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散文‖【儿时的年味】◆姜佃广
作者简介
姜佃广,男,山东梁山人,医务工作者,喜爱文学,在报刊、网站发表新闻报道、散文、诗歌、小小说等百余篇。
儿时的年味
又到一年一度的春节了,自己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圈。或许是年长的缘故,或许是再也回不到童年的时光。面对物资丰富、酒醇肉香的年总让人觉得索然寡味,勾起儿时过年的记忆,嗅到儿时过年的浓香。
孩提时代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尽管物资匮乏但是在心里过年是件美好而又神圣的事。“进入腊月就是年”一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忙着办年货。作为学生的我们也从腊月二十左右的日子带着《寒假作业》离开学校,迎接鹤立企伫悬悬而望的春节。
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每家每户都要进行卫生大扫除,全家人齐上阵,将房子里面的柜子、盆盆罐罐一股脑儿地搬出来擦洗清扫。而孩子们则缠着大人把在学校领到的奖状先贴在堂屋墙中央,以炫耀自己的成绩或者评为三好学生。有时还引来灰头土脸的大人的训斥。
为了到年关尽情地玩耍,我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结伴写寒假作业。掰着指头算子日,侧着耳朵打听谁家杀猪宰羊。杀猪的日子,也是村里最热闹的一天,因为大伙生活不富裕,谁家能杀得起猪,也是村上富有人家。一大早,小伙们就来围观,先是几个莽汉控制住拼命挣扎着想逃脱的猪,然后是村上杀猪能手一刀子下去,血就喷涌而出,留在准备好的盆里,猪嚎叫着痛苦地挣扎着,这时手有冻伤的小孩被大人强拉硬拽到猪跟前,蹲着用热猪血洗手,听说洗了之后来年手就不会再冻伤了。
不过最开心的是能抢到猪尿泡(猪膀胱),让大人给吹起来用绳子拴在木棍上,迎风而跑让膨大的猪尿泡飘在空中,抢不到猪尿泡就检点废弃的猪油,然后放在准备好的大白菜跟里(事先在大白菜根部挖个窝),用棉花拧段绳做灯芯,晚上点燃起来也是相当灿烂的夜景。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临近年关村上有学问的人家最忙活,邻居们总要买几张红纸送过来写对联,我们村里的几个书生,每年他们写的对联贴得满村都是。慢慢地他们厌烦了写对联,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大人们就开始数落自家的孩子:我们供你们上学,这个事还要我低三下四地求别人?你们真是没用。我家的对联没找过人写,都是我和哥哥写,刚开始先在废旧的报纸上练练,弄得到处的墨汁印和满屋子废纸片。感觉差不多了再在红纸上写,虽然一笔一划地写,还是有些字大有些字小有些字歪的,不过大人们已经很满意了,因为毛笔字“笑差不笑丑”吗。
寒假中数着日子过,因为邻村每月的有四个集。结伴赶集前向妈妈要点零钱,“进了腊月集就乱市”尽管集市到处张灯结彩、锣鼓震天,好不热闹,但吸引我们小伙伴的还是卖鞭炮的,卖家说他的鞭炮有多好要多好,买家自然不信,不信?那就当场验货啊!这一声鞭炮炸开在人群中,有尖叫的,哭喊的,叫骂的,大部分是东张西望和担忧的,不远处还传来哈哈大笑声混成一团,年味一下子浓得不能再浓了。我们也买一些,有调皮的伙伴将鞭炮插在牛粪上,点然后跑远,随着一声闷响,牛粪向八方飞溅,引来大人一顿臭骂和追打。
除夕夜,空气里弥漫着过年的香甜气最浓,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一起吃水饺,一年的辛劳辛苦全浸泡在了浓浓的年味里……因为没有电视,吃完水饺大人们要好的就聚一聚,当然没有山珍海味,只是一些各家炸的丸子或一些罐头等,酒也是最便宜的光腚瓶装,但是友情、亲情全在那浓香厚醇的味道里,初一一大早小孩们就被大人从睡梦中叫醒,加入到成群结队的拜年的队伍里,虽然跪下磕头弄得膝盖有点疼,但是口袋里满满的糖果是十分香甜的。
我已知命之年,却怎么也感觉不到小时候的年味了,仿佛感觉年味离我们越来越远,只有零星的鞭炮声才会记起这又是一个春节。而在儿时“不过正月十五都是年”的过年情景,无论何时在心中都是满满的记忆,都是难忘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