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深怀,赏读李白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总是玉关情
2021-08-27 15:13
华人号:中国文化
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百读不厌,应该写在什么时候?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秋歌》唐朝·李白
李白这首诗作在什么时候?没有资料记录。但是从这一组用《子夜吴歌》命名的作品,写了春夏秋冬四季,除了夏歌写”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貌似写的是江南,其余三首都是北方或者以长安为背景,写的是女性劳作中的美丽和深情。春天写的是采桑女,夏天写的是采莲女,秋天写的是浣衣女,冬天写的制衣女。
李白本身可能很多情,但是公开的人设,他是修道的修行者,就是在他生前,40多岁已经享有谪仙和青莲居士的高名。
虽然李白在20多岁和成名后的50来岁,都曾经游历过江南,但很显然,李白用江南的子夜古调作诗,并非是为了记录个人的深情。
从这组诗明丽大气的风格来看,它们更适合李白是在接受宫廷翰林供奉时候,为了皇家歌舞而创作的别有风格的诗作。而当时宫廷热衷歌舞的,有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本人,贵妃杨玉环,宫廷乐师李龟年,以及梨园弟子和数不尽的歌舞宫女。
盛世唐朝,除了有恢宏的祭祀歌舞和音乐,还有仿照民间舞蹈个歌曲的轻灵之作,当然娱乐的项目也会有堂皇无可辩驳存在的理由。
比如春天有蚕神的祭祀,夏天有重大的农事采莲,秋天是征兵,开展军事活动重要的季节,冬天则需要备足冬粮和冬衣。
将重大的祭祀和民间生活提炼成歌舞,寓教于乐,当然是唐玄宗最乐于看到的事。他留着李白在身边,很大的作用就是写诗歌。而宫廷的诗歌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音乐歌舞的底本。比如李白的传世的《清平调》写牡丹花”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当场就被唐玄宗安排李龟年奏乐演唱。
这首诗立刻随着音乐传播广泛,享誉全国。
那么李白大量根据古乐府创作的诗歌,很大程度是满足了宫廷宴会宫廷音乐的需求。
这一组子夜吴歌,应该是其中的一种。
李白的这组诗,有诗歌的轻灵明丽,也有人物,动作,兼顾心理活动,舞台感十足。
拿子夜吴歌春歌作例子。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春歌》
人物:秦地采桑的女子,一个或者数个。
地点:水边桑树。
动作:采桑叶攀枝条。
装扮:明丽鲜艳。
心理活动,面对围观的骑马的男性,俏皮转身。
实际真正采桑的女子哪里有浓妆艳抹的美丽,但是如果放在舞台上,配合舞女柔韧的舞蹈,洁白舞动的手臂,这中间不但有视觉的享受,还有风趣俏皮,很能有现场的气氛。
说这些是证明李白这组诗,是为宫廷舞蹈而作,正是限制良多,才能真正彰显李白驾驭诗歌和舞台的巨大才华,以及他本身就有的超乎常人是深邃。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如果是在露天舞台,那天上也有一轮秋月吧。
如果是在室内舞台,那音乐和舞女传递的捣衣声,或者更让现场的人有着浓烈的生活感。
唐朝的手工纺织业,基本还是以家庭作坊为主。宋朝之前,服装的主要面料是苎麻,而苎麻布料含着的胶质非常多,为了穿着贴身和柔软,布料必须经过反复捶捣,才能够进行染色裁剪。就算是富贵人家,初秋里听见为做秋冬衣裳,而发出的捣练的声音,实属家常。
连皇帝也未必所有的衣裳都是丝绸,宫中女子的捣练,一半是皇家衣裳,一半也是自己所需。
但显然,李白不是针对宫廷女子,而是写出了一个时代的真实的市声。唐朝尚武,几乎每家都有人去当兵为国。那大唐的疆域和繁华是无数家庭奉献了自己的男性成员,上到公卿,下到平民。虽然唐朝也给许多将士士兵以军需,但是更多的人,他们的背后是家庭的支撑,大到马匹,细到征衣。这在当时,并非是不正确,而是现实。
秋天一到,就要准备秋冬的各种衣裳,通过特定的渠道寄到边关家人的手上。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那些美丽的舞女在舞台上演绎一匹又一匹雪白的长练,那明月下带着类似劳作的歌舞,打动的,是所有参加盛会的人的心吧。
那吹不尽白练飘飘,密密的捣衣的声音,是渴望家人战胜而归,是渴望自己的手能送去实在的温暖和牵挂吧。
玉关情是什么情,往小了说,是离别情,往大了说,是边塞情,家国情。而且李白用得很巧妙大气,没有人会觉得这是一种反动,反而是一种奉献的慷慨。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有人解读为和声和伴舞。这是发自内心的愿望。
唐玄宗愿意打仗吗?中国的皇帝很少主动挑起战争,往往是抵御战争。正是因为”扫平胡虏“是上下一致的心愿,所以这首诗分外感人。
大家一起协力去平胡虏,男人前线打仗,女性做好后备和支撑,灭了侵略者,国太平,家太平。这是这首诗的内核,表现了女性的坚韧和伟大。
那么放在舞台和歌舞中,则有深沉的力量。
我想这首诗或者这段歌舞,不会是唐玄宗的自娱自乐,它更是一个公开或者半公开的对臣子或者子民的音乐宴会娱乐节目。
正是如此,这首诗打动了所有当时的唐朝人,不是悲伤,而是凝聚。
李白确实有过人的才华,他可以写出大唐绚烂华丽的一面,也可以写出如此深情感染人的诗篇。唐玄宗将他留在身边,可是说,这是唐帝国对内对外一个绝好的宣传人才,可以用诗歌的魅力,指导修正舆论。
只是李白厚积薄发,不肯只是做这样一个御用文人,他渴望的是实际参与政治,而并非隔岸看花。但是那个时候,唐玄宗的大部分人事权其实已经架空,李白并不可能越过庞大的功勋权贵阶层,而得到一份可以施展抱负的工作。
两年之后,唐玄宗给了他优厚的钱财,让他离开了宫廷。
但是不可否认,李白是个有才华的清醒者,正是这份清醒,他留下了唐朝的华美的外衣,也留下了最真实感人的《秋歌》,这是帝国的底子。留下了他的盛世深情。
从李白这组子夜歌,我们还看到了唐朝女性对于唐朝卓越的贡献。
在春天里采桑,在夏天里采莲,在秋天里捣练,在冬天里制衣。她们爱着丈夫,爱着大唐,是她们撑起了唐朝的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