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延伸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而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这一条是对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延伸。提到中风,首先应该想到,前几天讲的,脉浮,发热,汗出,恶风,这四个症状。

太阳中风证是整个身体比较偏虚弱,再加上感受风寒邪气之后,打破了营气和卫气的平衡状态,那么会脉象上会怎么变化呢?脉象是轻轻的按是浮脉、稍微用力按是弱脉。

脉浮是外来邪气侵犯体表,卫气积聚体表,跟邪气对抗的表现,最开始的时候,我就讲过,浮脉一是主表,二是主热。另外脉中的营气相对不足,不能充足地充盈脉管,所以当重按脉搏的时候,会感到脉搏跳动无力;这里的营气相对不足,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血液里的水分减少,通过发汗的方式排出去了。

又因为阳气积聚体表,约束和推动营血的功能发生障碍,血液中的水分不能内守而外泄,就会出现汗出连绵不断的症状

这是指血液循环受到影响。

这里的营气和卫气可以用血和气来代表,简单来说容易得太阳中风证的人,一般是气血不足,体质很虚弱的这一类人。

太阳中风证除了发热、汗出的典型症状外,还有怕冷、怕风的表现。

啬啬恶寒】,就是人体有哆哆嗦嗦连续发抖的症状,是身体的卫气分布失常,积聚在体表以抵抗外来寒邪,体内的阳气温煦作用减弱的一种表现;而恶风则是受风吹之后,病人会觉得吹的难过。

这是因为卫阳的偏虚,再加上出汗太多,毛孔开泄,耐受力减弱,冷风一吹,会打一个冷战,起一身鸡皮疙瘩。恶风和恶寒不一定同时出现在一个病人身上,可能有些人不太怕风,只是怕冷,这种的说明体质弱,或者是外邪比较重,如果只是稍微的怕风吹,说明受病程度比较轻。

太阳中风证的发热特点是“【翕翕发热】”, “翕翕”二字说明太阳中风证的发热部位在肌表、发热程度较轻、发热方式是自外向内,就跟肌表覆盖着一层羽毛那样温暖,像热天穿件羽绒服的感觉。

太阳中风病人多见于体虚之人,卫气本来就不足,感受风寒邪气以后,这个斗争过程不激烈,正气太虚了,抵挡不了外邪进入,一般这种感冒后发热不严重的,但是又持续很长时间的,往往是正气不足很严重的一类人。

风寒表证的发热是热在肌表,如果是发热在里,人有里热的话,会消耗水分,肯定会出现口渴的症状。如果是有口不渴,小便清,这种发热就是表虚发热。

太阳中风证病邪在表,出现的如发热、怕冷、汗出、脉浮等都是表现在体表的症状,但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来的邪气虽然初期侵犯到人的体表,但也会影响到整体的气机,整体的升降开阖是一体的,体表汗孔由于邪气的缘故而开阖失常,风性开泄,会把毛孔打开,内部的脏气的升降也会因此而失常。

由于肺外连皮肤毛孔,主管汗孔的开阖,所以外邪导致汗孔的开阖失常,也牵连到肺气的升降失常,就会出现呼吸不利,轻的出现鼻鸣,重的会出现咳嗽气喘。

整体气机的失常,使胃气也不能正常下降,反而向上逆行出现干呕,根本原因是外邪侵袭体表所致,所以外感病初期尽管有内脏失常表现出来的症状,但在治疗时可以暂且不去管它,只需要祛除外邪,内脏的症状就自然消除,恢复正常。

综合太阳中风证的症状,有发热、恶风寒、汗出、鼻鸣、干呕、脉缓,根本病机是平时身体虚弱的人感受了风寒邪气,导致营阴不能吸附卫阳,卫阳不能约束营阴,反复汗出更会使营阴损伤,营卫之间的平衡状态越发紊乱,且持续发展。

卫阳积聚体表不能约束营阴,导致营阴外泄而汗出,汗出又进一步损伤了营阴,营阴不足不能吸附卫阳,更使卫阳对营阴的约束无力,如此循环的一个过程,所以治疗的话要外散风寒邪气,内调营卫失和,用的方剂就是桂枝汤。

(0)

相关推荐

  • 【答读者问】经方大师江尔逊讲透桂枝汤

    |江尔逊(1917-1999)江老系四川省夹江县人.受业于蜀中名医陈鼎三,后又师从陈逊斋及针灸大家承淡安.于中医经典及内.外.妇.儿科及针灸学,悉得真传.江老崇尚仲景学说,尤以善用仲景学说治疗疑难重证 ...

  • 中医入门(35)太阳病之太阳中风与桂枝汤

    太阳中风是指太阳经感受风邪,是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头项强痛.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等.属表虚证. 太阳系统承担着人体机能的三大主要功能.保护人体的防御功能,温养肌肤腠理的功能和管理毛孔开 ...

  • 从『通补营卫』解释桂枝汤

    从『通补营卫』解释桂枝汤 □ 万广宋 济宁医学院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伤寒论>第12条) &qu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95条

    0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注解伤寒论>:"太阳中风,风并于卫,则卫实而荣虚.荣者阴也,卫者阳也.发热汗出,阴弱阳强也.< ...

  • 郝万山讲伤寒论7,8

    ​万山讲伤寒论 第七讲 太阳病概说(2).太阳病提纲 太阳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分类:本证,变证,类证 本证是发生在太阳经脉,发生在太阳所主的体表,发生在太阳膀胱腑的本经本腑的病变. 表证:邪气偏于浅表 ...

  • 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主要在于—中医执业医师常考点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开始,今天开始复习<中医诊断学>,想必很多同学由于不是很了解这门课程,复习起来会稍显吃力.今天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主要 ...

  • 太阳中风证四字歌诀

    风邪伤卫,名为中风, 营卫不和,病性表从, 脉象浮缓,汗出恶风, 桂枝汤用,定见奇功.

  • 太阳病:太阳中风证

    咱们从今天正式开始进入伤寒论.药物药性我会在具体方剂中再讲解. 先看太阳病篇的第一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那么什么是[太阳病]呢,这里的太阳不是天上的太阳,具体来说是病邪还在人体 ...

  • 郝万山讲伤寒论10 — 太阳中风证治

    第10 讲太阳中风证治 刚才我们谈了,"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者7 日愈,发愈阴者6 日愈.谈到了7 日愈和6 日愈的问题,一个外感病是不是会7 日愈.或者6 ...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提纲条文是太阳篇的代表条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六气之一,三阳之一,巨阳也.寒水,五行之一,至阴至柔.寒为水之地象,太阳之化,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太阳者,或经或腑,或为诸阳主 ...

  • 刘力红|略论太阳及其证治(上)

    原文载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年第13卷第3期 仲圣论伤寒以太阳为首,亦以太阳最繁.有关太阳及其证治,曾缠绕脑际多年,百思而不得其解,近日偶从运气七篇之寒水入手,似有豁然贯通之 ...

  • 刘力红|略论太阳及其证治(下)

    3.太阳病治法 太阳主寒水,关乎水液之升降循环,太阳病则多致水液之升降循环障碍,故治太阳者,唯调其水而已.水于自然,<素问>以"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概括其升降循环,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全文,翻译赏析

    问曰:病有结胸①,有脏结②,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注释] ①结胸:候名,主要症状是心下硬痛. ②脏结:候名,症状与结胸相似,而性质不同,为脏气虚寒而结. [译文] 问 ...

  •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译文]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不能自如俯仰,且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阳经脉不利表实的症治.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