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杰克·伦敦在最成功的时候选择了自杀?

01.

一个硬币的两面

1916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Jack London)死在了他的豪华牧场里。

医生赶到时,发现他的桌子上有一张草稿,上面是他计算完的药物剂量,药物则是他用来治疗刚刚出现的尿毒症症状的。但这个剂量过于夸张了,没人会相信这位曾经接触过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的作家,会看不出剂量上显而易见的错误。所以,大部分人都将杰克·伦敦的死看作是自杀。

▲杰克·伦敦原名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1876-1916)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野性的呼唤》《海狼》《白牙》《热爱生命》等

不论如何,杰克·伦敦的死造成了极大的震动,这震动从美国的西海岸传到东海岸,跨过大西洋传到欧洲,最后来到受他影响最大的亚洲。在亚洲,他是人们最熟悉的美国作家。

长时间以来,大众,尤其是无产者,都对杰克·伦敦抱有狂热的崇拜。这个从美国底层一路爬到上流社会,成为知名作家的勇士,不断地用他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生命,什么才是力量,什么才是美。

他善于写动物的拼搏,写人的拼搏,写极端环境下生命的灿烂,这无一不是在强调生命的辉煌意义,无一不是以「适者生存」的道理在鼓励人们勇敢面对一切。他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海狼》《热爱生命》都是怀着热忱与理想写就的。

然而,在他众多作品中,只有一部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他的自杀以及他一生的精神活动,那就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他的自传,长篇小说《马丁·伊登》。

▲图注:《马丁·伊登》

作者:杰克·伦敦

译者:殷惟本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

在这部书中,既有他一以贯之的生命力与真实,又诠释了他自己的一生,他的心路历程,他的价值追求,甚至还预言了他自己命运的归宿。书中的主人公和他一样,都是从最底层的社会爬出来,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名声与金钱。

这部1907年就已付梓的巨著,是一本不完全的自传,虽没有记录杰克·伦敦最后十年的经历,却高度浓缩了杰克·伦敦一生的进取和挣扎。

杰克·伦敦的自杀,表面上似乎是最后十年挥金如土,失掉自我造成的。但是,当你翻开《马丁·伊登》,去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理解,就会发现,杰克·伦敦的自杀有其必然性。他和他笔下的马丁·伊登,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书中,马丁·伊登跳海身亡,那正是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的杰克·伦敦。

02.

爱情诗里发光的精灵

《马丁·伊登》是一本讲述「幻灭」的小说,它和杰克·伦敦的一生一样,从最低点一路爬升,到了最高处,然后灰飞烟灭。

从篇幅上看,《马丁·伊登》只有最后一章没有讲爱情,其余45章,都或多或少依附于爱情。它「幻灭」的主题,也首先就体现为爱情的幻灭。

整体上说,主人公马丁·伊登对资产阶级少女露丝的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里,马丁视露丝为神,将一切美好的事物、完美的品质都放在露丝的身上。

在书的开篇,作为一个普通水手的马丁打抱不平救了一个男孩阿瑟,男孩为感谢他,请他来家里吃饭。这是马丁·伊登第一次来到「上层社会」的屋子里,第一次与资产阶级共进晚餐,他为男孩的姐姐露丝的美貌所吸引,感受到露丝谈吐讲究,品味高雅,浑身散发着美。

这个时候,露丝在马丁的眼中是「一朵淡金黄色的花」、「一个精灵,一位天仙,一位女神」。他对露丝没有肉体的欲望,他也惊讶于此,露丝不同于他接触过的所有女人。她是美的代言人,是一个理想的化身:

「在她身上,他悟到了纯洁是善和纯净的极致,是这些属性构成了永恒的生命。」

为使自己有一天能够配得上这位露丝小姐,马丁决心刻苦学习。他从最基本的语法学起,半工半读,吃了不少苦。他每天只睡五个小时,用常人无法想象的毅力和勇气翻越知识的高峰,去图书馆借书自学了数学、物理、化学、诗歌、哲学、生物等等学科的知识,并开始了文学创作。

不断的思考和学习让他获得了一套成熟的价值观,他开始用新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端详露丝。有一天,马丁看到露丝吃樱桃的时候嘴上留下了樱桃的痕迹,他才忽然意识到,原来露丝也是一般的女人,她所代表的那种神圣的光芒也从此不见了。

▲电影《马丁·伊登》剧照  1942

于是,马丁对露丝的感情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他的才智逐渐超过了露丝,却「并没有影响他爱她」。露丝从神坛走了下来,马丁所追求的知识,以及由知识带来的对美的追求,都不再存系于露丝的身上。

但露丝象征的阶级对马丁来说仍是一个追求的目标。从女神变回女人的露丝,也依旧让马丁魂牵梦绕。

这一阶段,露丝也终于直面了对马丁的感情,他们相爱了。这是他们二人在阶级、才智和爱情上最相匹配的一个时期。但此时的马丁·伊登已经被艺术的美所打动,励志成为一位作家。露丝和马丁的分歧从阶级上的鸿沟,转为了理想上的分歧。

露丝希望看到马丁的实际行动,在马丁无数次投稿失败以后,露丝虽然「并没有改变或者贬低他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却「不信他有能力成为一名作家」了。露丝更想过上安稳的生活,她想让马丁去自己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当一名律师,拿「丰厚的薪水」。

可马丁却有自己的打算,他不想就这么甘于平庸,仅改变了自己的阶级,却和以前一样过着重复的、没有挑战性的、丑陋的生活,那在马丁看来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他想要的是超越自己,完成自己的使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

他们的矛盾不断升级,直到有一天马丁参加了一个社会主义者的地下活动,转天就被报纸添油加醋地报导之后,露丝终于顶不住压力,与马丁分手。

然而,马丁的转机却来了。就在露丝刚刚和他分手不久,他的著作忽然之间得到了多方好评,「像颗彗星在文学界上空闪现」。突然之间,他成了大名鼎鼎的作家。当露丝因他的成功而重新找到了他,向他祈求原谅时,马丁彻底看清了露丝的「面目」,重新认识了他的这段爱情:

「如今他明白了,他没有真正爱过她。他爱的是一个理想化的露丝,一个他臆想出来的神仙中人,一个在他的爱情诗里的熠熠发光的精灵。而那个真正的资产阶级的露丝,她那一身的资产阶级的弱点,她那种不可救药的资产阶级褊狭心理,他可从来没有爱过。」

这是马丁爱情的第三个阶段,露丝呈现出了她真实的样子,不再具有任何光环。马丁在认清露丝的同时,也认清了自己,但认清之后,他却发现他的一番努力原来只是朝着一个自己造出来的理想进行的。他所追求的事物,和他所追求的那个「理想化的露丝」一样,其实都不曾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他的全部价值和意义都被消解了。

03.

那个世界在她的天地之外

马丁·伊登爱情的幻灭,其实揭示出了更深矛盾,那就是阶级的矛盾。阶级的不同,身份的不同,让他的幻灭呈现出一定的必然性。

马丁的出身,使他对资产阶级的「上流社会」只能停留于想象之中。出身低微的他,并不具备完全辨别爱情和美的能力。而当他真的走近资产阶级之后,那种冲击瞬间就将他击垮,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自卑和对财富、名誉、地位、尊严、美等等事物产生的强烈欲望。他要改变自己,可他却又不具有改变自己的物质资料。

当他第一次站在露丝家的客厅里看一幅油画的时候,他想当然地认为那就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同样,他也将露丝看作世上最美的女人,当成了美本身。而更不幸的是,他还将这种感情与阶级捆绑在一起,当做了自己的理想。他后来对于自我与身份的认识,多半也是从这理想中识别的。

从马丁视露丝为「女神」,到他认识到露丝不过也只是女人,再到两人相恋。他发现「自己爱美胜过爱名」,而「爱露丝胜过爱美」。

他因此穿过重重阻拦,终于把自己也改造成了资产阶级。而这时的他,已然不同于露丝这种固有的资产阶级了。他付出了露丝不可能付出的精力,承受了露丝想象不到的苦。他已经不再能与露丝达成共识,他们成了两类人。

▲电影《马丁·伊登》剧照 1942

当马丁再去到露丝家里,再看到那幅油画,他感觉到的不再是美,而是「一些华而不实的花架子」,露丝以及他的家人不但对于艺术「一窍不通」,而且「对于生活他们可说是愚不可及」。他们的爱情,已经荡然无存。

从露丝的角度讲,她这个「资产阶级娇生惯养出来的怯生生的小姐」,只在书本上读到过爱情。她心中的偶像是自己的父亲,一切艺术和美,对于露丝来说只是生活的调味品,而不是她生活的重心。文学在她看来只是一种修养,而「文化修养本身就是目的」。

露丝爱马丁,是因为马丁让她感受到男人的气息,她被他强壮的身躯,底层人的激情和力量所感染。

她不能接受作为水手的马丁,一心只想改造他,一开始:

「她以为只是对他感兴趣而已,她把他看成一个具有各种天才潜能的不寻常的类型,她甚至感到自己在做善事。」

可是,

「她万万不曾意识到,她的欲望是想把他这块泥土捏成一个像她父亲那样的人,因为她认为父亲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形象。」

她终究只是资产阶级的小姐,难以摆脱自己的认识。她不需要努力,不需要超越,一切都被安排妥当了。她也不知道马丁不可能被改造成她的样子,他们永远都是两类人。

归根结底,她无法理解马丁的价值观,也无法理解马丁的处境。正如杰克·伦敦所写:

「在那个由粗野的人和更为粗野的事所构成的神秘世界里,他被摔打得遍体鳞伤,而那个世界的边缘是在她的天地之外的。」

露丝不是不爱马丁,而是她不可能具有那种勇气,使她敢于和一切斗争,排除万难。她要照顾她资产阶级的面子,要维护她家族的形象,要顾及父母的看法。她与父母斗争,说服父母接受马丁。她到马丁住的「贫民窟」看望他,照顾他,都是她爱的体现。但这却不能真的使他们跨越阶级的高墙。

《马丁·伊登》体现了一种双重悲剧,这正是它在爱情小说上的伟大之处。杰克·伦敦虽然是写自己的经历,却也将女性一方的内心刻画得入木三分。

而在爱情的背后,一直起着作用并左右爱情的,是马丁与露丝始终不相容,也一定不可能相融的阶级。这阶级的必然性不是在马丁·伊登一个人身上才体现出来,而是与当时整个美国的状况相关。

04.

「社会进化论」

假如《马丁·伊登》只讲述了一个水手跨越阶级,成为作家的个例,那它就不会是经典的名著。小说的杰出在于,杰克·伦敦在马丁的故事之下,实则描绘了整个生气蓬勃的美国。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虽然阶级日趋分化,穷人食不果腹,富人富可敌国,但阶级之间的流动性也在增强。

马丁之所以能够下大决心去学习知识,试图离开自己的阶级,一方面当然是因为马丁本身的惊人毅力,比如他曾和一个叫「奶酪脸」的同学打了十一年架,终于将他打败。而对他新的事业,他说:

「我已经走了不少的路,还有不少的路要走,可是即使我趴在地上爬也要爬到目的地。」

而另一方面,也不应忽略当时美国所具有的活力。马丁的例子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美国人的群像,只要有理想,在美国就可以实现。穷人有一夜暴富的机会,而富人也可能瞬间变穷。

马丁的时代,是美国黄金时代即将来临的时代。「淘金热」刚刚结束,火车连接了无数曾经杳无人烟的小镇。钢铁领域造就了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汽车领域造就了亨利·福特(Henry Ford),而石油使约翰·洛克菲勒(John Rockefeller)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还有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万宝路公司(Marlboro)都相继出现。美国的那些标志性建筑,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也都即将落成。

▲匹兹堡城市景色  1910

军械库展览(Armory Show)将艺术之都迁往纽约。此前从欧洲大陆传来的一系列反传统文化,如马克思、斯宾塞、叔本华、尼采、魏宁格等,虽然都强烈地冲击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根基,却并没有浇灭美国社会沿着资本主义向前发展的道路,反而使美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美国人不在乎马克思、斯宾塞、尼采们所反对的到底是什么,他们更在乎马克思、尼采们提供了什么样的工具使他们更大限度地获得自由、资本和动力。

马丁·伊登受到这样一个时代的恩惠,他的悲剧也只可能发生在这个时代。

这种时代的机会,使马丁能够产生超越阶级的想法。当他置身于资产阶级的空气中,他没有退回到自己以往的世界中去。可在这样的大发展的雏形阶段,马丁不可能得到更有优势的社会福利,他没法领到可以让他无后顾之忧的社会福利,没法接受系统的教育,只能凭自己的一股蛮劲去挣脱牢笼。

可以想象,在一切学说中,最能感染马丁的就是斯宾塞和尼采。前者被马丁视为伟人,他「把全部知识都替他组织起来,把一切事物整合成一个统一体」,帮助马丁建构了自己的世界观。

可是不要忘了,斯宾塞正是有着和马丁类似经历和处境的哲学家,这位天才人物在写作其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的时候,甚至没有读过康德。

在某种程度上讲,斯宾塞是一个平民的榜样,一个不学无术也能创造学说的案例,是一个奇迹。他的学说也偏偏是鼓励人们去少学而多思,他强调对知识的观察、归纳和总结,强调把知识系统化。他的「社会进化论」有别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定不仅自然世界,连人类社会也是「适者生存」的。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英国哲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创始人

但这种理论恰恰说到了马丁·伊登的心坎里,他正是这样的一个「强者」,他在自己身上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成了尼采所说的「超人」。

因此,马丁不能理解为什么像他一样有学问,甚至比他更有学问的人那么畏首畏尾,对真理避而远之,不愿意去超越。他理解不了资产阶级的社会模式,以及衍生出的文化。他自己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无产者,他没有顾忌,也不许别人有所顾忌:

「世界属于强者,他们高贵,他们并不在生意买卖的猪栏里打滚。世界属于这些真正高贵的人,属于伟大的金发野兽,属于不肯妥协的人,属于一言九鼎的人,他们会把你们一口吞掉,你们这帮害怕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者,自以为是个人主义者的社会主义者。温良恭俭让的这套奴隶道德救不了你们。」

以马丁的阶级和处境而言,他选择了斯宾塞、尼采的学说几乎是某种必然,这造成了他的知识只得停留于不全面、不客观的境地。

在露丝的眼中,他不可救药。他偏激、强势,使露丝「感到害怕」。可艺术之神却偏偏垂青这样的一个人,因为在马丁身上,虽然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知识分子的修养和对文化的总体认识,他却可以将他丰富的经历,用他的激情和果敢表达出来。这也是他最终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

毕竟,艺术不是单靠修养就可达成,而需要深刻、敏锐的感受和充沛的表现力、创造力。

而换个角度,假如将《马丁·伊登》说成是一部写「美国梦」的破灭的小说,也显然将它看得太过简单了。

马丁·伊登虽然有着梦想,却不能完全将这梦想只看成是巨大社会的缩影,他所追求的事物有别于同时期其他的底层人物。正是因为这一点,他的幻灭才造成了强烈的艺术张力。与他相比,当时美国的底层工人、水手,凡是有理想并敢于斗争的人,大多完成了自己的「美国梦」,在社会上具有了一席之地,获得了成功。

马丁·伊登则一方面体现了底层人在美国黄金时代初期的拼搏史,另一方面却因欧洲文化带来的个人主义而幻灭,他死于自己的个人主义,而不该只归因于社会。

如果马丁在露丝和他分手前就已经成为了一名成功作家,那他们也许就不会分手;如果他的运气更多,他的家庭更好,而他遇到的女人也比露丝更有勇气,他的结局也会不一样。不过,这都只是假设而已。

05.

他刚一知道,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马丁·伊登最后死于他的个人主义。在这一点上,马丁·伊登,以及杰克·伦敦的死都是一个大环境下的个例。马丁自己就说:

「奥克兰的个人主义者还不满半打,我马丁·伊登就是其中一个。」

就像杰克·伦敦在所有的小说中都体现出的那样,马丁·伊登是一个有着强大的、野兽般生命力的人。这是杰克·伦敦自己人生的写照,他追求那种绝境下的求生(如《热爱生命》),那种人性中生生不息的兽性。

不幸的是,马丁·伊登不但「性好逞强,绝不甘心居于人下」,他也敏感,善思。

他不像别的水手那样甘于命运,相反,他能够欣赏美,对美有着一种天生的、强烈的感受力。这些品质使得马丁与文学、哲学碰撞时,他会轻而易举地沉溺进去。这才是他悲剧的起源。

▲电影《美国往事》中,主人公「面条」年轻时偷偷阅读《马丁·伊登》。这部电影也讲述了一个爱情的故事,也描绘了一场梦

他是有野心的人,但他却没有归属感。他的野心不在于挣钱,而在于超越。他超越阶级,超越名利,却最终无法超越真正的自己,他始终还是在起点处那个自我当中,从不曾走出去过。

他也因此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他爱露丝吗?看上去不但是而且极其强烈,但那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假露丝之名,却容纳了美、理想、欲望、阶级、文化等等事物的大杂烩。

当他获得了名利,当他站在了远远高于露丝的视角的时候,他发现整个社会都从来不曾接受过他:

「在社会上层,人们并不因为他本身的价值而欢迎他马丁·伊登,而过去曾欢迎他的同阶级的人呢,他又没法回到他们那儿去。他也不需要他们。他跟那批愚昧的头等舱旅客、跟那帮不检点的年轻人格格不入,同样,他跟本阶级的人也格格不入。」

于是,「生活对于他,就像一道强烈的白光刺痛了一名病人的疲乏的眼睛。」

没有人能够真正的接纳他,理解他。或许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这样,可马丁·伊登却不能理解。他因为自己独特的性格和遭遇所信奉的斯宾塞、尼采,没有使他真正掌握超越的意义,他仍然需要那些他所鄙视的人,仍然需要他们对他的理解,仍然需要爱情。

也许,他这样的人应该有另一条路,就像书中的另一位天才勃力森登对他说的「为了美本身爱美吧」,「一个人的喜悦不是来自他成功地做了什么,而是来自做的过程」。

但马丁更想要一个成功的结果,至于这个结果是什么,他也不知道。这结果最初是得到露丝的爱,可他把露丝搞错了,他也搞不清露丝这个名字到底是什么了。

《马丁·伊登》是一个悲剧作品,它深深的悲剧在于将人最美好,最善良,最勇敢的一面呈现给人看,却又让它们迅速地溃败、瓦解,成为一个个绚丽的碎片。

初读《马丁·伊登》,会将它当作一部给青年人的书,它描绘了每个人都可能会有的那种爱情,纯洁而美好。也展现了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如何拼搏,如何以强力去改变自己,感人至深。可越到后来,越会难以理解马丁所追求的是什么,以及他为何选择了自杀。

整本书,就像一个青年人才会有的炙热的梦,可现实终究要将这梦的泡沫击碎。马丁战胜不了这现实,这才使人尤其感慨叹惋。

杰克·伦敦自己也一直在这样一种矛盾之中,他以现实之笔写底层人的苦难,写生命的力量,写只有美国才有的自然人的激情。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生命本身才是美的,一切事物上的生命的痕迹,生命的撞击所带来的灿烂才是美的居所。可他又不能忍受现实的丑陋,现实的平凡。

▲杰克·伦敦

他的理想并不在这个世界上显现。一旦一个人以如此纯粹的理想来给予生活意义,那他就永远不可能被满足。

杰克·伦敦自己的生活就是这样,露丝同样出现在他的人生中,他也像他笔下的马丁·伊登一样,追寻不到他梦寐以求的事物。

在他还没有收获名利的时候,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奋斗的目标;可当他名利双收之时,他愈发不能理解世界,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法给自己的心灵找到归属。

在艺术创作上,杰克·伦敦用这种力与美开疆拓土,而到了生活上,他却无法拯救自己,这是杰克·伦敦人生的矛盾,同样也是马丁·伊登的。

如果我们再读一次《马丁·伊登》的结尾,读他跳海而死时的描写,也许就能理解,那是对马丁·伊登,也是对杰克·伦敦一生的双重隐喻:

「他已经沉在很深的地方了。手脚和意志都没法使他升到海面上来了。……那是什么?好像是座灯塔,可是灯塔是在他的脑袋里面吧——一片闪烁而耀眼的白光。它越闪越快。他忽然听见了一长串的轰隆声,仿佛觉得自己从一道硕大无朋、望不到底的楼梯上滚了下来,就在底部他陷入了黑暗之中,他就知道这些。

他刚一知道,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0)

相关推荐

  • 《马丁•伊登》——按下重启,源自人无法抗拒对生命起点的依恋

    戳蓝色字"谁知西去路"关注我们哟! 电影:<马丁·伊登> 类型:剧情 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 编剧:毛里齐奥·布拉奇.皮耶特罗·马切罗 主演:卢卡·马里内利.杰西卡·塞 ...

  • 此片居然打败了最热门的《小丑》......

    引 言 2019年,<小丑>一飞冲天,一举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然而影帝宝座却被一部意大利电影<马丁.伊登>的主角卢卡.马里内利拿下. 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作品赢得了威尼斯 ...

  • 路遥、从维熙都曾读过他的作品,他为何倍受中国读者青睐?

    今年是杰克·伦敦诞辰145周年.杰克·伦敦是我国读者十分喜爱的美国作家,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读者. "就这样,孙少平被田晓霞引到另外一个天地.他贪婪地读她带来的一切读物--这期间,他还读了晓霞 ...

  • 拿下威尼斯影帝的片子,你可能还没看

    2019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当所有人以为华金(小丑)将会获得威尼斯影帝殊荣的时候,评委会却念了另一个人的名字"卢卡·马里内利",电影<马丁伊登>的主演. <马丁伊 ...

  • 杰克·伦敦:马背上的水手 | 影片《马丁·伊登》

    一篇美文,带你进入阅读的记忆世界. <马丁·伊登>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创作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青年水手马丁·伊登偶然结识了上流社会的罗丝小姐,受她的启发,发愤自学,并开始了艰苦 ...

  • 《马丁.伊登》读后感-伟大的永恒

    杰克.伦敦年轻时的照片 在经历数次中断,数次拾起,历时约两个月的漫长阅读后,于上周日下午终于再次把杰克.伦敦的著作<马丁.伊登>细致地读完了.这应该是我第四次或第五次完完全全通透地读完&l ...

  • 杰克伦敦的自杀

    来源:公众号[血钻故事] 作者:炳燊 温馨提示:本文共计8500字,阅读预计需要18分钟 我宁愿是燃烧过后的灰烬 也不愿做地上的尘土 --杰克·伦敦 身世之谜 杰克·伦敦的生父姓钱尼,纯种爱尔兰人,以 ...

  • 【作家杰克·伦敦为什么自杀】美国文坛英雄的末路

    杰克·伦敦 美国作家中,杰克·伦敦恐怕要算一个真正的文坛英雄.他早年的苦难和艰辛使他领悟了人生的意义,顽强的毅力推动他在生活的重压下走向了成功,最后成为世界闻名的文学大师.他的许多作品是19世纪欧美批 ...

  • 《在甲板的天篷下面 》美 杰克伦敦

    在甲板的天篷下面 "有哪一个男人--我的意思是指上等人--能把一个女人叫作猪?" 矮子说了这句向大家挑战的话之后,就靠在帆布椅上,摆出一副自以为是和严阵以待的神气,慢慢喝着柠檬水. ...

  • 当你前途迷惘时,学学杰克•伦敦,命运之神将为你打开另一扇门。

    当你大学毕业苦苦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时,当你辗转长三角.珠三角仍然前途迷惘时,当你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失业时--是否会时常感叹时运不佳.命运不公呢?每个人都会遭遇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候,有人愈战愈勇,有人却 ...

  • 杰克·伦敦:一块牛排

    汤姆·金用最后一小块面包,揩干净了盆子里的最后一点汤汁之后,若有所思地慢慢嚼着.等到他从桌子旁边站起来的时候,他还是觉得饿得非常难受.可是,只有他一个人吃过东西.隔壁房间的两个孩子早就给送上床了,因为 ...

  • 马背上的水手——杰克·伦敦传

    杰克·伦敦是世界上名气最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出版了51部著作,是高产作家,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杰克·伦敦的生活经历之丰富在世界作家之中也不多见.本书作者欧文·斯通和杰克·伦敦生在 ...

  •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 (万紫.雨宁 译)         一切,总算剩下了这一点--              他们经历了生活和困苦颠连: 能做到这里也就是胜利,      尽管他们输掉了赌一下的本钱. 他们两 ...

  •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又名<荒野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创作的中篇小说. 作品讲述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只爱犬,经过了文明的教化,一 ...

  • 这是迪士尼的“老人与狗”,却不是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

    这一个星期,看了两部杰克·伦敦作品改编的电影,一部是意大利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拍的<马丁·伊登>,另一部就是今天我要说的<野性的呼唤>.这两部都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一部写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