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恺:妇科大师教你调理月经
导读:罗元恺先生师承家传,学医行医60余年,一生博览群书,医术精湛,尤其擅治妇科疾病。今日推文为罗先生对女性月经的中医理论认识以及调经的基本规律介绍,望对临床治疗月经病有些许启示。
月经,是女子青春发育期至绝经期,每月从子宫排出血性分泌物,它是子宫一种特殊新陈代谢的表征,一生约维持35年左右(除妊娠、哺乳期外)。
一
月经是否正常,可反映妇女这一时期的健康情况,为诊视妇女疾病所必须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故古人有“妇女首先问经期”之言。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妇人月水》条说:“月经,经者常也,有常轨也。……女人之经, 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
所谓常,应包括期、量、色、质、痛觉等。
经血虽然是从子宫排出,但与整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尤与肾、肝、脾、冲、任更为密切,可用图式表示如下。
肾主藏精系胞,主生殖。
女子肾气盛,至14岁左右便促使天癸产生,从而导致任脉通,太冲脉盛,则月经以时下。
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这是性生殖轴,肾是其中主要的脏器组织。
经血是性生殖轴通过子宫所排出的代谢物,其源在于肾,故《傅青主女科》谓“经水出诸肾”,肾以封藏为本。
子宫内膜之充血增厚,目的是为受精卵的着床孕育做准备。
在这一过程中,脾主生化血气和统摄血液,肝主藏血以维持滋养之功能,使子宫之血蓄积以备养胎。
若未有孕育,而血海已满盈,则通过肝气的疏泄,宣通血脉,使月经来潮。
脏腑之间互相协调,共同调节子宫的定期藏泻功能。
子宫这种特殊的新陈代谢过程具有显著的节律性,信而有期。
《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化有大小,期有远近。”
月经以一月为一周期,妊娠以十个月为一周期,这是子宫依据机体的具体情况所特定的升降出入之期,期有远近之别。
脏腑气血按生理节律定期藏泻则为常,否则为病。子宫之主月经、主孕育功能也是如此。
二
月经的周期变化与人体阴阳二气的转化也有密切关系。
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由满而溢,藏泻有期。月经周期的变化,亦即子宫的一种阴阳转化。
调经之法,要顺应其周期性的阴阳消长,调补肾之阴阳,协调气血之盛衰,助其顺利转化。
月经周期中阴阳转化的规律可用以下示意图加以说明。
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发生异常则为月经不调。
可表现为先期、后期、先后不定期、过多、过少等,甚至发展为闭经、崩漏。
月经不调原因复杂,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影响到冲任胞宫的藏泻,均可致之。
调经的治法,应结合辨证的寒热虚实和月经周期中阴阳定期转化与血气运行之规律,因人、因证、因时用药,则较易取效。
欲知调经之常用方药
请听明日分解
注:本文选摘自《临床中医家罗元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1年5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