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天宝村:“五小工程”推动农村环境换新颜

自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以来,陆良县三岔河天宝村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示范村,在面对环境脏乱臭,老百姓不理解、不参与等难点和痛点时,村党总支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研究问题的根源和存在的短板,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的主张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小座谈破解大难题

天宝村在人居环境提升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以问题为导向,定期开展入户小座谈,不怕揭短,问计于民。虚心咨询老干部、老党员、乡贤、企业家对村庄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倾听问题户、后进户和广大群众的心声,了解村民们的所需所想。最后,把群众对门前三包、小三园建设、厕所革命等人居环境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通过“一事一议”和“四议一审两公开”进行总结提炼,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方案,并回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认识到方案中的内容是符合他们根本利益的,以此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号召群众行动起来,转变“吃瓜”方式,让村民真正成为人居环境提升的主人。

小喇叭讲明大道理

天宝村在人居环境提升的新形势下,创新宣传方式方法,通过传唱一首歌谣,录好一段音,自创一个快板,发放一份倡议书,签订一份协议,激发村民的卫生意识和参与热情。同时,每天晚上七点准时开展“老村长”广播,让“讲一讲课堂”成为村民了解人居环境内容的渠道。“今天,我来讲一讲门前三包,什么是门前三包,门前三包有什么好处,怎么实施门前三包,怎么监督考核门前三包工作成效?”“今天,我来讲一讲厕所革命,厕所革命对我们农村的作用有什么?”“今天我来讲一讲寻找最美庭院,建设美丽村庄的问题。”在努力和坚持中,“讲一讲课堂”在宣传政策的同时不仅增强了村民爱护环境的意识,也丰富了村民的知识。

小习惯形成新风尚

四年前,生活垃圾丢哪里?肯定是房前屋后、绿化带里、河道沟渠里。现在,通过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有了规范,随意乱丢垃圾的生活习惯已成为过去式。从前用于堆粪堆、草堆、柴堆的地方,现已用来种树、种菜、种花;从前家庭居住土堂屋、人畜混居、鸡鸭狗小动物四处放养的现象,已全部换了模样。村民小习惯的转变促使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们门前屋后原有的空闲地已变成了菜园、花园、果园。如今的天宝村,广大妇女同胞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从自己做起,“带头养好一盆花、栽好一棵树、守好一个家、护好一段路,人人争当示范户”的优良行为正在每个家庭间传播。

小典型起到大示范

“要想环境美,学学孙小美”,村民孙小美家是第一个作为人居环境的典型被发掘出来的。孙小美夫妻是一对60多岁没有什么文化知识的老夫妻,家里没有名贵的花草,没有精致的花棚,有的只是上百种普通的花草,有的只是黑黑的遮阴网和简易的花棚,但在孙小美的照料下,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弥漫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庭院整洁有序,房前屋后的地里有花、有菜、有树,其首创的小三园式最美庭院成为热爱生活和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象征,也成为了一个可复制推广的“小三园”。在孙小美的带动和熏陶下,周边村民都潜移默化地喜欢上了栽花养草,全村已有100多个家庭养了花。同时,村委会开展“寻找最美庭院”活动,发掘了太丽娥、吴小六等最美庭院示范户,最美庭院示范区也从由7组1个发展到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覆盖。天宝村采用以点带面、整村推进的方式,不断丰富最美庭院内涵,打出“美丽庭院+”组合拳,以创建“美丽庭院”带领全村1547个家庭优化人居环境。

小制度获得大治理

如何常态化保持环境卫生是农村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天宝村以群众路线为基础,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把人居环境提升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建立卫生保洁、卫生监督、卫生奖惩等机制。其次,组建卫生保洁队伍,并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进入队伍工作,同时由村三委班子和村民小组长、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组成三级监督队伍,确保规章制度取得实效,解决有人管事、有人办事的问题。此外,开展小组争红旗、党员干部争旗手、群众争积分的“三争”创建活动,激发广大村民的参与热情,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

天宝村在“五小工程”的实践中,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广泛动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着力解决了村庄环境“脏乱臭”问题,使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了显著增强,广大村民正在稳步创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天宝村。

聂念胜

(0)

相关推荐

  • 龙旺村:拆违治乱掀高潮 乡村“颜值”再提升

    为持续优化人居环境,进一步擦亮乡村环境底色,近日,龙旺村村委组织专员对横港上自然村开展乱搭乱建专项拆违工作,根据预案要求,包片到人,由村书记挂牌督战带领村内工作人员及第三方工作人员共计50余人分组开展 ...

  • 红洲村擦亮人居环境“绿色”底色

    红洲村位于盛泽镇南郊,于2003年由原红洲村.前庄村合并而成,村级收入主要来源于店面.厂房出租.近年来,红洲村下大力气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加强违法建设治理,同时着力打造三星级康居村,努力擦亮人居环境的& ...

  • 宜居宜游宜养人居环境推进会

    作者 洪小尘 换个角度  洞察世界 一叶轻舟 期待与你相遇  发现更好的所在 一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是关注民生为村民谋福祉的实际行动.为积极推动三阳镇文明创建工作,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 ...

  • 小新说新都 | Wow!这个共享庭院必须安排!

    一栋小楼,完成两类人的梦想 一个小院,成就共享庭院的美名 拾里共享庭院 听说过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 但是你听说过共享庭院吗? 住在城市里的高楼中 你是否向往过在蛙声蝉鸣中入睡 住在农村的小楼 ...

  • 打好“净美江村夏季战役” 擦亮“最美绸都窗口”

    打好"净美江村夏季战役" 擦亮"最美绸都窗口" 炎炎夏日 盛泽镇荷花村的汪牙浜和哺鸡港两个自然村正着力打造康居村,西湾里等10个自然村正着力打造宜居村,以违建整 ...

  • 沙龙镇:情暖睦邻点,浇灌“幸福花”

    "要是我们小组的睦邻点活动室里能摆上点花草树木,就会更有生活气息了."一次偶然的交谈,今年70多岁的村民邹明中说道,而这句话被副组长邹利英深深记在心上,第二天她就和沙龙镇相关负责人 ...

  • 来来未小山村“蝶变”明星村--树山气韵里的“乡愁”与未来

    <苏州日报>2021年09月19日 B03版 □通萱 新秋雨后,晨雾绕山,凉意泛起.一辆白身绿底的观光电瓶车从树山村喜乐路驶往大石山路,树山观光环线的工作人员周亮亮开始了一天工作--开观光 ...

  • 祁阳:突出三大重点 提升村庄颜值

    红网时刻永州11月26日讯(通讯员 刘太平 王一汀)为贯彻落实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启动实施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的通知精神,祁阳县委.县政府在第一时 ...

  • 坝里村王家桥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让村民乐享幸福乐居生活 坝里村王家桥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夏末,走在盛泽镇坝里村王家桥,晚风依然有些燥热,但开阔的湖面映衬着杨柳的葱茏,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坝里村坚持拆违 ...

  • 【媒体聚焦】咸阳烟草“产业精准”扶贫帮助旬邑县北坡子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脱贫不仅是富起来,还要绿起来.美起来.勤起来.动起来.生态上做优,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技,经济上扶业,教育上助学⋯⋯咸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全市系统的各项扶贫帮困举措,脱贫攻坚"面&quo ...

  • 雍氏村落-陆良县雍家村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芳华镇雍家村委会雍家村

  • 红色旗帜永不倒 革命精神薪火传|革命|饶龙光|大埔县|太宁村|南昌起义|饶炳寰

    一个手枪套.一根拳棍.一掌马灯.一个布罗壳--走进大埔县茶阳镇太宁村义训堂内的展馆,从革命时期保存下来的老物件中,仍然可以窥见当年发生的红色历史. 拂去岁月浮尘,太宁村饶龙光等饶氏后裔从义训堂出发,为 ...

  • “空壳村”变百万元村!富民县石桥村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

    掌上春城讯"三步是粉色,五步又是紫.目之所及,色彩斑斓.富民彩色墙,打卡."最近,昆明人又多了一个好去处,壁画村彩色墙前拍照发朋友圈,再到旁边南西桥泡温泉.烤烧烤,尝一颗熟透的红樱 ...

  • 安徽东至县一村有“鱼”姓 原为东晋皇族后裔 被追杀改姓

    鱼姓,是一个非常稀少的姓氏,在安徽东至县东流镇就有一家姓"鱼".据村民鱼天寿介绍,祖先复姓司马,因在逃命路途中被打渔的渔夫所救,于是改为"鱼"姓. 公元420年 ...

  • 陆良县

    县城(中枢镇)城区内派送,西桥:部队(95577.95774):银河纸业:窑上村:菜园村:龙海化工厂:北辰中学:机械厂:陆良县包装厂(603信箱),云南省燃料一厂:负责人:万宇峰,电话:1352989 ...

  • 「原创」红雨随心翻作浪——陆良县70年水利建设小史

    1978年陆良开挖新南盘江场景 作者 杨辅 陆良坝子是云南第一大坝子,是全省的主要产粮区之一.由于历史上水利建设严重缺失,大多数农田只能靠天吃饭.新中成立之初有这样一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状况:& ...

  • 晴隆县安谷村砖牌坊——黔西南四县游之二

    黔西南四县游 二.晴隆县安谷村砖牌坊 前行来到了晴隆县最南端的安谷乡,在进镇前询问得知牌坊就在对面的山坡上,可以走路过去,开车要从街上穿过到街外. 我们驱车到达街道另端,因路上有人家在修建房屋而阻塞了 ...

  • 商都县一些村名的来历

    村名是人们赋予一个村子的名字,村名不是本身自有或天然的,而是经历了从当地少数人使用到逐渐为众人所知直至被社会大众广泛使用和认可的过程.一个村名就是一个历史故事,看看我们商都这些村名的由来吧! 以政府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