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
又近开学季,跟友人聊起老师与师傅的差别。想来还是大不同,老师教授的对象是学生,而师傅教授的对象则是徒弟,并且含义要更加丰富一些。
我们所熟知最有名的师徒,应该就是《西游记》里,西天取经的那四位了。他们四位凑在一起也确实奇妙的组合,而且除了沙僧外,另外两个基本不服管,孙悟空头上还带着观音菩萨的紧箍才安安心心的呆在师父身边,而猪八戒呢,则是靠被管着的孙悟空督促着。这一路磕磕碰碰竟也到了西天,取到了真经,实乃奇迹。
而在现实生活中,现在可能少了,只有一些古典技艺才需要拜师,但都是需要非常郑重其事,像相声、像国画等等。在我舅舅那辈,还有这样的传统,他之前是学泥水匠的,跟着师傅学,四处做项目,勤勤恳恳,最后出来单干,白手起家,可以说是很成功。但只要是师傅家里有事,所有师兄弟都会到场,给师傅家里帮忙或者分忧。真可谓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从前的师徒关系,师傅不仅看重天赋而且重人品,徒弟也是着迷于师傅的技艺,谋个生计。记得曾看过一个电影叫做《百鸟朝凤》,讲的是一个小孩从小被父亲送到师傅身边学唢呐,最后接替师傅成为掌舵人,将唢呐传承下去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拜师时,那位师傅不仅看资质,也看人品。师傅最后将唢呐班教给徒弟时,也两个旗鼓相当的徒弟中,选择了人品更佳的人。师傅说,只有最纯净的心灵,才能吹出百鸟朝凤,这也是艺术的真谛。
现在的师生关系,往往更加赤裸裸。老师想要从学生那里得到好处,而学生也带着功利的想法,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推荐,找个好工作等等,更多的利益交换让师生关系变了质。从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现在只要有利可图,认贼也可作父。
或许正是如此,民间许多传承正在消逝,总是很怕听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这意味着,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果“故”再也没有了,又有谁能当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