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名将冯异:“大树将军”的成名之路

共2774字丨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西汉末年,外戚干政,王莽新朝,加上遍地饥荒,各地起义频发,天下大乱,河南南阳的刘縯[yǎn]和刘秀两兄弟也起兵讨伐王莽。

今天要讲主人公就是跟随汉光武帝刘秀打江山的功臣,后被封为 “云台二十八将”位列第七的开国名将——冯异。

冯异虽位列第七,但是后世地位极高,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其中后汉时期的大臣只有冯异和位列第一的邓禹。

冯异是如何成名的呢?

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冯异像

一   巾车之恩,君臣遇合

冯异,字公孙,颍川郡父城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东)人。冯异原本为王莽效力,他以颍川郡的郡掾[yuàn]的身份监察五个县,并奉命跟父城县长苗萌共同守城,为王莽抵御汉军。

可是父城易守难攻,久攻不下,刘秀就暂时驻扎在巾车乡。

冯异为官一向尽职尽责,他想趁打仗间隙巡视一下管辖的其他县,看看防御做得怎么样,可刚从父城出发不久,就在巾车乡被汉军抓个正着。

冯异的堂兄冯孝及同乡等人在刘秀军中,一致向刘秀举荐冯异。刘秀随即召见了冯异,冯异对刘秀说:“我的老母亲还在父城之中,我实在放心不下,请允许我回去继续守城,立功来报答您的恩德。”

刘秀见他言辞恳切,便对冯异说:“很好”,于是放走了冯异。

冯异回城后,跟苗萌说:“当今起义军都是豪强,大多暴虐无道。我今天见到刘秀将军本人,言谈举止非一般人,咱们跟着他可以干一番大事业。”苗萌说:“咱俩是生死之交,一切都听你的!”

不久,刘縯遇害。

刘秀和刘縯兄弟俩性格完全不同,刘秀性格文静低调,大哥刘縯则锋芒毕露,具有霸王之气,广交豪杰,受人拥戴,更始皇帝刘玄忌惮刘縯的势力超过自己,就找借口先杀了刘縯。

更始帝派人来攻打父城,冯异始终坚守,拒不投降。后来直到刘秀经过父城,冯异立即打开城门,以酒肉迎接。

刘秀十分高兴,任命冯异为主簿[bù],苗萌为从事,冯异又推荐许多同乡,众人跟随刘秀一同到了洛阳。

巾车之恩,典故成语,意思是不忘恩情,知恩图报。《后汉书·冯异传》上说,冯异与刘秀一个“不忘巾车之恩”,一个“不忘河北之难”,谱写出一段君臣遇合的佳话。

父城和巾车乡在地图上的位置,直线距离13公里

二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刘縯被杀,为免后患,更始帝又派刘秀去河北收拾残局,但却只给了他几名随从,其用意不言自明。

势单力薄的刘秀,只能险中求活,虽当众毫无悲伤之色,但却不吃酒肉,枕头上也常有泪痕。

冯异看到就前去宽慰,还劝刘秀笼络人心以发展自己的势力。刘秀采纳了他的意见,到河北邯郸后,派他去审理案件,释放囚徒,安抚鳏寡,冯异还帮助刘秀暗中调查各地方的太守对刘秀是否忠心。

可是邯郸当地也有起义军,由王郎带领。王郎本是一名算命先生,他自称是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获得了当地人的支持。他把刘秀当作心腹大患,用十万户的爵位悬赏刘秀的人头。

刘秀攻打王郎暂时失利。一日行军到饶阳县芜蒌[wú lóu]亭时,天寒地冻,大家都饥饿难耐,这时冯异找来豆子煮成粥,众人饥寒顿解。等到了南宫县,又遇到大风大雨,于是冯异找来木柴生火,为刘秀烘干衣服,找来麦子做成麦饭。刘秀渡过滹沱[hū tuó]河到了信都,冯异则去各地征兵。

冯异是文人出生,从小喜欢读书,不仅擅长带兵打仗,还能照顾大家的饮食起居,这一切都被刘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此后,冯异随刘秀成功大破王郎,平定河北。

当时全国还有一支庞大的乌合之众——赤眉农民起义军,势力比刘秀大得多。

刘秀派冯异与邓禹去围剿赤眉军,在回奚吃了败仗,不幸损兵折将,后来冯异重新排兵布阵,加强防御,收拢散兵,并派人乔装打入敌营,最终在渑[miǎn]池大获全胜。刘秀褒奖冯异说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论功行赏,令其入关平定关中。

对刘秀来说,失去了至亲的大哥,但却得到众人鼎力相助,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古人用桑榆比喻晚年,夕阳的余晖洒在桑树和榆树的树梢上,借指日暮或日落,东隅是东方日出处,后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来比喻在这一方面失去了,在另一方面终会有所收获。

三   披荆斩棘,坐树不言

后来刘秀即位称帝,冯异又在关中平定赤眉起义军。冯异上书表示愿意回京城,刘秀不许。但这时,有人告状,说他在关中拥兵自重,号“咸阳王”,不贪财,不贪功,是有野心的人。

刘秀把奏折寄给冯异,冯异看了惶恐不安,向刘秀上书表明自己绝无二心。

刘秀回信说:“将军对国家有君臣之义,对我如父子之情,不必疑惑惶恐”。

不久,冯异到洛阳汇报工作,刘秀指着冯异对满朝文武说:“他为我劈开多刺丛生的荆棘,平定了关中。” 意为夸奖冯异的征战之功。

荆是荆条,落叶灌木,棘,泛指有芒刺的草木,荆、棘常合生为丛莽,后来就有了”披荆斩棘”这个成语形容为前进克服困难、清除障碍。

刘秀又赐冯异珠宝、服饰、钱帛,并下诏书说:“当年打天下的时候,没有你的豆粥、麦饭,我就饿死了,我一直没有报答你的恩情。”

冯异没想到光武帝还记着这件事,连忙拜谢:“臣听说,以前管仲曾对齐桓公说过:'希望大王不要忘记当年我刺杀您时射中的带钩,臣下我也不要忘记被您从鲁国救回时使用的槛车。’从此齐桓公就完全信任管仲。臣也希望陛下您不要忘记当时在河北的苦日子,臣我也不敢忘记陛下在巾车乡对我的恩德。”

刘秀大喜,又设宴招待冯异十多日,才让冯异带着妻儿回到关中。

冯异为人谦退不伐,从不居功自傲。他出行遇到别的将领,就让自己的车驶到路边避让。他的军队前进后退都有明确的标识,军中称谓最有秩序。

每次打完仗,别人都聚在一起自述战功,冯异总是独自走开,坐在树下乘凉。于是,被人称作“大树将军”。

“大树将军”后常喻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后以“坐树不言”、“坐树无言”谓功高而不自矜。

四  小结

冯异以一介书生入行伍,决定跟着刘秀是因为仰慕他的德行,艰苦创业之时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扫除障碍,对待同僚谦虚退让,从不揽功邀赏,当有能力自己单干时他也不忘君臣之义。

如果说光武帝刘秀开的是一间初创公司,那么冯异绝对能评上中国好员工。冯异有才华有能力有责任心,还任劳任怨,不说闲话,最主要还懂得感恩,这样的员工哪个领导不喜欢。

当然,刘秀也是个好领导,格局大,讲仁义,不忘功臣的一功一德,大方的把土地和爵位分封给他们,使众将心甘情愿的为他效命,传为千古君臣关系佳话。

当您遭遇职场上两难的抉择时,不妨学一下大树将军的处世哲学: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清光绪十年《潞城县志》中,有刘体中为冯异庙墓所撰四章五绝,作为今天的故事的结尾:

颖川初奋迹,主圣赖臣贤。

一德贞元会,群雄割据年。

投诚归五县,宣力抚三秦。

岂以威权重,而忘致此身。

豆粥芜蒌亭,麦饭滹沱河。

赞成艰苦业,大树独摩挲。

仗剑驱群丑,寅恭结主知。

至今祠墓在,凛凛认须眉。

材料来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END

(0)

相关推荐

  • 晚安曲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希望这个夏天 能常常见到想见的人 晚安 今夜一起听 <白桦林> 朴树 白桦林 朴树 - 我去2000年 最近在听什么?欢迎私信乐叔 晚安 Good Night 不同的城市,亲爱的你 Dif ...

  • 东汉开国名将冯异的孙子冯普愤然杀死了乡级...

    东汉开国名将冯异的孙子冯普愤然杀死了乡级官员游徼,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刘庄皇帝得到报告,马上下令廷尉将其逮捕归案,关进了诏狱大牢!按照刘庄皇帝的脾气,冯普怕是难逃一死! 数日后,廷尉将冯普一案的卷宗 ...

  • 东汉名将寇恂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当初他当郡里的功曹(工作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太守耿况很器重他.王莽失败,更始帝即位,派遣使者到各处劝降,说:"先投降的就恢复他的爵位."寇恂随着耿况在边界 ...

  • 东汉名将皇甫嵩:屠杀二十万黄巾军,投靠董卓后又屠尽董卓全家

    东汉末年是一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皇莆嵩在这个乱世当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他可以是匡扶社稷的良将,百姓称赞他,士兵敬畏他:他又是杀人不眨眼的屠夫,无数人惨死在他的屠刀之下.亦雄亦奸,这是曹操的 ...

  • 李典:深明大义不与人争功,受人尊敬的东汉名将

    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父亲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吕布突袭兖州的时候,曹操派李乾回老家乘氏安抚民众.李乾手下有几千家宾客,当然是吕布拉拢的对象.就派出薛兰李 ...

  • 西汉和东汉名将分档第一档:韩信,刘秀第二...

    西汉和东汉名将分档 第一档:韩信,刘秀 第二档:卫青,霍去病,耿弇,班超 第三档:周亚夫,刘邦,赵充国,冯异,窦宪,岑彭 第四档:曹参,陈汤,冯奉世,李广,吴汉,马援,段炯,邓禹

  • 东汉名将马援为何被称为﹃伏波将军﹄ 冯珅珅

    "老当益壮""马革裹尸"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两个成语,他们的典故都出自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其命意为降伏波涛,勇猛神威. ...

  • 你知道“马革裹尸”的东汉名将马援吗?

    作者:赵心放 马援系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其"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和"男儿要当死于边.以马革裹尸还葬"的英雄气概,为历代后世想要建功立业的男儿们树立起了一块丰碑. ...

  • 东汉开国功臣、一代名将蒙冤受屈,马革裹尸,这就是明珠之谤!

    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四月中旬的一天,洛阳城南门外彩旗飘舞.人山人海.沸腾的人群不时发出阵阵笑语.忽然有人一声高喊:"你们看,马将军回来了!"人们昂首跷足向远处眺望.这是 ...

  • 凉州四大名将,除董卓外全是忠臣,趁东汉大乱前摆平帝国强敌

    大家知道,董卓来自凉州,他的凉州兵马向来是天下第一,历史上也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凉州是出将才极多的地方. 而在董卓之前,凉州还有三位很厉害的战将. 1.段颎 段颎是甘肃武威人,据说他的祖先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