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不离剑,中国剑文化:剑舞在历史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作者|吹雪

字数:2101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剑是古代一种用来杀人的凶狠兵器,那剑在军事以外的领域里又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其实孔子曾经回答过,《孔子家语》中有云:“子路戎服见孔子,杖剑而舞”,这便是最早关于剑舞的记载。
《汉书·东方朔传》中也有提到东方朔“十五学击剑”,这说明当时很多民间的人从小就把剑术当成必修课。而之所以从小学剑,无非就是当时剑术的作用很多,因为当中国历史进入了汉朝以后剑逐渐被刀代替退出了军事领域,剑术也开始了向民间发展,深入到了哲学、文化、娱乐的圈子,与道士、侠客、文人的联系则越来越多,而剑术技能在实际演变中也渐渐融入格斗、艺术、剑舞、修身等综合层面上,并以各种形式展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中国的剑舞文化发展历程。
剑术的表演娱乐功能在汉代之前就存在,比如鸿门宴上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当时谋士范增设计让项庄(项羽的弟弟)在宴席上舞剑,实际上是为了趁机杀掉刘邦,不料项伯(项羽的叔父)也跳出来舞剑保护刘邦,并帮助刘邦逃过了这一劫。
再比如东晋时期名将祖逖的“闻鸡起舞”。五胡乱华之后,东晋的祖逖与刘琨在年轻时就有志于恢复中原和致力北伐,两人经常在一起慷慨激昂地谈论时局,为了练就一身本领,他们经常在半夜听到鸡鸣时便起床拔剑练舞,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到了唐朝,剑舞的艺术水平越来越高,因为唐朝政治开明、社会开放,君主以相对自由的方式管理着国家,剑舞得以在宫廷、军营和民间等舞台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在这种良好的社会条件下,剑舞逐渐以一种优美的姿态走向社会的各个层面,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参与其中。
根据历史记载,唐玄宗李隆基经常在宫廷所设的“梨园”上演剑舞(梨园是唐朝宫廷的宴乐机构,由热衷于乐舞表演的李隆基所设立),并且在“梨园”机构的培养下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剑舞艺术家,其中公孙大娘就是最著名的舞剑专家。开元三年,杜甫在观看公孙大娘舞《剑器》后,曾感慨万分地写下一首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诗句中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公孙大娘舞剑时精彩绝伦的画面: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这几句的意思是当公孙大娘跳起剑舞来的时候,天地变色,那绚丽的场景宛如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那矫健的姿态,就像群仙乘着龙飞翔而来,来时就像狂暴的雷电突然当面袭来,而当她静立不动时,那气势就像海面上凝聚着清冽的光芒。
另外在军营中,剑舞也能为将士们带来愉悦。唐朝诗人姚合在《剑器词三首》中写道:“掉剑龙缠臂 ……今日当场舞 ……雪光偏著甲……今朝重起舞”,诗中所描绘的就是艺人在营中表演剑舞的场景。
其实到了这个阶段,剑舞不仅仅只具有表演性质,还和文学文化产生了一定联系。因为唐朝文化昌盛,唐诗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而剑和酒便是诗人灵感的绝佳催化剂,一钟酒(笔者也经常一边喝酒一边写作),一把剑,借酒气舞剑意,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等情怀都化作洋洋洒洒的诗句,成为了后世佳作。
这些诗人之中,最为我们熟悉的便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和“诗圣”的杜甫,舞剑也是他们两人的共同爱好。李白生平总是剑不离身,“三杯拔剑舞龙泉”、“酒酣舞长剑”及“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髙咏涕泗涟”都可看出李白经常以舞剑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杜甫则在少年时期仗剑游历多地,意气风发,有诗“拔剑欲与龙虎斗”,后又在仕途坎坷、颠沛流离,心情沉郁之下发出“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的无奈感慨。
这些文人的剑舞并非供人欣赏的艺术表演,只为自娱自乐,宣泄情感,他们舞剑并不讲究动作的规范与姿势的优美,但文人的多愁善感、洒脱不羁,使得剑舞脱离原本的条条框框,仅随着舞者的心意肆意游走,发挥出了极大的创造力。同时,这些文人给剑舞注入了浓烈的文学内涵,赋予了剑舞更深层次的情感意境。在这一时期,剑舞与文学相互碰撞融合,共同发展,迸发出了更旺盛的生命力,也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唐朝以后,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宋朝时期的统治阶层内部文官武将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十分复杂地纠缠在一起。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势力,统治者极力强化中央集权,并不断向民众灌输理学思想,以此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剑舞走向与其他艺术融合的发展时期。《宋史乐志》中留下了史浩所写的《鄮峰真隐漫录》其中就有篇《剑舞》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宋代歌舞带着唱述、武打、表演故事的成分,已不是单纯的剑舞舞蹈表演。在这种发展进程中逐渐诞生了一门新的艺术——戏曲艺术,而它与剑舞巧妙融合,形成了后来出现的戏曲艺术的雏形。
到了元朝,国家已由蒙古人统治,蒙古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作战的主要武器是弯刀,所以剑文化在元朝迅速衰弱,剑舞也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在这一时期,戏曲艺术则以跳跃式的速度向前迅速发展,剑舞由于自身的功能性降低,而只能继续以一个“配角”的身份跟随着戏曲艺术一同前行。
再到明清时期,剑舞在民间盛行,民间树起多种门派,其中最具影响力的门派就有武当派。明代中期之后,戏曲艺术与武术艺术蓬勃发展,原本单纯的剑舞逐渐被融合到戏曲和武术等艺术形式中,从而成为当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