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贾红松/秋虫嘤喓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本刊纸媒及公众号只刊发原创首发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贾红松
雨是傍晚时落下的。这座千年古都一旦入了秋,天气很快一天天凉爽起来,没了暑气,雨丝淅淅沥沥,轻柔如纱,婉约似雾,缥缈着浅浅秋意。
夜静更深时,一阵秋虫呢喃传进耳朵,“嘤嘤”几声,“喓喓”几声,秋水一般清澈,秋山一般幽远,灵动如一首小小的夜曲。
“秋虫响,秋夜凉,屋外有只大灰狼!”小时候,母亲常用这话吓唬我,那时,我淘气调皮,闹腾的母亲没有办法。但我特别害怕大灰狼,也害怕夜的黑,更害怕屋外细碎如鬼魅一样的声响,我缩缩身子,收敛顽劣,慌忙往母亲怀里钻,对于那些秋虫,小小的心里,自然留下了一些怨厌。
“'嘤嘤’是公蟋蟀求婚咧,'喓喓’是母蟋蟀答应咧,'嘤嘤’'喓喓’一起响,是蟋蟀成亲哩,那是它们一辈子的大事,千万不要扰乱人家。”母亲亲亲我额头,手摇一把蒲扇,为我驱赶着讨厌的秋蚊,那些秋蚊贪恋我的细嫩,迂回着偷袭,把母亲熬得直打盹。母亲的怀抱温暖而安全,躲在母亲怀里,我能很快入眠。
这个雨夜,听着秋虫的嘤喓,我选择了相信自己的母亲,此刻,窗外一定有两只热恋中的蟋蟀,趁着夜色正在举行一场盛大“婚礼”。“嘤嘤”是公蟋蟀热烈的表白吧,“喓喓”是蟋蟀新娘羞涩的应答吧,可它们的洞房在哪呢?不远处的花坛里,老宅的石缝间,屋内的某个角落,还是我的榻下,或者仅仅存在于母亲的甜梦之中……
原本打算开灯,却蓦地想起了母亲的叮嘱,于是,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不敢打扰一对蟋蟀夫妇的“幸福”。其实,我心里非常明白,所谓的“蟋蟀成亲”,只不过是母亲为了让我乖乖听话,而编造的神话故事和善意谎言罢了。但又有何妨呢?自己不正是在母亲编造的一个又一个神话故事和善意谎言里,从懵懂走到中年,一路成长的么。
母亲年轻时是个美丽的女子,高挑的个头,乌黑的头发,眼睛又大又亮,她脸上常常挂着浅浅的笑,很少看见怨愁的情绪。我父亲会画画,也会编剧,有一次,我听见父亲悄悄对母亲说:“等有空了,我给你画张像,或者等我空闲,给你写部小说吧”母亲欢喜着答应了。
可是,亲爱的父亲,您承诺给母亲的画,还有您答应过要写的小说呢?
那年,父亲要建造北厦房,“我让风水先生看过凶吉,搁了罗盘,犯地煞,冲命!”母亲极力反对。
“胡说哩!装神弄鬼的混账话!”父亲哼了一句,不屑一顾。
北厦房盖成不到两年,随剧团在外地演出的父亲再也没有回来。
父亲的离世成了母亲这辈子最大的伤痛和遗憾,“要是不盖北厦房,您爹或许不会走得那么早吧?”直到现在,母亲还会冷不丁问我。我无言以对,唯有沉默。
北厦房地基是父亲用青条石砌的,有很多石缝,一道道石缝成了蟋蟀们的乐园。我讨厌在院子里蹦来跳去的蟋蟀们,更讨厌它们夜里无休无止地吵闹,我甚至放出要用艾草熏走它们的狠话。
“娃,你爹盖的房子里住下的虫蚁,有灵性咧,不准撵!不准熏!不准惹!”瞅着对我火冒三丈的母亲,我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犯了错。
和妻儿搬进城里后,老母亲一个人住在乡下,不管我如何劝说,母亲很矜持,丝毫没有进城的打算。母亲说老宅里有她的念想,守着老宅,她能记起来很多人,忆起很多事。我不太信母亲的话,我知道母亲一定是不愿麻烦儿子和媳妇,她所有的理由只是借口和托词而已。
母亲意外扭伤了腰,因为侍奉她老人家,我回了趟老宅。看到我,母亲很是高兴,晚饭后,我俩说了一会儿话,一头白发的老母亲渐渐睡去,看着迟暮的老母亲,我心里五味杂陈,坐在床前不忍离开,恍惚间,眼前浮现出小时候她打着盹为我摇蒲扇的一幕幕场景。
好不容易说通了母亲,她总算答应和我一起到城里小住一段时间。
这个秋夜,听着嘤嘤喓喓的浅吟,我丝毫没有讨厌,只觉得这些秋虫的声音格外亲切,格外动听,那一刻,我突然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白了母亲为何不愿意离开老宅,一下子明白了母亲当年为何要对我火冒三丈,也一下子明白了母亲为何不让我招惹这些古怪的精灵,在我眼里,它们是一群惹人烦的“捣乱者”,可在母亲眼里,它们是父亲的魂灵啊!老宅里的那些蟋蟀们日夜陪伴着母亲,白天在她身边蹦跳,夜里为她歌唱,那些嘤嘤喓喓的秋鸣,为独居的母亲带去了欢乐,给孤寂的母亲带去了心灵慰藉,可作为儿子,我哪里用心体谅过老母亲的孤单和寂寞,哪里用心陪伴过耄耋之年的老母亲呢?
一阵自责后,我忍不住起身,借着般若的微光看了看睡梦中的老母亲。母亲还是那般慈祥模样,但她真的老了,再也不会揽我入怀,再也不会轻轻拍打我的后背,为我哼唱“秋虫响,秋夜凉,屋外有只大灰狼”……
想到这些,我不由得潸然泪下。
欢迎关注河南文学杂志抖音号
作者简介
贾红松,70后,法律工作者,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选刊》《法庭内外》《人大建设》《青年导报》《河南法制报》《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有散文被洛阳电视台拍摄为同名电视散文。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