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美文:让无所住而生其心
儒家的入世精神是循序渐进的,从''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到平天下''。
''正心''一一包括正念,正知和正能量。科学之所以不同于佛法,就是没有把处于认识现象中的''我"以及主导我的"心''作为重要要件参与到研究之中一一尽管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研究者的本身及本心。佛教不同于科学的唯物论,亦不同于唯心论。佛教主张''心物合一'',有天地万物,亦有认识天地万物的人,而唯物论与唯心论却各偏一端,争斗我执几百年上千年,''只缘心迷,不能自悟'',只有向上全提的中国禅宗,焕发正知,正念,正能量的智慧,正如《坛经》里的"风动,幡动,心动''故事,是''仁者心动''。人和世界一样,都是"心物合一''的东西,没有精神的人,就不是原来那个人,仅仅是身体植物人。没有身体,心安何处云外天呢?显然是虚无漂缈的歪理邪说!
《传习录》里有一个故事,有一天,儒家心圣王阳明的一个学生问他,你老人家说万物都在心中,无心外之物,无心外之理。但前面(阳明山)山里的花开花落,如果没有看到,那花又怎么会在心里呢?王阳明这样回答,我没有见花时,那花与心同归于寂,当我看花时,花与心同时都明明白白了,可见花不在心外。又有个学生问,你老人家说天地万物离不开自己,但是某人死了,天地万物还在呀!王阳明回答,你问得好,但我反问你,某人死了,他的那个天地万物还在不在呢?一一这里显示儒家援禅入理的智慧,''心学''关心的以人为本的意义世界,而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
正念,不离生命的存在。而正知与行动的''知行合一'',努力方向是"道'',日积月累便是''德'',积极了一切智慧犹如太阳一样,充满着正能量,为万物成长发光发热!嘿嘿
与南宋朱熹的儒家理学,或明朝王阳明的儒家心学不同。佛教《中观论》支持''心物合一"观点,指出佛教的核心思想是''缘起自性空'',甚至连朱熹的''客观天理''和王阳明的''主观心学"都看破论空了,认为这个世界,凡是存在的,没有无因而自然的,没有常恒的孤立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关系条件的存在,因关系条件和合而现在,因条件关系的分离而转化。因此颂歌《全刚经》真谛''从无住本定一切法,让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坏假名说实在''等,缘起中道,心物合一,说该说的话,吃该吃的饭,睡该睡的床,则吉祥如意!
农历五月十五日快乐!
作者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漳州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龙海文学》名誉主编。
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该论文已经被清华大学收归《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10年度荣获中国散文学会颁授“中国当代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