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东:书中乃文人自在之处(三月书单)|日常

三月,我打江南返回北京,北京的雾霾毫不留情面地再度来袭。

不过,纵是天气不好,时令也到了春天,春光关不住,万物以荣,卉木萋萋,“等在季节里容颜如莲花开落”。

相比乱世之中还临水而读花丛下读的李渔,我这样在买菜做饭,码字谋稻粱,及与友人买醉的琐碎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挤出点时间读书,也就不算什么了。不管外面风和雨,“人读花间字句香”。读着读着,融汇进书中的天地,倾听并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不比什么都强么?

“书中乃文人自在之处”。信然。

三月,读书7本。

1,《柏拉图对话录》,柏拉图著。水建馥译。商务印书馆。

苏格拉底说:“我从德尔斐的神谕那里得知,神说我是世上最聪明的人;我起初也很疑惑,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我比起一些著名的智者,大概是逊色了不少,他们懂得的比我多得多。不过我起码不敢说,神在撒谎。后来我懂得了,神的意思是说,人呐,不能对不懂的事物都装懂,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才是智慧的人,因为他明白,他的智慧是微不足道的。”

《柏拉图对话录》选收的四篇对话,《欧梯佛洛篇》《辩护词》《克里同篇》《费多篇》,反映了苏格拉底临死前的思想、生活和谈话,其中所探讨的问题,其实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思想和方法的要旨。

一个人怎么装饰他的灵魂?苏格拉底说:“他装饰他的灵魂就不靠身外之物,而靠自身的饰物:自我克制、正直、勇敢、自由和真实来修饰自己的灵魂。”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其实是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传统的承继,也是启蒙的核心精神。

于我,《柏拉图对话录》属于经典重读系列。如同艾伦·布鲁姆所说的,对经典的阅读,是我们理解世界最好的方法。

2,《美丽新世界》和《重返美丽新世界》,奥斯尔德·赫胥黎著。陈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我宁愿做自己,”他(被视为“替代的血液里掺了酒精”的伯纳德)说道,“做卑微的自己,也不愿做别人,无论那会多么快乐。”

出版于1932年的《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的代表作,也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反乌托邦文学经典之一,与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三部曲。

这部寓言作品,展现了赫胥黎眼中的未来社会图景,通过最有效的科学和心理工程,人类从遗传和基因上已经被先天设计为各种等级的社会成员——“波卡诺夫斯基流程”,完全沦为顺服的机器。而保留区野人的自我的获得,是靠箱底那本被翻了莎士比亚作品集——这书,在美丽新世界是禁书,就“因为它是一本旧书,这就是最大的原因。旧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用处……我们希望他们喜欢新的东西。”

奥威尔说,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或许受了扎米亚京的启发。《美丽新世界》于我也属于经典重读。十余年后重温这本新版的小说,直觉自己过去读此书恍若梦游。彼时此刻,简直云泥。

《重返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在1958年出版的论著。在这部长篇宏论中,赫胥黎认为他早年的悲观预言正在成为现实。

“在奉行科学的独裁者的统治下,教育将会真正起到作用----结果就是,绝大多数男男女女长大之后会热爱他们的奴役,永远不会想到革命。

与此同时,世界上仍有自由存在。我们当中仍然有人相信,失去了自由,人就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自由是最高的价值。或许现在威胁自由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没办法长久地抵抗下去,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的责任就是尽自己的能力进行抵抗。”(赫胥黎,《重返美丽新世界》)

是的,我们的责任就是尽自己的能力进行抵抗。

3,《未了中国缘:一部自传》,约翰·帕顿·戴维斯。张翔、陈枫、李敏译。社科文献出版社。

本书作者约翰·帕顿·戴维斯,前美国外交官,前中国问题专家,麦卡锡主义的牺牲品。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柯明思教授在这部未完成的回忆录结语中评价说,戴维斯是“一位尽职的模范公仆”,是“这个国家培养的驻外事务处中一名最为优秀的官员。”

这本书,可以从一个专业外交官的视角,看到美国在中国如何失败的(如何“丢掉中国”),蒋介石集团不可避免的失败,以及二战中各大国之间的各种算计。

这部回忆录指出了作者和他在中国的外交官同事们不幸命运的原因,竟然在于他们成功地预言了共产党最终将战胜腐败的蒋介石集团,并从美国利益出发提出的应对战略。

本书也是一部二战名人录,书中记述了作者与史迪威、罗斯福、常凯申、宋子文、赫尔利、谢伟思、高斯、哈里曼、乔治·坎南、陈纳德、魏德迈、马歇尔、蒙巴顿、甘地、尼赫鲁等诸多名人的交往以及他们在重大历史当口与作者发生联系时的的小故事,还有对这些人的评价。这才是被历史凝视的记录。

很多细节,颇堪玩味。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4,《美第奇家族的兴衰》,克里斯托弗·希伯特著,冯璇译。社科文献出版社。

关于美第奇家族的传奇,我知道一些,但其实不详。但这本书,将美第奇家族的兴衰时做了详尽的介绍,也真正解决了曾经困扰我的问题:美第奇家族何以成为佛罗伦萨慷慨的艺术赞助人?佛罗伦萨(徐志摩译为翡冷翠)何以会成为那个时代人文主义的殿堂?

原来,美第奇家族从科西莫到皮耶罗到洛伦佐,早期美第奇家族的掌舵者,都是人文主义者,深受人文主义的熏染,而不仅仅是嗜权守财的商人。

科西莫说服他的朋友教皇欧金尼乌斯四世把1439年希腊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大会改在佛罗伦萨召开。会议之后,许多希腊学者出现在佛罗伦萨,迅速激发了人们对古典文本、古典历史、古典艺术和哲学的兴趣,尤其促进了对柏拉图的研究。这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英雄,长期以来一直被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光辉掩盖。科西莫对柏拉图研究的重视,使佛罗伦萨建立了柏拉图研究院,并对以后欧洲思想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那些璀璨的艺术品以及那些诸多传世的伟大艺术家们的身后,都有着美第奇家族的幽灵。当美第奇家族的故事曲终人散时,最后一位美第奇签署的遗嘱,是让美第奇家族收藏的艺术品永留美第奇家族发迹乃至消亡的城市,佛罗伦萨。

书中也有许多血腥场景的描写。

5,《无敌舰队》,加勒特·马丁利著。杨盛翔译。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无敌舰队的故事是我读书时常见也常听到却对相关细节不甚了了的历史传奇。

无敌舰队战败的故事,一直被视为英格兰遭逢危机又自我救赎的故事。这场笼罩在西班牙无敌舰队身上的劫难极大巩固了16世纪晚期信奉新教的英格兰呼之欲出的一种国家自我想象,即英格兰是蒙上帝祝福的地方——“上帝吐纳风雨,他们因之溃败”,相反西班牙国民则蒙上一层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我派出自己的舰队,是为了与人战斗,而不是为了迎战上帝来的风浪”——他们被上帝放弃。西班牙人帮助强化了英格兰人的这种想象。

其实无敌舰队1588年虽然没有实现目标而且被击败,但败绩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作者根据各种材料说,损失只有44艘船,而不是传说中的65艘。但即便如此,传说已同真实的历史事件同等重要了。

此战之后,西班牙依然拥有强大的海军,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有两点真正决定性的,一是从此意味着没有人能够仰仗武力,重新在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众多继承者身上强加宗教的统一。二是海军舰队的造船和炮火技术能力及训练以及背后的财政支持,在战争中至关重要。

此书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一些当时英国伊丽莎白王朝以及法国亨利王朝,荷兰对西班牙的抵抗,以及当时的新教与天主教之争。

读完此书,个人对西班牙海陆两位主将颇为赞赏——虽说海军主将的舰队败了。而1588战争中,英国海军像三国一样,使用了火攻。堂·吉诃德也多少与此役有关。

本书文笔相当好。

6,《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盖伊·特立斯著。范晓彬、姜伊敏译。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每天,纽约人要喝下 46 万加仑的啤酒,吃掉 350 万磅的肉,用掉 21 英里长的洁牙线。在这座城里,每天有 250 人死亡,460 人出生,15 万人戴着玻璃或塑料假眼行走……”

在盖伊·特立斯之前,大概没有什么人如此打量过纽约,也没有人如此向我这样讲述过关于纽约的故事——我很惭愧,新闻作品能够如此来写:那些从来没有被关注的普通人,售票员,电话接线员,造桥的工人……还有迟暮的英雄们,等等,都是被仰望与被遗忘的故事。但盖伊·特立斯没有。这位新新闻主义之父笔下,没有失败者,不仅大人物,小人物们,所有人,都有主角般的待遇,一切都鲜活无比。

读这本书,就像夜深人静时,挺一位挚友跟你絮叨他的发现,那些从来没有被人发现的发现。总之,我很喜欢。

7,《明永乐常州府志》第二辑。广陵书社。

(作者系网易新闻 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关于老朱煮酒

更多分享,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