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明版〡徐说《千字文》:往
“往”的字源。(网络资料图片)
徐说《千字文》第二十二集
虽千万人吾往矣
撰稿:徐强
同学们好,欢迎收听《说文解字》。
在儒家经典《孟子》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们要理解这段话,需要了解几个生僻字词的含义。
首先来看“缩”字。“缩”的本义指绳子纠缠在一起,乱作一团,而用绳子捆扎东西呢,则是要拉紧拉直的,所以“缩”字又有拉紧拉直的意思,引申指“正直的”“符合道义的”。
再来看“褐宽博”。“褐”是古代穷人穿的一种粗布衣裳。那么“宽博”呢?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中写道:“宽博,宽大之衣,贱者之服也。”可见“宽博”指宽大的衣服,也是地位卑微的穷人经常穿的。因此,“褐宽博”是一个借代词,指身份低下的人。
“惴”的意思是害怕、恐惧,作使动词用的时候,指令人害怕、使人恐惧。
我们理解了这几个生僻的字词,回头再读《孟子》的原文,就非常明白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关于大勇气,我曾经听孔夫子讲过:如果反身自问,我觉得自己是没有道理的,那么即使面对的是一个地位比我低下的人,我也不能欺负他、恐吓他;如果反身自问,我觉得自己是有道理的、是符合正义的,那么即使有千军万马阻拦我,有千千万万的人反对我,我也要勇往直前,毫无畏惧。
孟子认为,人要有“浩然正气”。“虽千万人,吾往矣”,体现的就是为了坚持真理、伸张正义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浩然之气。
今天我们学习的字,就是《千字文》中的“往”字。往,wǎng。
甲骨文的“往”字,属于形声字,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之”字,像一只脚趾朝上的脚,表示“前往”的意思;下边是“王”字,表示读音。“王”的形状像一把大斧头,大斧头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日本著名的汉字学家白川静先生指出,在古时候,领受君王命令的人,在出发执行任务之前,要举行一个仪式,就是把脚踩在象征权力的大斧头上面,希望可以汲取大斧头身上神圣的灵气和威力,保佑自己顺利完成君王的命令。这个说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甲骨文的“往”字。
金文的“往”字,添加了双人旁(彳),强化了走路的含义。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往,之也。”可见,“往”的本义,指的是去、到。比如“往教”,意思就是老师前往学生所在的地方施教。儒家经典《礼记》说:“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我们学习应当虚心。让老师上门来教,这是不尊重师道、没有礼貌的行为。
“往”字由去、到,引申指时间概念,意思是过去、从前,或者今后、以后。比如“往事”指过去的事,“往鉴”指可供借鉴的往事,等等。汉代无名氏《有所思》写道:“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诗中的“从今以往”,就是从今以后。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我们就暂时聊到这儿,感谢大家收听,我们下一期再见。
参考资料
网络资料图片。
◆徐强,1975年2月出生,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现任贵港日报社副刊部主任、总编辑助理,是《读者》杂志著作权许可使用签约作家、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贵港市作家协会主席、贵港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曾获2012年贵港市“十大杰出青年”、贵港市第四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港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二届广西“书香之家”称号。作品入选历年中国杂文年选。著有随笔杂文集《下辈子做一条狗》《当狗站起来的时候》《说文解字》《蠹鱼笔记》等。
◆杨学明,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广播电视编导专任教师、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中华文促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社会兼职。被评为广西首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河北省首届广播电视“十佳”播音员主持人、全国优秀特长生指导教师、广西民族大学“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出版《节目主持艺术研究》《当代播音员主持人口语传播艺术研究》等著作,编写《演讲与口才教程》《文化素质教育经典教材》等教材。曾获中国新闻二等奖、中国广播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