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千脚泥”|怀旧党
(千脚泥,图片来自网络)
我小时候常听一个词,“千脚泥”,但一直未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曾经自作聪明想当然地认为,“千脚泥”这个词,应该写作“钎脚泥”,是雨天从外面进家钱用棍棒或门槛刮擦下脚后跟上的泥——故乡多阴雨,过去都是泥路,无论光脚穿鞋,从外回家,沾染泥最多的,都是脚后跟部位。
一个未经世事的人这样理解,逻辑上似是讲得通的。但是,当今年(2014年)夏天之后,我开始了在故乡的访旧之旅,我才知道,自己的天真和无知——“千脚泥”,我访谈过的所有老年男子,包括我父亲,都是跟我哭笑不得地谈到了这个词。在这个历史名词背后,所隐含的是一部政治统率下愚昧无知的血泪史。
千脚泥并非用棍棒或门槛刮擦下来的泥,但确实是脚带来的。
过去苏南农村屋内陆面,基本都是夯实的泥地,一到黄梅天天,屋里的泥地便湿乎乎软绵绵的。我小时候记得,为了改变湿漉漉的状况,夯地前先铺一层塑料薄膜,这样情况略好。不过,我小时候条件已算大为改观。
屋里条件如此,室外的路况更差。我小时候,整个常州南只有一条马路,周边几个镇上主街道,都是铺的踩的光滑的青石板或石块,也不知是哪代祖宗积下的阴德。其余的地方,全部是裸露的泥地面,所以,一下雨,都是泥泞路,无论是光脚还是穿草鞋布鞋,到哪儿都是沾着泥。
在外走路沾了泥,走到哪就带到哪了,到家自然也就把泥带了回来。
过去农村,家家户户都有门槛。家里地面虽是泥地,但比外面要干许多。人从外面回家,跨过门槛落脚,脚上或鞋上从外面带进来的泥土掉落在室内的泥地上,便是千脚泥。
有时,这些从外面带回来的泥土,夹着种子,也会发芽长出,所以,当时屋里突然间长出几棵小草小树苗的,一点都不用奇怪。到我小时候,这种情况都有。
所谓千脚之意,大体与古汉语使用量词相同,便是指日积月累,数量之多,而不在具体数字。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长年累月之后,农村上每家家里的门槛后面的大门一侧,多半会有厚厚一层凹凹凸凸高低不平被踩实的泥土。千脚泥就这样形成了。
千脚泥不仅是家人进出日积月累之功,也有亲朋好友串门带来的。
过去工业不发达,没有化工肥料,农村农田肥料,主要是人畜粪便,以及淤烂的河泥。老人们回忆,1956年之前乃至民国时期,故乡罱河泥都是在春天,一年一次,既用来积肥沤田,也清理河道。1956年之后,罱河泥变成了一年春秋两次,到后来,田埂上削的干干净净,看不到一棵草,河道里几乎都是硬黄泥地了,水也成清汤寡水了,河泥没了,水草少了,鱼虾也长不大了。
肥料不够,把所有农村能够想到的存量肥料都弄尽净了,又想人定胜天争高产,咋办?
有人打起了千脚泥的注意。
于是,一声令下,苏南的武进农村,乡乡村村,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齐上阵,锄头铁锹铲子舞动处,一片片泥块被铲下来,挑到了地里,成为当时一些人口中的“上好的”沤田肥料。
挖掉了千脚泥,门槛后面低了一块,一开始回家不习惯,都会不小心一脚踏空趔趄一下。于是再挖些土来填上。
这千脚泥日积月累也就积了一层,哪经挖呀,这么多地要肥料。大门口的没了,挖灶台前的,挖后面屋里的。后来干脆就挖屋里的地了。再后来,干脆就挖新填的土。
是谁最初发现了千脚泥,老人们都不清楚,只知道上面一声令下,说千脚泥肥,可以用来当肥料。挖千脚泥的运动便风起云涌了。
父亲和几位老人告诉我的一个牵强的理由是,泥土从外面带进来的,那些泥大多没有种过东西,肥力没失去,所以保住了肥力,可以用来沤田。
我查阅资料,能力有限,未能发现这“伟大的”发现者是谁,但民间偏方里有用千脚泥入药的,也称燕窝泥,据说有退烧之功。
但千脚泥肥田,功效又如何?
“哪有什么肥力啊,活畚倒喔”。父亲和几乎所有我访谈的老人都用这句故乡的一句方言来描述了当年千脚泥肥田。
“活畚倒”,这个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胡搞瞎搞白白浪费体力精力无用功的意思,翻译成哲学场景,就是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不过没有西西弗斯的壮烈凄然,而只是玩闹的糊涂。
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没头脑,不清楚这种荒唐愚昧,却没有一个人敢言语。
星移斗转之后,农村如今肥田,都是用的复合肥料,产量飙升的同时,土地板结污染成了新问题。而家里,经历了泥地、砖地和水泥地后,再也没有了千脚泥。谁还愿意带泥进家呢?
再说,外面的路,不是铺上了柏油,就是浇了水泥,走再多路,也不用担心带泥回家了。
千脚泥成了被人渐渐遗忘的历史名词。
千脚泥,老人们挥之不去的记忆,更是过去生产力低下、政治愚昧一手遮天的时代农村忧伤苦难生活的象征。
(2014.11.14)
关于老朱煮酒
更多分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