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丰鱼肥是故乡
我十岁离开故乡,随父母到县城生活,风光如画的故乡从未离开我心田。
故乡没有坡岭,只有水田垌。一幅连一幅的肥田沃土,一直延伸至海岸边。春播季节,天刚拂晓,晨雾迷漫中四处传来哗哗水响,声声吆喝伴有水牛哞哞的呼哧,那是农人在水田里晨耕。
没几天,油绿绿的稻苗便在水田中拔节伸腰了,微风在田面上轻拂,褶皱起伏的绿波弹动春的琴弦。故乡的土地一马平川,如壮汉长满绒毛的胸脯,敞开在北部湾海岸的平原上。零散的田家屋宇,掩映在凤尾翠竹和绿树丛中。所有农家都在田垅小平墩上建屋,用禾管根盖屋顶,将柔细的禾草混和泥浆、牛粪挂屋墙。房舍够简陋,但却形成北部湾水乡田家的特色。简朴勤劳的农家生活,在大自然的怡养陶炼中安静雅然。
骑一头水牯在田埂上放牧,悠闲的时光伴随着流霞飞云,点点鱼鹰飞扑在禾海绿浪上,银白的田鹤围着水牛转悠,雀儿在田角边歌唱,那时的场景心境,是美得难以形容的。我常挂着书包在牛背上牧读,背课本里的那些古诗古文,琅琅的书声相别渐去渐远的晚霞,怡然自得的那种逸趣,胜过牧童晚笛。
十月冬近,北风下垌,一人多高的禾管穗黄澄澄的,沉甸得压弯了脊,一连几夜北风抚摩,万顷金黄的禾穗便成片匍匐,悄无声息的,好似一张宽大的锦被,遮盖在田床上,里边睡着沉梦的娃儿。
故乡少种瓜果,有的是鱼虾。大田种的多是单造的赤禾稻,一年收割一次。禾管高大,吃水充足,禾苗常年浸在半米深海水河水相混杂的咸淡水里。海潮涨了,则打开闸门引水进田垌,几天之后又趁落潮之时开闸换水。大量的鱼虾,就是沿着这个闸门通道进来的,出去则被闸网兜住了。入夜,繁星满天,明月朗照,正是网鱼捉虾的最好机会。夜晚有亮光鱼虾顺水游动,闸门大开,田水涌出,虾鱼都跟着水流向闸门游去,全进了预先装好的闸门渔网。一网打上来,鱼呀、虾呀、蟹呀、禾虫呀……欢蹦乱跳的,乐得你心花怒放。
如果是八月深秋,捉鱼虾主要靠“捉禾根”了,这时节正是爆米虾成熟的时候,它们白天在水田沟里呆,夜晚爬靠在田沟两旁的禾根上产卵。捉爆米虾要用圆口圈网,网眼细如米筛,渔人沿着齐胸深的水禾沟,用网沿擦着禾根往前推动,一路走去,网圈接触受惊的虾,会迅速猛弹,全都弹进网中去了。爆米虾大如蝇头,肚子满涨,装的全是卵粒,状如炒爆开的米花。稍用盐,加点水,刚煮熟就使人馋嘴。虾多吃不完的时候,就用盐生腌着,做成咸虾,这是故乡餐肴中的一大特色。
九月下旬,赤禾稻开割前要晒田了,如果田面不干爽,人就踩不进田去开镰。所有的水门大闸都敞开着,大田的水位逐渐低过禾根,晚上鱼虾都趁夜从大田中往深沟撤退,如果及时用绕子网把子沟口截住,就有大把的收获。捕鱼虾那种热闹我真的耐不住,常常脱光裤衩,只挂条单衣,跟着大人出没在夜幕里。我独自把守一个沟口,鱼虾不断地往我的网里窜,我不断地提网装鱼虾进筐。很快鱼筐已经沉重,我就半拖半抬地往家里赶。每次开闸放水都选在明月夜,让渔人见光好作业,同时鱼虾最喜欢夜行水,有星光月亮容易找东西吃。开闸泄水晒田,鱼虾也急于趁月明星光夺路而逃。我闸住了沟口,鱼虾急得在田里狂奔急跳,哗啦啦……哗啦啦……鱼扑水响一阵接一阵,这时高兴得心都快要蹦出来了……
深秋的夜,明月把所有的光倾倒在田野上,繁星在天幕上眨眼,我仰望天空,看到星星在相互倾诉,他们肯定在谈论我,认为我这个小子太野胆了。其实我最怕黑夜,即使月明光天,心中总惧怕什么时候冒出一个鬼怪来,虽说我硬着头皮跟大人夜渔,一进田垌就各奔东西,谁也不知谁在哪里,回家的时候只能独自走路。我有一个壮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唱歌。当年我才九岁,能唱上口的曲儿没几个,只能选最早学会的《东方红》唱,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地哼,一直唱到家门口。母亲守在家里,半夜听到《东方红》的歌声,就知道我回来了,一颗心即时落地。
农历十月底,一切农事都结束了,大田垌里光荡荡的一片,原来在河汊海滩放养的麻鸭,陆续地赶了回来,成群结队的鸭阵,灰麻麻铺满了田垌,鸭群争先恐后地争食跌落田间的谷粒。二十天左右,垌里的谷粒也吃得差不多了,每个鸭子都膘肥体壮,选挑一部分上市销售,留下来的作为蛋鸭饲养。故乡的鸭蛋是出了名的,蛋白细嫩,蛋心金黄,是远销省内外的金牌食品,并且产量也多,两广人都美称我故乡为“稻蛋基地”。
故乡有条河流,叫码安沙河,是南流江出海口的最后通道。河面近百米宽,清清的流水,汇同海潮灌溉了方圆百里的土地。我们娃儿伙伴每次到河滩上放牧,都喜欢跳进河中洗澡,尽情嬉戏,河浪练造了我们健康的体魄,也使我们从小成为“浪里白条”,成长以后的许多故事,应该感激这条河给我们奠实了基础。
与故乡阔别半个世纪了,如今还是原来的模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