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杨焕亭长篇历史小说《武则天》修订珍藏版热烈上市————附:听著名评论家李星谈杨焕亭历史小说创作

▲点击上方「微风读书会」关注我

微风读书会ID:weifeng279965337

隆冬时节

长江文艺出版社又传来好消息

——当代历史小说大家杨焕亭

百万字《武则天》修订珍藏版隆重推出

即日起在全国网点和实体书店沸热上市——

一部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

也是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的生命旅程为主线

全景式反映贞观末年至神龙年间

大唐帝国经历社会巨大转型的历史题材叙事

作品以三卷本规模,114万5千字长度

生动描写了武则天丰富的情感生活

经国济世的智慧韬略

叛逆孤绝的非凡人生

再现了大唐惊心动魄的权力风云。

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全三册)2013年1月首版,2016年作为经典历史小说再次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接连增印数次,被列入历史经典书系,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继百万字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

之后受出版社之约创作的

作品自2015年出版以来

接连增印数次

受到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和好评

成为图书市场上的畅销书之一。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认为,作者“不跟风,忠于史实的态度”,使“作品有了以往历史小说不可比拟的书卷气”。著名文艺评论家常智奇用“在作者宏大的叙事结构中,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浮雕感”评价《武则天》。广大读者纷纷通过网络表达对作品的喜爱,认为《武则天》“内容新颖,语言清新有深度,很喜欢”,“作者历史学素养十分深厚,人物刻画相当见功力,而且把野史里的材料信手拈来,又煞有介事,堪称是’写史第一高手’”!
此次出版的珍藏版《武则天》,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版式上都表现出编者与作者新的审美视角。为了进一步服务于读者,编辑和作者分别从头至尾对作品进行了从叙述语言到词句的订正,叙事更加流畅,语言更加可读;在装帧设计上,也与五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封面为深红底色,配以富于民间装饰的海浪、龙纹,书名“武则天”由第一版的白色改为黑色。整个装帧典雅、沉雄,刚柔相济,与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相为内外表里。
据了解,修订珍藏版《武则天》将于1月中旬在当当网、豆瓣、京东等网点推出。
关注“微风读书会”
小编将继续努力
带给您更多杨焕亭老师作品解读消息
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认为:《汉武大帝》《武则天》都是过百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是陕西长篇小说的重要文学收获,也是当今中国文坛历史小说的重要收获。 不止一次地在公开评价:“杨焕亭无愧于当代历史小说大家!他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对传承中华历史文明有着执着责任感的人,也是陕西作家中少有的学问和文采兼得的人。生于当世,却沉浸于历史学问,在心态上他似乎染上了传统的士人之风。信而好古,追慕君子。所以,我更愿意说,他是陕西乃至中国文坛最后的一位儒者。”
在百万字历史小说《汉武大帝》《武则天》,散文集《光阴》和长篇小说《濯心年代》出版后第一时间,杨焕亭老师接受了微风读书会的独家专访,也专访了著名评论家李星谈杨焕亭历史小说创作,现将采访和长篇历史小说《武则天》出版后访谈原文转发,以飨读者——

寻找三秦大地的历史记忆

——听著名评论家李星谈杨焕亭历史小说创作

——原载2016年7月15日《陕西日报》  文/魏锋

2016年4月26日,笔者与杨焕亭、杨波海老师在西安市桃园南路李星家中造访

“焕亭无愧于当代历史小说大家!”2016年4月26日,笔者前往西安市桃园南路李星老师家中造访,一落座,李星就开门见山谈起他对杨焕亭历史小说创作的观点。李星说,《汉武大帝》《武则天》都是过百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是陕西长篇小说的重要文学收获,也是当今中国文坛历史小说的重要收获。 

当之无愧的历史小说大家 

李星认为,像杨焕亭这样厚重扎实,显示出作者人格力量的作品在目前当代中国文坛还是比较少,已经走在了当代中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前列。

当代中国的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中,价值取向面向多元。杨焕亭是历史小说写作大家,创作的《汉武大帝》和《武则天》都能把握住基本历史史实把事情说清,吸收了优秀的历史小说所积累的经验教训,赋予它以纯正的历史品格。这两部著作忠实于历史史实,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给人以尽可能真实的历史。

李星说:“读过杨焕亭此前出版的《汉武大帝》,最近又抽暇读了三卷本120多万字长篇历史小说《武则天》,处处可见杨焕亭先生的渊博,那么多史料,信手拈来,与虚构之细节场景融为一体;那么多惊心动魄的事件和人物命运生死,客观冷静写来,可以看到他对政治,社会,人性之吟咏。但他的笔墨却极简,有超强的控制力,没有滥用历史小说中允许的虚构权力,至于所当止,十分难得。读了《武则天》后,能感受到作品对武则天的才情,胸怀,政治抱负及与之相称的驭人天赋有突出描绘,她逐步冲破禁忌,染指权力是必然的,势不能阻,但又对她的残忍手段有着道德高度的审视与否定,这种不跟风、忠于史实的态度我很赞同。小说最为出彩的是角色和人物语言,文化底蕴深厚,让人觉得太切合情境及人物性格了。使作品有了以往历史小说无可比拟的韵味和书卷气!《武则天》在艺术上高于《汉武大帝》,大气磅礴,而且细针密线,含而不露,杨焕亭已无愧于当代历史小说大家了。”

  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追求艺术真实 

杨焕亭两部百万字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武则天》(各全三册),其中《汉武大帝》荣获湖北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历史之于小说、文学的结合,虚构是难以避免的,甚至可以说没有虚构就没有历史小说。赋予历史骨骼以生命的血肉,给重大的历史事件以更接近历史本质的环境,以生动真切的氛围,把读者带入历史事件的现场,正是历史小说家史识文才之着力处。

在史识方面,杨焕亭在大学时是学历史的,多年来又学而不倦,有着深厚的历史功底,广阔的历史视野。李星说:“杨焕亭的成绩是如此的丰硕,对我这个也生长在咸阳这块厚重土地上的人来说,是个更为喜庆的事情。”

《汉武大帝》出版后,在湖北省获“五个一”工程奖,多次增印和再版,就是读者和社会最大的认可,并被推荐参加茅盾文学奖评选。李星认为,在目前文化多元的背景下,这两部作品既没有用娱乐眼光来消费历史,也没有将历史政治化,为我所用。希望焕亭意识到自己文学之所长,并发展它,在寂寞的文坛,把自己调养好,以道义和良心把历史小说创作坚持下来。写历史小说要禁忌跟风,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政治色彩过浓,忠于史实和实现艺术真实的审美表达并不矛盾,关键是良知和责任。《汉武大帝》和《武则天》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评价上,一方面具有严谨的历史立场,另一方面具有当今的时代高度。

这两部作品在历史文学上的最大亮点,是它做到了将事件、故事的历史还原为人的,包括人性、人情,人的精神、心理和意志力量,使历史成为真正的人的历史。

  人格的重量影响作品的重量 

在谈到作品于人格关系时,李星说:“在历史小说创作中,杨焕亭具有文学精神和文人的人格精神。有的作家为政治写作,有的作家为金钱写作,而杨焕亭是真正的历史阅读者,与历史对话者,他的小说是真实的、客观的,能够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尤其在《武则天》一书中,既写出了一代女皇的雄才大略和残忍一面,又写出了对李治的真正情感,更重要的是真实展现了武则天有治国理政的天才一面。还有长孙无忌,也写得很真实,并没有美化,如他对吴王李恪的报复,就表现了他也有阴暗的一面,善恶常常在一念之间,这本书在今天有借鉴作用,对普通百姓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引导。人格的重量影响作品的重量,有怎样的人格,就有怎样的作品。有多高的境界,就有多高的作品。”

文学作品就是要提倡人格的完整,要塑造高尚的人,任何时候都不可为恶人铸造民族高尚伟大的灵魂,这是文学的本质意义。从《汉武大帝》到《武则天》的创作,杨焕亭的历史小说创作具备这些素质,他把自己的人格和灵魂融入到了历史小说创作中。杨焕亭是正派、绿色的人,生态的人,没有受污染的人,由于杨焕亭的人格是正的,他所举起的镜子不是一面哈哈镜,是平面镜,他把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心灵用这面镜子映照出来。两部长篇历史小说中,杨焕亭对历史人物不妄加评论,对于承载着同样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都赋予了相应的人格品质和内涵,不只是给他们贴上政治或恶与善的标签。能秉持公正,不偏不阿,潜心创作出如此厚重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和历史认识价值的作品,实在是文坛和当代中国的幸运!

杨焕亭  魏锋对谈:

历史题材叙事的审美表达

原载《图书馆报》  文/魏锋

杨老师您好!应广大读者要求,想对您做一次访谈。日前,诸多报纸、网站、微信头条都在流传着您最新百万字长篇历史小说《武则天》(三卷本)的消息,著名作家阎纲老师看到消息第一时间从北京发来贺信,著名评论家常智奇在序言中称“《武则天》是一部具有史学骨骼、学术品质、传记色彩、文学精神的历史小说。我很欣赏它。”

著名作家杨焕亭(摄影:魏锋)

01魏锋:我想请您谈一谈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武则天》的缘起——
杨焕亭:感谢您的采访。关于《武则天》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作者回应读者需求的产物。2013年1月,三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汉武大帝》出版以后,获得了网络和纸媒的好评。一年之间,三次增印。就在这时,我接到了《汉武大帝》编辑田敦国先生的约请,希望能够创作一部反映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长篇历史小说。老实说,我当时很累。然而,田先生对图书市场的把握,对历史题材选择的敏锐,对作者的热情深深感动了我。因为这时候我已经62岁,退休两年了,身体也不大好,对于能不能完成这部新的作品有些担忧。于是,答应考虑一段时间。2月初,我撰写了一个写作大纲,田先生看后,立即报到社里,并且说,如果身体条件可以,不妨先动笔。大约是在当年4月份,我接到田先生通知,说选题定下来了。事实上,我这时候已经写了4章了。
02魏锋:关于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误解和独断,尤其是近两年出现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的武则天,正史和野史均对她留下了种种扑朔迷离的记载。请您介绍下您以武则天为主线创作遵循的是那些方面——
杨焕亭:您说得很对,这些年,关于武则天的传记、小说和影视作品汗牛充栋。我写《武则天》的时候,恰逢由范冰冰主演的长篇电视剧《武则天》上映。但在我看来,有不少同类题材,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时存在着历史虚无主义和“审美主义”的倾向,戏说的成分太多,穿越的氛围太浓,猎奇的心理太重,从而使得作品失去了历史题材小说应有的历史严肃性,当然,所谓“艺术真实”也就无从谈起。
马克思说,人在其现实性上,不是单个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以为,作为一个政治家,武则天的政治生涯和情感历程,都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存在,而是唐帝国初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她在从贞观之治向开元盛世的转型中起了承上启下的杰出作用;在人性层面,她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抗争和颠覆。离开了这两点,就很容易产生对人物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误读,甚至将其歪曲为一个阴谋家或者“红颜祸水”。
明于此,我和编辑为作品确定的价值取向是:从历史的真实出发,以艺术的真实表现,也可以概括为“历史现实主义”。我们要力求通过历史叙事传达正能量的信息:把武则天的命运历程置于从贞观末年(公元649)到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长达56年的宏阔历史背景下,从而还原一个对唐代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过杰出贡献的武则天,一个有着远大抱负和智慧的武则天;一个敢于打破旧体制,创建新体制的武则天,一个集权欲、谋略、情欲于一身的承载着复杂人性的武则天。这样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作品在结构上最理智的选择就是史诗叙事。依据黑格尔关于“史诗”作品的三大要件,力求在历史的意蕴上展示初唐经济、政治的演变对于历史人物命运、情感的影响;力求对于贞观以后唐帝国到周帝国转型中重大事件和人文生态做全景式的反映和真实地再现;力求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有完整的、立体的刻画,使之成为“众多人物、激烈冲突、曲折情节、宏大结构”的文本。
另外,作品的史诗品格,决定了“武则天”既是一个“历史存在”的人,更是一个时代符号,在她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多角度地展示其正能量与负能量、廉洁与腐败、正义与邪恶的冲突和矛盾,无疑会增强作品的历史感和人文品味,增强作品的“浮雕感”。
总而言之,《武则天》的审美表达就是试图实现对人的“思想存在、历史存在、诗意存在”的感性书写。
03魏锋:理论上是这样的,然而,小说毕竟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艺术,能不能谈谈创作实践层面的东西。
杨焕亭:在一定意义上说,小说的艺术就是塑造人物的艺术。通过人物拉动叙事,通过人物推进情节。
人物形象首先是在故事中立起来的,因此,《武则天》在设计上主要是沿着三条线走:一条是武曌的生命线,她十四岁进宫到在后宫血雨腥风中被立为皇后,继之垂帘听政直至登基称帝,就像一颗灿烂的星,燃烧着自己,也影响和观照着周围的人们;一条是她的事业线,她登基前后,充分运用自己的权力,推行节俭政治、重视经济发展、关注文化繁荣,改革吏制、肃贪反腐,从而赢得了人心,这样,她最终登上帝位,就不是突兀的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一条线是她的情感线。武则天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女人,她敢于冲破宫廷的束缚,把一个女人的青春付与了宽仁厚德的太子李治。因此,单纯的将之视为出于攫取权力的需要是不客观的。因此,我在作品中酣畅淋漓地描绘她与李治的真爱痴爱;而他与几位男宠之间的情感纠结,也散发着人性的本然。以往人们容易忽视的武曌与辅政大臣之间那种纯洁的却又充满着温馨的情感,在本书中得到理性而富于质感的描写。特别是与李勣、刘仁轨、苏良嗣、娄师德、狄仁杰等几代宰相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成为武曌情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她也有残酷、无情的一面,惟其如此,她才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诚如托尔斯泰所说:“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
人性是文艺作品永恒的主题,问题是作家怎样以人性的视角看待人物的行为。譬如武则天与面首薛怀义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往的作品往往将之写成淫乱。但我看了《资治通鉴》后,就发现,他们之间有着常人一样的爱。当薛怀义因为嫉妒沈南璆而放火烧掉明堂后,武三思、太平公主等人要求诛杀。武曌以“他就是那个性格”原谅了他。这是很难用淫乱解释得通的行为。因此,我在塑造人物时,就选择了从人性层面去刻画武曌复杂的情感世界。
细节决定真实,也反映人的性格。譬如武曌与狄仁杰之间,可以说是肝胆相照,毫无芥蒂。有些细节是非常感人的。特别是她和狄仁杰都进入老年后,相互体贴是无微不至的,有一次,狄仁杰以病体朝见武曌,起身很难。武曌说:“卿之痛,亦朕之痛矣”,言罢,怆然泪下。从此,狄仁杰进宫,免其跪拜,这些,《资治通鉴》上都有记载。我在作品中几乎遵照史实写了进去。它无疑是武曌人性美的一面。对于武则天性格的另外一面,也都是通过细节展现出来的。
04魏锋:尊重历史的最好方式是记住历史,反思历史,以史为鉴,史为今用。《武则天》中的情节和人物所演绎的历史中,您想通过《武则天》帮助人们了解什么?或者让人们记住那些历史的教训?
杨焕亭:意大利著名文艺评论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它的本意是说,历史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内在、必然的逻辑联系。以古鉴今,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武则天》书写的是中国古代唐史的一个断代,前后不过54年时间,但却有着丰富的内蕴。我们不主张机械地将古今做类比,然而,从历史叙事中汲取教益和教训却是我们一种科学的思维。就武曌执政的五十多年历史而言,带给今人的启示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从武则天登基前提出十二建言事,到她登基后编撰《兆人本业》,他始终抓住经济发展这个核心,传承贞观之治,完善“永徽新政”,为自己掌握权力奠定了基础。二是惩治腐败是巩固政权的保障。尽管在武曌垂帘听政和亲掌国玺期间,因为启用了周星、来俊臣、侯思止等酷吏而制造了大量冤案,然而,单就反腐败这一点说,“武周”朝廷是毫不手软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武则天亲自处置了曾经为她登上皇位尽了股肱之力的心腹李义府的贪贿大案,而对于娄思德、狄仁杰、李昭德等廉官的大胆启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腐作风蔓延。三是吏治改革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武曌在代理高宗皇帝署理朝政其间,启用从西州都督任上归朝的裴行俭,发动了“总章选制”的改革,提出官吏任用要通过“身、判、书、言”四道测试关口才能确定任用与否的要求,从而打破了从隋朝以来的门阀旧制,为一大批非世族阶层进入统治集团打开了通道。四是“武周”朝的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那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人代法”,当法律被随意解释或者遭到践踏时,就会造成社会的动荡。
05魏锋:请您简要介绍下《武则天》创作过程中中遇到过哪些记忆犹新的事,您认为《武则天》在写作风格、创作手法等方面与前几部作品有哪些不同?
杨焕亭:这样大规模的写作,肯定有许多触动心弦的东西。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大体有两点:一是编辑与创作同步,这是我从前没有遇到过的。在大纲确定以后,基本的运作过程是,我每写完一个单元,就立即发给编辑,他在处理之后,又发给我,并提出意见。每写完一卷,有大约一周的休息时空。所以,当最后一章写完后,编辑流程也完了。特别是在我写下卷后半部的时候,编辑告诉我,上卷和中卷已经进入三审,这对我最后的冲刺,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二是真正体会到了文学创作之艰辛。2013年8月,在上卷写到第十五章的时候,我觉得身体很不适,去检查,血糖指数高达22。那时候,我正在一家媒体帮忙,8月20日一大早,我向报纸负责同志交代了之后,就回到了家里。
这也是一个严重的教训,我提醒青年朋友,千万不能用身体去拼命。
至于说到《武则天》与《汉武帝》相比,有哪些不同?总体上说,一个作者采取什么样的话语叙事,不仅取决于题材,也与作者本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应当说,两部书总体的语言风格有着内在的连续性,这就是在写实中追求一种散文语言的渗入。要说提高,应当说与《汉武大帝》相比,在主题开掘、结构安排、形象塑造、语境选择上显得更加自觉和从容。所有,才会有编辑与创作同步机制的形成。
06魏锋:杨老师,从您出版的三卷本《汉武大帝》《武则天》两部作品可以看出,您对历史题材颇有研究,未来还有哪些写作计划?会拓宽写作的领域吗?还是会继续专注于现在所做的工作?
杨焕亭:目前,出版社通知《汉武大帝》将于今年12月再版,明年年初全新上市。创作像一场长途跋涉,我现在很累,所以,对于今后还能不能持续创造,心中无底,只能视健康状况而定。即使是继续,大概还是脱离不了历史叙事。

杨焕亭国画:花香雏鸡忙

07魏锋:经常欣赏您的书画作品,请您谈一谈对文人书画作品的观点。
杨焕亭:谢谢您!关于文人画,我在给陈武、王小舟等艺术家撰写的评论中都阐述过,总体上说,文人画重在心灵的外化,在精神的承载,在意象的简约,在意趣的追求,用古代名家的话来说,就是“迁想妙得,畅神达性。”

今日对话■工农兵大学生:中国教育史上短暂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

今日头条■濯洗心灵,致敬渐行渐远的青春年华

新书热评■畅广元:写在岁月风尘中的哲学——读杨焕亭《濯心年代》

今日特稿|青春:永远属于诗和远方——写在《濯心年代》出版之际

《濯心年代》以上世纪七十年代复杂的时代为背景,以中国北部城乡为典型环境,讲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首届“工农兵大学生”在命运沉浮中不忘初心,濯洗心灵,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殉身祖国和时代,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浓墨重彩,性格各异地刻画了卢新华、田黎民、冯晓白、程林、林媛媛、王丽萍等一批胸怀理想、热爱生活、向往真爱的青春生命。
卢新华为了纯真的爱情追随林媛媛来到了偏僻的黄原县做了一名记者,然而林媛媛后来为了回到城市,背弃了卢新华。卢新华经过一番挣扎后,理智地与林媛媛分手。后来,卢新华与记者任晓霞一见钟情,当他们二人发现自己的报道竟然是一篇失实报道……
《濯心年代》以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叶高等教育战线风云际会为背景,以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为典型环境,现实主义地刻画了首届工农兵大学生面对复杂的人生挑战和社会舆论压力,肩负时代使命,求证人生价值的命运历程。塑造了以卢新华、田利民、林媛媛、王丽萍、冯晓白等为代表的一代工农兵大学生的艺术形象,多角度地展示了工农兵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励志、多思、真爱、执着的人生风景;多层次地描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心路历程;多维度地透视了工农兵大学生这一中国教育史上暂短而又特殊的文化现象。
当代中国著名文艺评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畅广元这样评价说:“《濯心年代》让人激情澎湃,难以释怀地思考人物的命运和现实人生。作品中那些鲜活的生命躯体,无论是辉煌还是沉沦,是荣耀还是尴尬,是含笑还是热泪,都是生命的体验,都以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人生道路,丰富、完善着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进步同在的哲学。作品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艺术功力,都表现出对时下文坛现状的一种超越。”
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肖云儒称其为“国内第一部反映工农兵大学生生活的作品。”

微风轩头条■专访著名作家、评论家,散文《光阴》作者杨焕亭

深阅读■历史文化中的“中国故事”——杨焕亭历史文化散文《光阴》欣赏

好书热评◎李星:行吟在传统文化的河流——读杨焕亭散文集《光阴》

散文集《光阴》是杨焕亭老师三十多年精心创作完成,长达四五十万字历史文化散文的闪亮汇集。全书24.6万字,分为五个单元组成,分别是《老土》《留下真情从头说》《日暮乡关》《历史的天空》和《禅月诗心》。这是一部承载着思考的文学文本,为广大读者奉献了一道散文大餐。

签名书绿色通道

微视频|一份封存40多年的退稿,发现路遥400多字修改手迹——聆听文学评论家李星谈路遥和文坛往事
读书周刊■《文汇报》:厚意自乎友情,相聚畅聊往事——贾平凹等日前看望阎纲先生
本期特稿■《文汇报读书周刊》1.2版:作家写作必须向人民负责——阎纲忆述与柳青的交往
头条■ “人生”的重托 ——李星忆路遥生前嘱托兼述文坛往事(上海《文汇报》2019年11月18日)附件“纪念路遥专辑”
今日名流■《红岩》与“阎红岩”阎纲——《文汇报.读书周刊》2020年9月25日
【头版特稿】破解一方土地的文化密码——访报告文学作家、《天下第一渠》作者白描(来源2019年6月24日:《文汇报.读书周刊》)
书人茶话●《白鹿原》见证了他俩的友谊《文汇报》2018年5月14日
《文汇报读书周刊》贾平凹:谋图写作对于社会和时代的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