气;包括现代的窦性心动过缓;
一呼或一吸各3次,是病了,加上尺肤的判断,分别为温病、风病。
一呼4次,脉率相当于130次/分以上,古人说这是要死了;相当于心衰肺衰的状况。
再加上脉搏摸不到、或者伴随着脉率忽快忽慢(乍疏乍数)心律不齐,脉率还快,那也是快死了,相当于严重的心脏病。
古人定义维持正常人生命的气是“胃气”,是脉象的根本,就像人绝食不喝水就会死一样,脉没有胃气也会死。
所以,所谓的胃气,实际上是在强调“脉气”。
素问对胃气的描述: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玉机真藏论)
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平人气象论)
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同上)
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故,五藏各以其时,俱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玉机真藏论)
所谓脉有胃气,指的是脉象和缓滑利,即便生病也容易治疗。判断胃气的标准是四时不同的脉象,即春脉浮弦而长、秋脉浮而短、夏脉洪大、冬脉沉小,但都是和缓有力。
五脏之气实际代表整个生命的生机,包括消化、代谢、内分泌等等的源头和动力,同时也是脏气能够在四季寒温影响下,表现在寸口脉有弦钩毛石的差异;而有胃气谓之易治,无胃气则死,表明胃气代表了抵御病邪的能力。
五脏的脉象,实际用四时脉象的不同作为标准。也就是说脉象与环境气候的寒热趋势相合,故四时脉或五脏脉,真正内在意义是寒热引发的气机、津血输布状态和趋势,其根本是津血的寒热问题,而不是具体的指代脏器。
素问这些对于胃气的描述,实际指的是心搏。“胃者五藏之本也”,与【邪客】“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口问】心者,五藏六府之主也;【师传】五藏六府,心为之主;实际在讲胃气的时候,胃与心,没有区别,表现在胃气等价于心搏的“脉之宗气”。
脉象脉气是“胃气”所推动,古人将其称为“胃气”,“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脉之宗气”,虚里即心尖搏动处,脉动的根本之气、胃气是脉之宗气,实际指的是心脏的正常搏动功能,或者意指心搏也是胃气能量的体现。
3,胃气的两层含义
于是胃气有两个含义,一是胃为五藏六府之海,表示饮食消化代谢所提供的物质、能量生化来源,代表生机的一个大的基本支持;
另一方面五藏之气之所以能够正常表现于寸口脉,是因为“胃气”的推动,因此胃气既是五脏之气的根本,也是脉气的推动力,这实际等于心搏的功能。
但是把心尖搏动称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大概是因为心与胃所处位置接近,并且该部位是足阳明胃脉所过,所以古人一直是心、胃不分的,有时候也用心指代胃,比如“泻心汤”多数时候指的胃中有邪气、水热互结。再如仓公诊籍中的气鬲病,烦懑食不下、时呕沫,一系列胃系症状,诊脉得“心气”、“病主在心”,而治法是下气汤,实际是治胃。
胃气表现在两个方面,脉象是否和缓有力流利,以及饮食消化排泄是否正常。换句话说,胃气是心脏搏动功能、消化吸收排泄、代谢功能、乃至抵御病邪的综合,是生机的根本。古人对于胃气的重视,通过以上两个方面,成为判断身体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
但止步于此,还是了解不够。
4,胃与脉通假
对比【难经】和【素问】相似内容:
【难经】:春脉微弦曰平,弦多胃气少曰病,但弦无胃气曰死,春以胃气为本。
【素问】: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除了【难经】无“长夏”,【素问】增入“长夏脉”之外,四时脉的叙述,全都与“春脉”变成“春胃”一样,将脉字替换为胃,意味着“胃”与“脉”的通假、意义一致,而这并非凭空出现没有理由的。
读过前几篇,尤其是关于“真气”与“三焦名实”的同学,就会发现很有意思的衔接,胃是“腐熟水谷”的水谷之府,三焦本是“焦熟水谷”、“水谷之道路”,不仅如此,三焦还是“气之终始”,三焦本来就是消化道形态衍生而来,与胃有相当的重叠,尤其是中焦。
而三焦又是包络、膜络一体,是全身经脉的根本:“十二经之原”。【难经】曰,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又曰,原者,三焦之尊号也。而原与膜通,故三焦即膜原,又称包络。
十二经脉通过膜络一体,将脉气(胃气、真气)输布全身,于是脉口的脉气,与【灵枢】云“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这与“卫出上焦”、“营出中焦”,“饮食入胃、游溢精气”,都在描述同一件事,所以,脉气不仅是三焦之气,当然还是胃气,不仅是胃气,还是真气与谷气并,同时还是五藏六府之气的根源。
既然三焦是包络、膜络,是经脉的最根本的结构,而三焦来自胃,当然胃与脉的通假,便顺理成章了。
5,经脉
消化与循环虽然在现代生理学是不同的系统,但在古中医学,却是用“脉”之膜络一体构建了胃气、脉气、三焦之气、脉之宗气、真气、经气、正气的同构系统,及其联系途径的核心问题:决死生的经脉。
因此,经脉理论不仅联系了结构上的膜、络(脉)、筋(经筋)、肉(分、谿、谷)、皮部、经水(津液水血),乃至“骨为干”,所有生理系统和生命现象,都是经脉功能及其结构,这是中医理论的完全分类,仅仅用“循经感传”,或者说“结构决定功能”--不说死了为何结构还在而没了功能,被洗脑蒙骗的科学粉或者思维混乱的中医粉、玄学家以及科研者,始终没能思考明白,倘若内部的结构决定了你的生命功能,那些“外部结构”难道是死的没有功能?你们怎么活下来的?
不理解系统协同,还得继续问:手术刀为啥不考虑经脉?因为不清楚经脉的定义:生命的存在,是所有系统协同的结果。还不要说神奇的生命,其由来,到底是不是唯物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