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想立第二个皇帝,各路军阀的反应所暗藏的玄机
袁绍想立第二个皇帝,这件事发生在董卓进京把持朝政之后,“反董运动”时期。为什么袁绍会有这种奇思妙想呢?
立第二个皇帝前因后果
董卓进京,毒杀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乘机把持朝政。袁绍、袁术等何进的旧势力纷纷出走逃离洛阳,到东州组织“反董运动”。其中袁绍声望最大,担任了盟主。期间袁绍还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为其所拒绝。袁绍这人也鬼得很,是拉上冀州牧韩馥一起去劝说刘虞的。那问题来了,袁绍为什么会想立刘虞做第二个皇帝呢?
原因有三个:
第一,袁绍想师出有名,自己立一个傀儡皇帝,这样好更好地对抗董卓把持的中央朝廷。而刘虞生性淳厚,没什么野心,袁绍觉得自己可以控制得了他。
第二,刘虞这人,是汉室宗亲,名望很高,而且安抚乌桓贡献很大,在北方影响力最大,袁绍最想利用他的号召力,乘机拉拢忠于汉室的势力。
第三,袁绍一直觊觎刘虞的地盘,尤其是他幽州境内的乌桓势力。刘虞把乌桓安抚得很好,甚至能一句话让胡人将叛军首领的人头快递过来,可以说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袁绍此番“讨好”刘虞,也正是有利用乌桓势力的打算。
不过立第二个皇帝,这也是有风险的,毕竟可能落下怂恿人篡位的口实。所以袁绍拉冀州牧韩馥,是为了分担风险。不仅如此,袁绍还想拉袁术、曹操等人,结果被拒绝了。更好玩的是,幽州牧刘虞本人也果断拒绝了,并且严正声明,他只认汉献帝为天下唯一的皇帝。袁绍可以说是碰了一鼻子灰。
各路军阀的反应说明的问题
首先先说说这件事的影响,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反董同盟”出现了分裂,一大堆野心家登场了。至少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分裂出两派,一派是袁绍、韩馥等人黄河流域偏北的军阀势力,一派是曹操、袁术等人黄河偏南地带的军阀势力。当然了一些较小或者较弱的军阀,比如陶谦、张杨、张邈、鲍信、刘岱、孔侑、孙坚、孔融、王匡、公孙瓒之流,主要是依附这这为首的几个人展开的。
而且虽然分成两派,各自的考量却不尽相同。
比如韩馥同意袁绍立第二个皇帝的主意,他主要是没什么主见,很容易做了袁绍的帮手。之后的事情也证明了韩馥的懦弱,被袁绍轻而易举地挤走了。
袁术反对,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自己本身对皇位是有野心的,而且他也很不服气他这个血缘上的亲哥哥、法律上的堂兄袁绍,自然不希望他占便宜。
曹操反对,跟孙坚反对的理由差不多,出发点是以汉室为主(至少当时是这个观点),如果立了两个皇帝,天下可能更乱。即便之后消灭了董卓,但汉献帝刘协跟刘虞之后该如何抉择,又会引发新一轮的争夺。当然了他们也意识到了袁绍的野心,自然不会同意袁绍去再立一个傀儡皇帝。
其他的小军阀,同意的,多数是依附袁绍的势力;反对的,大多是惧怕袁绍壮大,或者反对的真的存在大量忠于汉室的忠臣。
袁绍的这个想法,其实也从侧面反应出了袁绍今后的战略部署。袁绍不利用别人,偏偏利用刘虞,根本原因是想吞并幽州,占据险要的地盘,跟南方乃至中央朝廷抗衡,进一步夺取天下。而且他把注意力放在乌桓问题上,早就想利用乌桓势力了。之后不管是袁绍,还是他的儿子们,都极力地利用了乌桓的势力帮助自己争夺地盘。
袁绍打公孙瓒,也是借助乌桓势力,打着为刘虞报仇的名号。之后跟曹操争夺北方,乌桓势力也一直在协助袁绍。袁绍官渡之战战败后,袁尚、袁熙也借助乌桓势力,扰乱曹操的后方。对于袁绍的这个打算,我不置可否,但这种利用外族势力帮自己打天下的行为,确实是对自己很有利。不过缺点就是,让乌桓人形成了统一的组织,尤其是首领的领导能力越来越强,为后世的胡人入华问题造成一定影响。
袁术这一派的反对意见,说明了袁术的自己的问题。袁术野心不比袁绍小,虽然在这件事上体现不是很明显,但从他打荆州、徐州等一系列事件都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不安分的。
曹操在这个事件上,其实也受袁绍影响很大。一方面曹操本人以及他的好友鲍信、张邈等人都认识到了袁绍的野心,反董消极,迟早会成为第二个董卓,所以便萌生出脱离袁绍的想法。另外一方面,曹操也看到了袁绍的注意力在占据山川险要上,却忽视了人的因素,有些愚蠢。所以甚至曹操在给袁绍的反对理由就有提到一点,说曹操他自己会任人唯贤,引导天下的人才归附他,帮助他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不管曹操是否出于真心,但在道德层面上,就比袁绍站得高。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人才,曹操也远远多于其他势力的原因。
所以在袁绍立第二个皇帝这件事上,各路军阀的反应,可以隐约看出他们之后的运势。只要不早死的话,反对的总会更有出息一些,反对坚决一点,也往往眼光会放的更远一些,成就霸业的概率更大一些。
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不管做人还是做事,最好把持好底线,尤其是那些可能将你拉入道德至低点的事情,谨慎一点,能不做尽量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