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作家诗人评介尹才干诗歌(下)
(陆续添加)
1、尹才干的图像诗写得非常好,读起来有诗味,每次读他的图像诗都是随着图走进他的诗歌意境,就像在河里游泳一样,慢慢融入水的世界。与此同时,我还阅读了他的一首首十六行诗,他的这十六行诗是诗歌的一种规范与探索。尹才干提出“十六行诗”理论从某种角度来看,其实是对中国诗歌的一种救赎。我一直主张,一首优秀的诗歌必须是“思想的高度、意境的深度、语音的美度”三者相统一,一首诗歌不能没有韵味、不能没有音乐美、不能没有意境美,这些都要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我非常赞同尹才干的逆向思维表达,因为逆向思维表达可以推进诗人的写作具有新意。
——廖耀国《点评尹才干<关于诗歌语言陌生化的探索>》
2、尹才干创作的图像诗歌是武胜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具有世界级潜力的文化资源。
——陈星(重庆大学知识产权法学博士<说武胜文化>)
3、汪国真的诗在平凡中包涵着深刻的喻意,读来清新自然。尹才干老师的诗在语言美上给人更上一层楼的感觉,非常唯美,而且通俗易懂,不愧当代大家!
——汪志勇《读尹才干诗歌感言》
4、而在武胜这方热土上,诗人尹才干等无疑是新诗创作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他开创的图像诗,创造的十六行诗,形式新颖,引人注目,内容紧贴时代,很接地气,读者很欢迎受益,是一股诗坛里的清新之风,值得关注和研究推广。让我们一起舞动银锄,耕耘那片星光吧!
——刘晓明《新诗究竟该如何写?》
5、尹才干的图像诗歌将文字与图形的元素融合在一起,特别讲究诗歌内容和外在形态的吻合,追求一种图文相融的意境。
——何致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
6、图象诗在当代诗歌中也时可见之,只不过如青年诗人尹才干这般“折腾”出数十首,并推出个人图像诗之专著者,实为罕见。尹才干别具一格、匠心创作之图象诗,通过精心构造的“有形”诗作,展现出“无形”的魅力,如清风扑面,令人怦然心动。
——陕西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寒山石(崔利民)
7、尹才干的图像诗不仅仅是文字排列组合在图画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内涵丰富,意蕴深沉,并且数量多,质量高,形成了个性特色。它不仅在体制形式上形成创新,还在诗歌和图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种诗画之间的打通弥足珍贵。
——尹祚鹏(山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
8、诗人尹才干的图像诗不仅形式别致,新颖精巧、独具一格,而且艺术上意境空灵,清新淡远,悠扬缠绵。
——龚奎林(河南大学文学博士、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
9、诗歌与绘画是艺术王国中的两朵奇葩,二者如何巧妙和谐、高度艺术化地交融,尹才干先生给出了最好的回答。他所创作的图像与文本深度融合的经典图像诗,独树一帜,达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相得益彰的崇高美学境界,爆发式喷薄稀缺艺术之美,给人全新的诗歌之美,艺术之妙。如尹才干先生的图像诗《走不出逝去的心境》《思念的春》《怀孕的春》等脍炙人口的力作。
——著名图像诗人、豪放派代表诗人、评论家梁晓华《三驾马车向诗神飞驰.独步文坛的图像诗》
10、尹才干先生的新诗深具中华诗歌的根性,立意新、语言新、手法新,意象选择新颖独到,意境营造清新、淡雅、空灵,诗艺上将东西方手法巧妙融合,别具一格,自成一家。尹才干先生因此成为新一代诗歌写法的领路人。
——著名图像诗人、豪放派代表诗人、评论家梁晓华《三驾马车向诗神飞驰.新一代诗歌写法的新诗》
11、尹才干先生站在中国整个文学事业的高度,以高度的责任感,从微观和宏观,对诗歌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细致的、深入的梳理和探究。
一篇篇颇有分量的论文,恰似一剂剂强心针,挽救着中国诗歌。从意象的经营、诗歌语言的陌生化、现代诗形式、评价标准、创作公约、发展前路等方面入手,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强有力地推动中国新诗的健康发展。
尤其是尹才干先生2006年3月提出的第一个中国诗歌创作公约《立根派诗歌创作公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06年6月提出的《关于现代诗歌的评价标准》,是中国目前最为系统、最为全面、最有深度、最具操作性的中国现代诗歌评价标准。与图像诗创作一起,成为尹才干先生对中国当代诗坛三大开创性贡献。
——著名图像诗人、豪放派代表诗人、评论家梁晓华《三驾马车向诗神飞驰.划时代的理论建树》
12、可以说,诗人尹才干的图像诗写作是对新诗写作形式的一种扬弃,也是对诗歌功能的创新,比如在《在餐桌上泄露了新年的天机》一诗中,从图像空间的塑造上看,诗人用一个酒杯的图像首先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酒杯传递出了新年餐桌上的热闹之感,象征着亲朋好友相聚一堂,饮酒畅谈、推杯换盏的喜庆……在阅读的过程中,诗歌形式之美变得独立,富有了外在的特点和内涵。同时,诗歌的功能也增加了图像的审美性。诗歌是可以用来品味的,诗歌也是可以用来观看的,诗歌既可以表现时代精神,也可以通过构图的形式来描绘日常生活的广阔空间。
——徐启航(诗人,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露珠诗社社长)
13、尹才干在大量创作图像诗的过程中,较早地发现了这个弊病,在创作中避免了对传统意向的一味复制,而是通过对一个个传统意向的合理铺排和采用,进行现代化的诗学表达。尹才干通过大量的实践摸索,指引了新诗语境与古典诗意象合理共存的一个方向,发扬古典诗歌意象美的同时,在浮躁、空洞、虚无的新诗创作大环境中,重新构建了当下诗坛所缺少的诗性精神。
——徐启航(诗人,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露珠诗社社长)
14、半年前,看到尹才干老师的图像诗《十字架》,非常喜欢,当即写了些意见,并在他的博客上留了言。之后,觉得浅陋且有些冒昧,诚惶诚恐。但是尹老师的宽宏让人敬佩,他不但把此意见放在了即将出版的书稿里面,还专门撰文答复。只是答文中对白兰以青年作家相称,实实有愧。胸境开阔,兼有质朴和豪迈,这是我印象中的诗人气质!艺无止境,上下求索(尤其是对图像诗的探索),这是我感受到的最可贵品质!这些资料在我的博客草稿箱里躺了这么久,今天整理时看到忽然感动起来,就把它发在这里吧。
——杨真真(诗人,《尹才干图像诗<十字架>评说》)
15、尹才干,是当代富有创造特色的诗人,在诗歌的探索与创新中不断前行。11岁的他,创作出优秀儿歌《唱儿歌》,成为一些学校的实验教材,获得广泛好评。他以“文趣学”步入文坛,以“图像诗”步入诗坛,先后成为“新打油诗(才干体打油诗)人”“图像诗人”“口罩诗人”“十六行诗人”。数十年的文学创作,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他诗歌创作的不断嬗变,在引起广泛争议的同时,也使得他成为一个可资研究的当代诗歌的特殊“范本”。
——杨方忠(诗人,四川老年诗词学会理事 《尹才干诗歌研讨会召开》)
16、尹才干老师的十六行诗,很有特色,影响大。主要是句子大体整齐,押韵,不散乱,诗意明白,有中国特色,大家读得懂。我参加乐缘艺术团不久,朗诵过尹才干老师的十六行诗,大家很喜欢。他的十六行诗,发出来一首,我们读一首,我们剪贴一首,收藏一首。
——蔡兴尧(《说尹才干老师的十六行诗》)
17、新诗的语言媒介承担着语义的重量,不可避免地与时代思潮发生碰撞,直接制约着创作主体的话语建构形态。在当代语境下,中国新诗不得不面临跨媒介的巨大解构能力,以及更加丰富的、具有实验性的形式探索。新诗的形式实验以内在的情绪表达需要作为出发点。图像所带来的感官冲击与心灵的冲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言节奏和内在情感结构的变化。四川诗人尹才干就写了大量这样的图像诗,比如这首《温暖的春》,从视觉形式上看,这首诗就如同一把雨伞,给人被呵护的温暖感受。
——陈琳(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昆明学院人文学院讲师)(《语义的纠缠与挣脱:当代新诗的跨媒介实验》 星星诗刊2021年第12期)
其实尹老师开创这种“清新、纯净、唯美、国风”的诗风,形式很好,整齐上口,有特色,有内涵,有图像诗画的味道,承传统开新风。
——尹江灵(海南昌江青年诗人)
尹老师这样的古体诗,鲜活、紧跟时代,不老气横秋。
——杨俊富(首届“中国十大农民诗人”)
对于诗人尹才干的作品,说好也罢,说差也罢,不管怎样,他的诗歌创作已迈开了探索、创新的步子,很多作品已不拘泥于单一画面的勾勒,而是着力于瞬间感觉的捕捉;既在自然的“外宇宙”上描写着色,又在人的“内宇宙”里探索用力。另外,有的作品,在意象的把握上更侧重主观随意性,诗的时空较传统诗歌更具跳跃感。在创作手法上,做到了东、西方手法的巧妙融合,使作品既富于现代(改革开放时代)气息,又蕴涵着很多传统的(中华诗歌的“根”)有价值的东西,正在走向广大读者,正在实现他们的“立华夏诗歌之根,适当嫁接外来手法,孕育一种隽永、清新、流畅的现代诗歌,并让其走向大众,成为'大众百姓的新娘’”的诗学理想。八斗文学网友、诗人最懂你的人说得好:“作者(尹才干)的想法是充满新奇的,而且写法具有很大的改进,可以说是新一代诗歌写法的领路人”。他的理论自觉,他的探索精神,是不容否定的;他那“执着的锤击声/已穿过河岸的晨雾/在山谷间低回”(天边的那边《细听,极远极幽的琴音——答诗人尹才干》)。
他的诗歌作品已影响了同时代不少的诗人和读者,同时代不少的诗人和读者都愿意“伴他一起去寻找(中华诗歌)明天的太阳”!
——水中天(《新颖、煽情、抢眼——尹才干诗歌评论综述》)
尹才干(Yin Caigan), 晓得啥叫远香近臭嘛?论才识,您不得比知名大学的教授弱,若干年后,中国文学史上依然闪着你的光芒。但在川东,在广安,在武胜,你一生就停留在一个副科级干部位置上,尊敬您的,称您为老师;不尊敬您的,认为您就是瞎搞,是低俗文学(接地气的通俗文学)的代表。您是诗歌界的扫地僧,我觉得,比如浙大之类,应该请您作客座教授。
最后老弟送您一句话:走自己的路,不负韶华,把对错留给历史!
——胡佐斌(资深作家、记者,《写给尹才干兄的话》华蓥山作家2022.11.01)
尹才干毫不掩饰地追求着诗的形式美、奇异美,这看似用形式的脚镣束缚了自由、飘逸、奔放的舞蹈,但可贵的是,尹才干并没有因为对外在形式的追求而限制了诗意的呈现。其图像诗,诗图并茂,既有画面美,亦充满浓浓诗趣,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徐畔(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英国索尔福德大学荣誉教授,《中西形体诗的多模态话语解读》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