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中国(34)|献给远去武汉的战友们
文丨管苏清 图丨网络
爆竹声声里,新桃换旧符。亲人济济一堂,把酒言欢,满是温暖。拚了又一年,身体还硬郎,只是添了老花镜,回归田园不远了。
只是今夜无眠,这世界属于勇士,属于我无畏的、亲爱的、一往无前的战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三支军队医疗队大年三十,星夜驰骋,紧急空运至武汉。至今,他们已奋战九日……
本是风调雨顺的九州,突遭疫情,让人揪心。一间茅屋,一垄菜田,一株梅树,一篱菊花,不畏风雨,笑看四季,少给世界添乱,少给后人添烦,多好。向先贤陶渊明学习,归隐庐山脚下的故土,看竹篱边菊花闹,观云雾氤氲的南山,大自然天籁般的美,醉了自已的心,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公元365年,魏晋时期,时局动荡,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衰。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八岁父故,随母种田为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少年的心里藏着两个梦,一个像曾祖父陶侃(东晋大司马)那样济世苍生,另一个像外公孟嘉(东晋名士)那样洒脱率性。二十九岁那年,陶渊明走出书斋,应征为江州祭酒,开启了人生中第一个入世梦。
时运不济,四次出仕,皆无功而返。此时陶渊明人届中年,生计压力骤增,不敢放纵,生活过得熬人。为了一家老小的生存,在叔叔的引荐下做了彭泽县令。上任不足三月,忍受不了官场作派,愤然挂靴,不为五斗米折腰。徘徊复徘徊,从此彻底归隐田园,过自已的日子。
到南山开荒,养几只鹅鸭,闲暇观菊花。耕作之余看看书,兴致高了写点诗,纯粹悦已。自酿土烧,惬意时小酌几杯,超然俗世。然而田园生活并非全都是诗意栖居,也同样充满了坎坷无奈。陶家失火,房屋烧得一干二净,顿陷赤贫边缘。但其咬定田园不放松,生活自由、自然、自足,它是陶渊明的灵魂皈依,也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写《桃花源》诗,并序《桃花源记》,序比诗长,更盛诗名。很多人也许没看过此诗,但教科书中有序流传,一直是散文中的极品,许多人倒背如流。
陶渊明幻想出那样一个桃花源,用了最简单、最浅显、最自在的语言和形式。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刻,常常是你把现实的残酷征服。“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河的两岸全部是盛开的桃花。“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草地这么漂亮,满地都是落花,这是一个没有人来过的世界。
《桃花源记》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名篇,它很有象征性。陶渊明是一个非常有哲学家气质的诗人,这时候他忽然把自己的哲学转成了一个画面。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个民间的生活景象出来了,有农民耕作的田地,还有桑树和竹林,人们往来耕种,鸡在叫,狗在叫。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陶渊明在战争纷起的乱世,表达着内心对桃花源的渴望。
在桃花源里,天高地迥,春光秋色,晨晖夕阴,清风徐来阵阵花香,清新雅致,优雅醉人。在桃花源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纷扰斗争,大家都能够和睦相处,怡然自得,宁静祥和。桃花源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美丽梦乡,令人心驰神往,蔓延生长。
中国隐逸文化,自先秦即为一种风尚,朝代更迭,从未中断,至现代社会日渐式微。但每当我们提到隐士,内心仍有敬重感,这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存在。简单、宁静的生活方式是最令人心动的。隐士的生活没有世俗事务的干扰,他们的世界,清净,干净。中国的隐士有一种解脱自在的精神,即保持心灵,内心宁静而淡泊。
其实世间并无桃花源,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这个可望不可即的桃花源,至今仍在拨动我们的心弦,打通了潜伏在你我内心深处的某种美好情感。当现实生活陷入困顿时,不如干脆静下心,弹弹琴,读读书,写写字,跑跑步,听听自已的心声。此心安处及吾乡,桃花源其实并不遥远,或许就在你的平凡之家,或许就在你奔赴武汉的征途……
在危急关头,军人别无选择,我经历过这种考验,那种感觉很多人无法领会,也许永远也不会懂得。大年三十,我的战友们义无反顾,舍生取义,作为一名老兵,我在心头落泪,都是血肉之躯,都是为人儿女,都是为人父母,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是因为有人需要,才有人宁愿牺牲自己。这些平凡的军人庄严宣誓: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修行,隐与不隐只是一种选择。人世浮沉中,不失自我与良知,即使不置身于幽深的山谷,也能拥有一片济世之地,也能争取一份尊严,只因为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们无怨无悔……
责任编辑:财宝哥
文字撰写:管苏清
图片来源:管苏清
期刊总数:643期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