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野挺进大别山,13万人半年打的就剩五万人,为何还说是大胜仗 2024-06-20 14:15:16 1947年,在经过一年和国民党军的战斗后,解放军的总体实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转入外线作战的条件已经逐步成熟。而且在第一年的战斗中,主要战场都是在内线进行,解放军的经济和资源都已经无法再支持大规模的战争,老百姓的生活负担和压力也都很大。 而且进入1947年后,国民党军改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集中力量进攻陕北和山东根据地,中原地区缺乏主力部队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决定抓住战机,抽调主力部队打到外线战场去,将战争引到国统区,这样可以使敌人遭受更加沉重的损失,对国统区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扩大影响力,发动国统区的人民群众,共同推翻国民党的腐朽统治。 为了转入战略反攻,中央先是命令刘邓大军经过一段休整后,在1947年6月发动了鲁西南战役,歼灭国民党军九个半旅共5.6万人,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部署,然后命令陈谢兵团不去陕北,而是去了豫西,以牵制国民党军主力,配合陕北和中原战场作战。与此同时,陈粟所部分成三路,在内线外线同时开战,把国民党军的部署搅得乱七八糟,虽然华野在此期间损失了一些兵力,但是战略目的达到了。 在中原战场乱作一团的时候,毛主席突然命令刘邓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之所以命令这样一支重兵集团进入大别山,是因为大别山区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要害部位,这里东部就是南京,西面挨着武汉,南扼长江,是国民党政权统治最稳定,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毛主席在这个地方放十几万人进去,而且还扎下了根,无疑是在国民党军的心腹地区捅了一刀。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退则有高山为险,进可以入平原,而且中野如果想进攻江汉平原的话,则汉口以北处处有警,想进攻江淮平原的话,则合肥以南一马平川。从黄州附近沿江而下就是安庆,从安江打过去,那就是中华民国首都南京。 当然,在挺进大别山的时候,刘邓大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在挺进大别山之前,中野一纵有3.3万人,二纵有3.1万人,三纵有2.6万人,六纵有2.7万人,加上野战军直属部队,一共有近13万人的兵力。1947年7月11日,刘邓大军越过陇海线后,蒋介石立刻调集重兵围堵,企图将中野消灭在黄泛区。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刘邓大军还是度过了黄泛区。 在过黄泛区的时候,中野各部队损失不小,刘伯承为了完成任务,忍痛割爱,把重武器几乎全部丢掉了。等打到汝河的时候,可以说后有追兵,前面有堵截的重兵,刘伯承,邓小平亲自去勘察渡口,指挥部队强渡汝河。结果部队刚渡过汝河,摆脱后面的几十万国民党追兵,前面就有大批的国民党军挡住了去路,当时中野各部队经过连续作战,士气大不如前。在这危机关头,六纵司令员王近山站了出来,他率领六纵上万名官兵,端着明晃晃的刺刀一字排开,向国民党军反杀过去,硬是为主力杀出了一条血路,这才为主力挺进大别山扫清了障碍,成功突围。 等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的时候,就剩下了5.86万人,还不到原先的一半,而且重武器火炮全部丢失了,部队战斗力大打折扣,但是这就足够了,战略上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即使刘邓大军打的就剩下一万多人,只要他在大别山扎下根,就可以随时威胁汉江平原和黄淮平原,这支部队的行动就有无限可能,而为了遏制住这种可能性,国民党军就不得不付出极大的代价,拿出大量的部队去防守自己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这样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还有陈谢兵团就可以在中原战场上纵横驰骋,不用去担心南方的国民党军北上驰援。 其实解放战争从一开始,国民党方面就没有制定好完整的战略方针,而解放军却有清晰的战略方案,并为之一步又一步的执行,只要战略上的目的能达成,多损失点人马,损失点装备,损失点地方都不重要。而蒋介石就是太在乎一点小小的利益了,一个小县城都不舍得丢,一个营的人马都不舍得放弃,最后在战略上出现大溃败,被打的节节败退,仅仅三年就败逃到了台湾。 赞 (0) 相关推荐 刘邓率部杀出大别山,兵员折损6成,为掩护休整,4将提议攻打洛阳 图片来自网络 时间进入到了1948年,随着共产党军队在东北.华北.山东.山西乃至于陕北的北线战事逐渐起色,南线的战局却仍然不容乐观,这其中的关节点仍在大别山. 大别山独特的战略地位自不必多说,只要是占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2万人进最后剩下6万人,原因为何? 前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战争的炮火总会弥漫在中华沃土之上,曾经的战争时木石,是为了争夺领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后来的战争就是刀光剑影,是为了君王的利益,是为了 ... 刘邓大军一路南下,兵锋直指大别山,为何国民党高层硬是看不出 编辑搜图 ▲挺进大别山形势图 1947年8月7日黄昏,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指挥下,突然兵分三路南下,悄悄越过陇海铁路后,于18日夜晚经过"遍地积水,一片淤泥,到处水 ... 刘伯承大别山历险记 解放战争初期,南线局势的核心还是大别山.刘邓挺进大别山后,一向与蒋介石不和的桂系白崇禧,此次却一改常态,对于执行围剿刘邓部队的命令执行的非常坚决.因为华中地区是桂系经营多年的老巢,如果丢了华中,对于桂 ... 迷惑敌人,刺向蒋军心脏的利剑出鞘! 三出陇海路 1947年8月6日,刘伯承.邓小平下达了挺进大别山的预备命令.命令规定了3路开进的路线和目标.为着更利于主力隐蔽地突然实施跃进,又令第十一纵队和冀鲁豫军区部队,在鲁西南地区积极开展攻势活动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得失浅析.pdf 晋南攻势,分别消灭国民党军4.5万和1.4万余 1q47篡象箫鬻瓣磊人.1947年6月,晋冀鲁豫军区兵力发展到42万 .. ..小平带领下转入战略进攻.在取得 人,其中野战军28万人,数量居全军第一,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为何将重武器扔掉?而不是留给后续部队 阵匠 发布时间: 20-06-1819:33未来车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官方帐号,军事领域创作者 经过1946年至1947年的防御作战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转机,解放战争的战局已经悄然发生了 ... 司令部宿营偶遇18旅,以为隶属麾下6纵,半夜方知是敌头号王牌 编辑搜图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南下大别山 1947年12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已经在大别山区转战3个多月,一度控制东起华阳镇.西至武穴的300里长江北岸,与江防重镇."江西北 ...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第13版:颍韵 李善雨 太和县旧县镇的老人们都知道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途经太和旧县夜渡沙颍河的情景. 1947年8月13日,刘邓大军在天上有敌机轰炸,地面有国民党军队追击的情况下,跨过黄河,穿过黄泛区来到旧县.当天 ...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部队找农民借了一批布,建国后还多少钱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经济十分困难.大别山虽然是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可是红军走后,国民党大军前来清剿,比小日本还残酷.所以,当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不但要同国民党大军作战,还要解决生存问题. 当时 ... 黎明前的决战:序篇,义无反顾的前进 黎明前的决战系列,并不是只写三大决战. 序篇是从1947年8月写起. 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以大无畏的勇敢牺牲,换来了整个解放战争战局的转折.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千里跃进大别山&q ... 深入则专井陉之战与千里跃进大别山 原典 <百战奇略>客战篇原文为:凡战,若彼为主,惟务深入.深入,则为主者不能胜也.谓客在重地,主在散地故耳.法(<孙子兵法·九地篇>)曰:深入则专. 客战篇大致内容为,大凡战争 ... 刘邓大军过淮河,老天来帮忙,国民党军追兵惊呼:天意啊!天意 原创2021-07-17 08:00·军史瞭望 蒋介石第一个目标是把刘邓大军阻击在汝河以北,用火车急运整编第八十五师吴绍周指挥所部和整编第十五师的1个旅,沿平汉线南下,赶到汝河南岸,收缴或砸烂汝河上的 ... 刘帅转战淮西突然“失踪”,杨勇心惊胆战,问:‘老头’你在哪里 1947年挺进大别山后,刘帅和邓政委分兵,刘帅率领一纵转战淮西,突然"失踪".一纵司令杨勇吓得胆战心惊,连续问一纵通讯处长:"'老头'在哪里?拼死也要找到他!" ... 刘邓大军支队终于来到了蕲春县(下) 编者按: 本文选自<永不磨灭的记忆--席书文回忆录>一书,该书为革命前辈席书文著,由甘才志执笔成书. (接上篇) 这天是1947年9月5日. 中午,我们在浠水与蕲春的交界处的洗马畈吃午饭. ... 该师系伪军改编,当俘虏依然队列整齐,敌机不轰炸还空投物资 编辑搜图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3.6纵队及冀鲁豫独立旅等部12万人,从豫北地区出发,历经层层险阻,于8月27日成功到达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 ... 刘伯承都不敢打得仗,他却坚持要打,结果:800人的代价灭敌10000 高山铺战役取得胜利至今已有七十余年,这场战役深深刻在人们的脑海中,成为了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可以说高山铺战役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以来,是最具有典型代表的,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不仅历代的军事家都会细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