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长,从不给孩子“打鸡血”
【平湖一柱 第1365】
荤鸡、素鸡、耐鸡、自鸡……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在酒店点菜,而是当下家长对自己宝贝娃娃的爱称。
好好的娃娃怎么变成了“鸡”?非也,不是娃娃变成了“鸡”,而是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跑得快些、快些、再快些,不停地给孩子们打“鸡血”——让孩子上各种补课班、兴趣班、培训班、辅导班……
“荤鸡”,就是让孩子“主攻”语数外等重点课程;
“素鸡”,就是通过体育、音乐、美术等素质教育,提升孩子的艺术“品位”,丰富孩子的履历,以便为孩子升学加分;
“耐鸡”,就是指娃能经受住父母安排的高强度学习任务而不被累趴下;
“自鸡”,则是指娃能自我加压,主动给自己安排更多的学习和活动……
这些被打了各种各样“鸡血”的孩子,统称为“鸡娃”,这是当下家长们在一起交流育子心得时的“黑话”,也是对自己重视孩子教育的一种炫耀。
家长把好好的孩子变成“鸡娃”,归根结底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精英教育”思想在作祟,也从侧面折射出家长的升学焦虑和就业焦虑。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成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期望归期望,家长在对孩子教育问题上,更多的还应是面对现实。
其一,给孩子注入“鸡血”的教育,违反了孩子的成长规律,超越了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无疑是拔苗助长,是不科学的,不仅无助于孩子的成长,更可能给孩子的未来埋下隐患。
近年来,孩子身体素质下降,近视眼、肥胖症、抑郁症倾向儿童增多,因学习压力过大,孩子自杀和弑亲案例频现,不能说不与家长给孩子“打鸡血”相关,应该引起我们家长朋友的警觉了……
其二,家长朋友还应该看到,无论你如何给孩子“打鸡血”,让孩子跑多快,只要高中、大学不普及,就永远有孩子无法升学,即便考上高中、升上大学,走向社会,最终绝大多数的孩子终将仍归于“平庸”——找一个普通工作,做一个普通人——这是绝大多数家长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因此,对绝大多家长来说,与其花着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损害着孩子身心健康,葬送了孩子人生快乐,甚至冒着孩子身心健康“归零”的极度风险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镜中花”“水中月”,莫若“放任”孩子自由发展,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正常人。果真如此,家长不仅省下了“鸡血钱”,孩子还可能在不经意间、出人意外地成了“龙”,飞了“凤”,大器晚成……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尧舜禹汤人可为之”,听上去很美,但却只是一种理想的乌托邦。
现实中你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在这里我并非散布唯心论,作为普通人的我也绝对没有看不起那一个人、那一个孩子,只是我们家长朋友想一想,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把孩子培养成普通人就成功了!孩子将来是龙是凤,全凭自己!
最坏的教育,不是孩子考到第一、不是孩子升不上学,而是孩子学习好、考上名校,头戴硕士、博士帽,却感觉不到人生的快乐,生活的幸福……
现代科学研究告诉我们,现实社会中,人和人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智能。我们衡量孩子的优秀绝不能用一个标准,更不能用那个唯一的抽象分数。
智慧家长,不是把孩子未来的希望定义在狭隘的成绩、名次、升学、学位上,盲目地给孩子“打鸡血”,而是要走进孩子的心灵,观察孩子的言行,在孩子的日常的快乐中,发现孩子的长处,找到孩子那”1%的天性灵感“,然后引导孩子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让孩子自我“充血”!如是,孩子才可能真正成为黎明报晓的雄鸡,一唱天下!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