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峤”
原创/赵连玉
莒国之峤,山与乔相合的峤。在《辞海》里面“峤”字同莒字一样成为唯一的地名标识。峤字释义为山巅圆曲。就是这个有山有水以峤命名的地方,是我训蒙最难以忘怀的桑梓故里;是我梦萦魂牵的生命情感驿站;是我感知世界心灵滋长地沃土。
戊戌初春,峤山人文沙龙聚会,把我久违的记忆闸门缓缓打开。时光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峤山最高学府——老“五中”,那是家乡每个莘莘学子向往通往成功的“桥”,成功路上的神圣殿堂。那座地标式的二层教学楼,是全校师生勤工俭学(沤磷肥)夜以继日的劳动所得。学校上下群策群力,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成的莒地最早的一座教学楼,亦是泱泱大莒国当年排名第二的著名标志性建筑。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骑着“大金鹿”自行车,前边车梁上绑着一副半圆式的木制儿童车座,上面先是坐着我,后来又坐过我妹妹等人。坐在里面,就是偎在父亲的怀抱里。七十年代的自行车,受路人关注度绝对不亚于当今的奔驰和宝马汽车。一路上,和父亲一起唱着他根据《逛新城》改编的歌谣:
父亲:“儿子来,”
我:“哎”
父亲:“等着我”
我:“噢。”
父亲:“看看拉萨新面貌啊。快快走来,快快行啊,唉哟哟哟哟哟哟啊……”。
歌声,勾起我翘首以盼五中那座心目中的“高楼”。途中,不时遇到行人,我抢按着清脆悦耳的车铃……那一幕,作为孩童的我,内心充满了无比地骄傲和自豪。
颠簸中,不一会儿,就从老家绪密到了父亲教书育人一生的文化圣地——峤山老“五中”。一进入学校,首先,听到的是教学楼里传出的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声;然后看到了教师宿舍门前树荫下的石桌和午餐时用的铝制饭盒;闻到了伙房里飘出来的那令人垂涎的饭菜香。这是我从老家农村初次出门看到的另一个美妙的世界。
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有夜晚教师宿舍里,父亲给我讲的二十四孝的故事,父子同床时肌肤相亲的温馨过往。次日清晨,父亲在洗刷时,我初次闻到硫磺皂那沁人肺腑的缕缕清香。
忆往昔,峥嵘岁月,我的童年最美好地记忆就在这里——是在父亲和他同事殷殷的教诲里,是在父亲用粉笔教我学习写字的走廊里,是在充满稚气渴盼成长的憧憬里……那段时光,那段历程,那段记忆,就是我毕生永远深爱的莒国之峤,峤山的峤,五中的峤!还有父亲严厉的目光和他那渐行渐远地消瘦背影……无论岁月如何流逝、变迁,这份浓郁故土情感,与日月星辰同在,与峤山山水同在,与有涯生命同在。祈愿在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情园里,不辜负父母的嘱托,师生同伴们的期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未来的人生长路上,怀揣着儿时的梦想和峤山的山、水、人、文,与诸君一道且行且珍惜,一起来守望这片故土,用心去追逐梦中的诗和远方。
如您喜爱本文,请转发给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