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35岁职场“生死线”?

【职场再出发】为你深度解析:我自己已经过了35岁,但我却在35岁升职了!从我近二十年的职场经验来看,35岁仅仅是部分职场人的“生死线”,对于另外一部分职场人来说,35岁恰恰是“职场的加油站”,加满了油直接就可以挑战下一个高度。

同样一块石头,既可以成为绊倒你的绊脚石,也可以成为你爬上更高位置的垫脚石,关键在于你如何用它。

同样,35岁在某些职场人眼里是“生死线”,一到35岁就各种担心“中年危机”,但在另一些职场人眼里,35岁却是职场的“加油站”,过了35岁就可能爬上更高的高度,这中间的关键,就在于你年龄35岁,你“职场年龄”是否也35岁 ”。

职场是有年龄的,职场年龄是有一种“经验 人脉 技术”的综合体

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职场年龄35岁”:按照正常的职场轨迹,22岁或者23岁大学本科毕业,在某一个行业工作十年之后,年龄才会达到35岁。也就是说,职场年龄35岁,代表了“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十年工作经验”!

朋友们,注意这个年限,不是一年两年,是十年!十年啊!

一个人如果非常自律,28天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3个月就可以掌握一项全新的技能(比如学会开车、学会游泳、学会帆船等),而如果持续坚持一万个小时,就足以让人成为某个领域内的顶尖专家。

当然我们不奢望职场人都成为专家甚至顶尖专家,但在某个领域内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是绝对有可能的,而且是非常有可能的!

如果大家还感觉不到十年的力量,那么我再举几个例子,十年前没有微信,当然也就没有公众号;十年前也没有头条,当然也就没有抖音和悟空问答;十年前没有滴滴也没有美团,当然也没有外卖!大家可以深刻体会一下什么叫十年的时间!体会下什么叫做“十年的力量”。

在这么漫长的时间里,在这么长期的工作时间里,如果职场人都积累不了任何“经验 人脉 技术”,甚至资金,抓不到任何机会。难道你自己不应该反思一下吗?

总之,按照正常的工作逻辑,一个人在35岁时,基本已经工作了十年,甚至更久;我们不奢望人人成为专家,但只要保证自己不犯错,自己不偷懒,自己能在一个方向持续努力,都必然会积累相对强大的经验、人脉、技术以及资源。这是显而易见的!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某大学同学,毕业后去IBM工作,沉默寡语一心做技术,妥妥的理工男,在2010年左右,喜欢上了法律,每天坚持学习然后开始考证,前几次都考不过,但一直考,终于在2015年左右考过,从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律师,因为喜欢伸张正义,现在已经是他所在的某西部省份的知名律师了。

只要坚持十年,即使看起来离谱的梦想,都是可以实现的,只是没有人能够坚持而已。换句话说,只要你有心,十年足以让你在本领域获得一项“谋生本领”。

认为35岁是“生死线”的?是那些年龄35岁,但职场年龄却25岁的人

职场年龄是如此重要,但很多人的职场年龄却停留在很低阶段。也就是说,很多人的实际年龄已经35岁了,甚至45岁了,但是他们的职场年龄却是25岁,和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更恐怖的是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他们忙忙碌碌十年时间,竟然没有让自己的“经验 人脉 技术”往上提升,而是停留在刚开始工作的阶段。造成这种情况,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客观原因

从事了内容重复性极强的工作,而且被企业“温水去青蛙”了,每次自己想改变时,都会因为贪恋目前工作的好处,比如稳定性、比如舒适性、从而不愿意接受新挑战,而客观上来说,这份工作除了单调重复以外,其他确实不错,足以养家糊口。

2、主观原因

方向多变,而没有在一个行业一个领域积累。“胸怀大志”想寻找更好的更迅速的机会,“想法多变”总是认为新的领域更容易成功;从而在多个领域内换来换去,导致十年时间都没有在一个领域内深耕,自然也就无法积累。

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没有在一个领域深耕,就会导致自己的职场年龄十年后还停留在“25岁”。到了自己35岁找工作时,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在找那些“职场25岁年龄”从事的工作,去和那些25岁的年轻人竞争,但你体力又拼不过他们,工资又要的比他们高,当然会陷入“生死线”了。

年龄35岁,职场年龄也35岁,35岁就是你的“加油站”,因为竞争者不多

如果你在某个领域深耕,即使那个领域是个小众领域,在35岁时,就凭你这个十年积累,和你竞争的就不多。但每个领域都需要这些“资深人士”啊,没办法,他们只能开出来高薪了。

不管你信不信,一方面很多人在喊“35岁中年危机”,一方面很多企业打着灯笼再找三四十岁左右的“本领域内的资深人士”。

我有个朋友 ,四十岁出头,从来没挂过简历,但猎头的电话却异常的频繁。为什么?因为这位朋友是做环保测评方面工作的,而且从毕业就做这个,从基层做到经理,对各种测评法规之类的门儿清。当时这是个冷门工作,但他就是一直坚持,从未换行,近二十年经验积累,而现在很多工厂挖不到他,打电话咨询一下他,都要预约,付费的哦!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来的真的不多,而你如果在一个领域一直坚持,并且持续精进,那么十年之后,你抬头四望,你会发现你几乎是这个领域顶尖的人才了,虽然你从来没想过要做顶尖的人才,但你就是,因为能坚持这么久的人太少了!

网上写的那些35岁裁员危机,其实很多被误解了,那根本就不是危机!

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甲骨文裁员,一些中年技术人员无情被裁了,拉着横幅去甲骨文北京总部去抗议,于是网上嗨起来了,到处都是什么“中年被裁员,如何应付中年危机?”“35岁,被裁员后你还能做什么?”!我只想说:呵呵!

你知道这些被裁的员工大部分人在北京靠自己的工资就买房了吗?我就问,网上这么多信誓旦旦写“如何避免中年危机”的自媒体人,你们谁能在北京靠自己的薪资买房?自己一年都没人家两个月挣得多,还要可怜人家遭遇“危机”,这是什么逻辑!

你知道这些被裁的员工被赔偿“N 6”吗?也就是说,这些去抗议的员工,个个都拿了少说几十万的补偿金!如果你对这些被裁人员觉得“可怜”,那么你两年的工资有多少?你累死累活工作两年,其实还没有这些“中年危机”的员工裁员补偿金拿的多!

你知道这些被裁员工想找一份技术工作真的很简单吗?甲骨文那是什么公司?业内龙头公司!龙头公司出来的员工,行业内其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都会高薪抢着要的,几乎每个行业都是如此。他们抗议,只不过是不愿意去这些中小企业罢了!

总,你只看到了“裁员”两个字,就觉得是中年危机了。其实你到了中年,就知道身边有多少人都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让公司把自己裁了,裁员后不但可以从公司拿到一大笔补偿金,而且转身就可以找到一个更高薪水的工作。这就是“在领域内有积累的中年人”的真实职场状态。

目前网络上写“中年危机”的作者,很多都不到30岁,他们根本不了解真实的中年职场,只是想当然的觉得“35岁就危机了”。

下面一句话格外重要,也是职场的事实:

其实在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以及众多需要拼积累的行业,35岁基本上才刚刚混了点资历,往上升职的路径才刚刚开始。 你去查查很多高管的履历,就知道他们很多35岁时也只不过是普通的基层管理人员罢了!

以后可能延迟到65岁退休,25岁才开始进入职场,35岁就危机了,你自己不觉得很滑稽吗?

总结:如何让35岁成为你的“加油站”,而不是“生死线”

1、锁定一个领域,聚焦深挖,为自己积累星辰大海的经验

你就是做PPT,研究三年,足以让你衣食无忧;你就是研究猪饲料,研究五年,也足以让你衣食无忧;就怕你一会儿研究PPT,说“线上课程是趋势”,一会儿研究猪饲料,说“生态农业是趋势”,最后哪个都是半瓶子水。

普通的人很难抓住风口,但普通的人可以死磕,只要你锁定一个领域,聚焦深挖,先超过身边的所有人,你就基本上是“专家”了,按照现在的“头部思维”,你就具备了很强大的职场竞争力!

2、为自己负责,对自己复盘,不要让自己一年内仅仅做重复性的工作

重复性的工作做习惯了,会有惰性!因为重复的工作简单啊,快捷啊,省事啊,不需要付出太多脑子啊。但是如果长期从事这种重复性的劳动,就意味着你的职场年龄完全停滞了,一年年过去,你的年龄增大了,但职场年龄没有变化。

如果一旦意识到自己仅仅是在做“重复性劳动”,我建议你给自己一点挑战,不一定就是说辞职,而是说一定要自己给自己一点新挑战,让自己去训练一个新本领,有了这种刺激,你才会让“职场年龄”成长。

3、不要浑浑噩噩,树立强大的“经营意识”,你的最大优势就是你可调动的资源多!

年纪越大,体力和精力越不行,这个时候能够碾压年轻人的,就是你调动资源的能力,有人说,我没有资源啊?所以,这不是让你提早开始布局呀!有人说,我不会布局啊?所以,让你学会“经营”啊!

什么是“经营”?“经营”就是要大方,中年人必须要大方,要深刻的理解到,所有的事情都是“用人”来做成的。马云这么有钱,还要天天飞,见这个人见那个人,你啥都没有,为什么不努力的多认识几个人!

总之,如果你无意识,不经营,不在意,日子一天一天重复过,当你35岁了,就会遭遇“生死线”;

如果你有意识,有经营,做聚焦,日子一天一天精进,当你35岁了,就会变成“加油站”。

即使你这时候被裁员了,你也不会有任何焦虑,因为你非常清楚,很多企业都会主动找你的。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大部分人也成不了专家,但只要你持续精进,你完全可以在十年内在某个领域,超过你身边的绝大多数人!就怕你不做,也坚持不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