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的模式只会有旧的结果,也该换换心智模式了 ——《为什么他能看到你没看到的?》│ 书海遨游 No.18084

书海遨游 No.18084

旧的模式只会有旧的结果,也该换换心智模式了

——《为什么他能看到你没看到的?》

推荐程度:****

(如果企业内无法创新,看看这本书吧)

原书阅读:505分钟

本文字数:1,047

本文阅读:4分钟

我们经常会有灵光乍现的点子,或者觉察乃至开窍。这是一种非常美妙且精彩的体验,可以称之为“洞见”。而比自己的“洞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往往会发现身边的朋友频频冒出各种精彩的“洞见”,而自己却可遇而不可求。为什么他能看到你没看到的?

或者我们会疑问,“洞见”力能否被训练出来?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尤如这本书,一本探讨洞察力的书。

暂时先把洞察力和洞见放在一起讨论。书中把洞见定义成,“即'令人满意的构想’,是一连串无意识联想的高潮。”

个人认为这是所有创新的一个关键节点,乃至所有的决策都会涉及到洞察能力。

作者很特别的地方是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已有的洞察力文献,只是从葛拉罕·瓦拉思(Graham Wallas)那借用了一下洞察力的四阶段模组:准备,孵育,启发和核实。

然后从甄选出来的120个案例入手,用自己的方式总结出洞察力的来源。总结出洞见的五大获取策略:连结,巧合,好奇,矛盾和创造性的绝境。

光这个思路就是一个创造洞察力的方法,作者的思路是信任寄托于故事,而不寄托于理论。就好像思考洞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洞见,现成的理论有时候将会成为限制洞见的枷锁。就好像作者总结的错失洞见的原因:

1、有瑕疵的信念

2、欠缺洞见的经验

3、被动的态度

4、具体的推理模式

无论作者分析的对不对,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经常不知道为什么看似相同环境下别人的洞察力总是比我们多出那么关键的一步。而且更关键的是,我们真正在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不一定会去比较什么选项。似乎经常会发生一些事情,比如意外的进入一个更好的故事。

非常认同作者提出的绩效提升的模型,即减少错误和不确定性的同时增加洞见。并且通过120个案例的分析汇总出洞见的三个主要路径:矛盾(用脆弱的锚重建故事)、连结(增添新的锚)、创造性绝境(抛弃脆弱的锚),进而改变我们的理解方式去影响行为、观点、感觉乃至渴望。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核查清单去发现这些路径的起点:

1、知识

2、信念和经验

3、动力和优先序

4、限制

进一步我们就可以建立洞见的心智习惯:觉察新的连结,对不一致产生’歪了!’反射,发现有瑕疵的假设。

这是无法受之以鱼的,只能多去适应这种心智习惯才能更加有洞见。

2018-7-30

盖瑞·克莱恩 / Gary Klein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

每月挑选一部当月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伴你一起

浸在消逝的时光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