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近15年反流性食管炎中医临床期刊文献研究

数据库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KDD)技术是从数据集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模式的非平凡过程。应用于中医文献研究可以使研究方法由定性转向定量,其中医理论论证强度显著提高,在近十年时间里受到了中医文献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成为文献研究新的热门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重要特点之一,然而由于辨证方法的多样性、诊断标准的不确定性等现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这就需要客观、科学的辨证方法来指导研究。“证素辨证”体系是以证素辨别“证”为核心的辨证体系,是将多维多阶的复杂症状系统通过降维升阶的方式,寻找对证候诊断具有特异性的证候要素,进而组合成证侯名称,用以涵盖以往辨证的实质内容。证素辨证学更符合临床辨证的思维原理,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科学性。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借鉴证素辨证体系和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国内近15年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期刊文献进行探索,将证素概念应用于文献中所涉及的反流性食管炎辨证分型及论治研究,从而得到有关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证素、证候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文献所报道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良好疗效的处方,进而以方测证,验证和明确辨证分型与方药之间的关系,探求症状与基本药物组合之间的关系。这样既可以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总结性探索,也可以概括归纳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的用药规律。依此为基础,还可以形成一套新的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分析疾病-证候-方药关系的辨证思路及诊疗方法。 方法:通过对近15年来国内期刊刊载的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证候要素、证候靶点、症状及遣方用药等统计量进行分析,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对现代中医针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规律展开探索: 1.搜集近15年来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辨证论治文献,对其中涉及到的证候、症状、方剂、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并从文献中提取反流性食管炎证候要素、靶点,通过统计分析整理,分析反流性食管炎的证候规律。 2.对本课题所搜集的中医诊治反流性食管炎文献中的症状、证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基于临床文献的反流性食管炎常见证型,并与“1”中所分析归纳的证型相比较,进而证明“证候要素—靶点—应证组合”研究思路的适用性。 3.通过对“2”中证候研究所拟定的规范证型在文献中涉及的方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索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各证型高频药群(基本方),并挖掘针对不同主症的用药规律。 结果:通过对292篇收录的中医临床诊疗反流性食管炎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关系都是己有的传统理论,验证了数据挖掘结果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新的研究成果:发现了其中隐藏的新药对及隐含的用药规律。小结如下: 1.运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近15年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期刊文献进行研究,提取了证候要素14个、证候靶点5个,初步探求了证候要素、证候靶点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反流性食管炎的现代临床病因病机的主要成分。 2.运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对近15年期刊文献的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用药规律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以清热药、化湿药、理气药、温里药、消食药、化痰止咳降逆药为主要用药,体现了本病以实证为主,辨证论治上疏肝和胃、清热化湿、制酸理气为核心治法,证实了现代临床多从肝论治反流性食管炎,认为多由各种原因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横逆犯胃,气郁化热,肝胃不和,胃气夹热上逆而为病的病机。 3.通过聚类分析反流性食管炎的证候研究,可以将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证型归纳为7类: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气郁痰阻证、脾胃湿热证、脾虚痰湿证、痰热互结证、气滞血瘀证。

4.通过反流性食管炎的用药规律研究,得到了7组常见证型的用药配伍,一般均为基本方法加减,兼见不同症状,酌加对症治疗的药物。聚类分析用药规律组

:C1:瓜萎、沙参、枳实、蒲公英、丹参C2:枳壳、黄连、吴茱萸、泽泻C3:人参、大枣、甘草、旋复花、生姜、代赭石、干姜C4:白芍、柴胡、香附、佛手、川楝子C5:丁香、党参、陈皮、白术、柿蒂、桂枝、砂仁、茯苓C6:藿香、厚朴、薄荷、紫苏梗、防风、瓦楞子、茯苓、甘草、陈皮C7:红花、桃仁、当归、生地黄、牛膝、赤芍、桔梗、川芎 关联规则药对:取前20条药对规则。

获得结果如下:炮姜、苦杏仁,木蝴蝶、青黛,穿山甲、桃仁,穿山甲、红花,天冬、玉竹,郁李仁、淡豆豉,升麻、当归,石膏、寒水石,郁李仁、石斛,天冬、石斛,黄芩、大黄,玉竹、沙参,泽泻、牡丹皮,红藤、黄芪,薤白、瓜蒌,郁李仁、麦冬,半夏、麦冬,炮姜、太子参,郁李仁、沙参,天冬、沙参。 新药对:红藤、黄芪—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气扶正,寓祛邪于补益之中;升麻、当归—升麻虽为升药,看似与气逆等症的RE治则矛盾,实则当归咸温润下,与升麻合用之意究成润下之剂,即少量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随之下降;这里取升麻清热解毒之功,当归活血行气、行气止痛,该药对颇具有RE临床使用价值;牡丹皮、泽泻—祛湿泄热,针对RE湿热酸水随气逆上泛等症多有良效;青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针对胸骨后疼痛。

本文创新点: 1.以证素辨证体系为辨证方法,合理运用“证候要素-证候靶点-应证组合”的证候研究思路,结合数据挖掘的方法,将其进一步扩展到用药规律的研究中,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辨证用药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通过多种数据挖掘方法的运用,分别从证候、用药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多层次、多角度探讨了反流性食管炎辨证用药规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