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斋主|东观之冬

随缘斋主|东观之冬

无论你来与不来,东观头,还在这里。

龙潜之冬,虽是正午后,阴霾笼罩湖面,却如暮霭沉沉。阴冷是自然的,但源湖并不寂寞。数不清的野钓人,架着钓竿,正襟危坐,他们沿湖排开,那架势,简直是一场有组织的钓鱼大赛!

宽阔的湖面上,时不时有人拽起鱼儿拖向岸边,划出的道道涟漪,竟勾起我持竿小钓的冲动来!他们是汇集到东观的。围炉和第六摄影小组,倒是受了炉主鼓噪,专程看东观头来了--都是小文“独山探文脉”惹的祸!

东观亭后面是一条小港,停泊着一艘现代化的白色双层大渔船,旁边几只木艇,相依在小港的怀抱,就象亲密的一家子!这里,莫不是昔日“独山航线”之源头吧?

曾几何时,盛夏季节,港道右岸,绿荷田田,红花白花,点缀其间,争相斗妍。租一尖角莲船,坐上二八佳人,菡萏为伴,绿荷为衬,面迎朝露晨晖,背倚万顷荷叶,按下相机快门……爽哉,大片!

草木只一秋。在这连雨少晴的冬日,望不到边的湖水里,残荷留痕,散而不乱,竟也入画。肉眼可见的远处,叫不来名的水鸟,成群的,时而潜颈入水觅食,时而栖立滩头沙洲,却也平添了源湖冬日无穷的活力。

我爱登山,爱户外,不知怎的,今日却不思登亭东观,只是远远的,望着亭子,摄下它的静穆。港堤上,亭脚下,土路边,满是人们看惯了的鹅卵石,它却深深的夺去了我的爱—眼睛不停的搜寻,找到了一块又一块普通却又奇特的小石子。这一块块,少说也有2亿年吧,本该在山之尽头河床边,怎么就散落在这山岗上,埋在了泥土里呢?东观头,就是这样充满神奇!

行程中不可少的,是同行道友们合影,留个记录。然后,我们往回走,顺道探访庆源寺,来东观头必经的,先前我们过而未入。脑海中飘忽的,是一白须仙翁,荡着一叶小舟,从源湖上岸,得此道场,建庆源寺,“夜泊东吴商贾客,日迎鄂皖打鱼船”。

庆源者,庆祝源湖风调雨顺也,大约也是东观先人出湖祈福之所吧!庙前碑志记载,晋代朗公禅师为“黄梅九祖十三仙”之七祖,佛教净土宗先师。界子墩莲花庵、下新黄荆庵均为朗公禅师所建。前人留诗句“暮鼓声声催野渡,晨钟阵阵唤炊烟”,当年,东观头,源湖边,该是千帆竞渡,一派繁华吧!只可惜,书到用时方恨少,手上没有更多资料可寻。

秋冬,是肃杀,是冷寂。肃尽繁花野草,沉淀在泥土边的,是人类新石器时代散落的五色鹅卵石。

2015年12月20日(星期日)成稿于随缘斋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欢迎广大微友原创首发作品投稿:297235310@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