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余韵和摩天大厦新旧融合,自由悠然和创新开拓兼容并取。在热闹繁华的成都城区之中,隐匿着形态各异的建筑。它们挺立在街道旁,沉默不语,又时刻在表达……
成都的线条
旅行者被成都吸引的原因有很多:天府之城的安逸逍遥,川蜀人民的直爽热心,活色生香的街头文化……今天的成都,草堂余韵和摩天大厦新旧融合,自由悠然和创新开拓兼容并取。这一次,我们透过成都的建筑物,领略这座城的另一面。
第一站
成都太古里是新旧融合的典范。它保留了老街和历史建筑风格的排布,将青砖瓦房进行独栋排列,融入四川特色竹子特色,将竹子的纹路刻在了大门的围墙和通向室内的通道两侧,甚至连Gucci、爱马仕等奢侈品店的外立面上,都可见一节一节的类似竹子般的设计。
作为融合了高端气息和生活底蕴的场所,太古里的建筑也是融合了古典和现代风格的。重复的排列,现代的灯光交织,构成了旅行者眼里的独特风景。在太古里二层,方所书店正上方,尼依格罗酒店正对面,形似外星空间的木制建筑仿佛世外桃源。
第二站
成都地铁站内的设计,无论是天花板还是通道,每个站都有其独特之处,在这些独特之间,有不少能够吸引旅行者的眼球。地铁一号线内的天府广场站,路过时抬头看顶棚大灯。黄绿结合,像一个太极标志,两侧各一个火锅,四角是林立的写字楼。既表达了成都市市民所喜爱的食物,又代表了成都城市的包容圆润特性。世纪城十八号线和一号线换乘通道的莲花顶灯以金色为基底色,搭配以象征着高新产业的白色背景,彰显着世纪城属于高科技产业区又有包容开放胸怀的特性。四号线玉双路万象城,站内站外都散发着满满的科技感,站内扶梯形如外星通道,默默对应了站名——万象:多形与可变。圆形而多层的设计与金属质感的电梯搭配,蕴含着向上而生的寓意。通道的末端是黑暗的洞口空间,意为着笔直地通向未知,代表着一种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第三站
成都的建筑设计,除了城市核心太古里内和地铁站内站外的建筑地标,还有日渐流行的、富含精巧设计的艺术街区。
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天花板上一个又一个的灯柱,散发着木制香气,纹理走线异常清晰,有一种古朴但又整洁的美感。倒过来看,这一个个灯柱就像是一个个座位,吸引人应当坐下来尽心阅读,又像是一个个的基桩,是暗示知识需要稳定的基础才能向上生长。
成都周边艺术园区
除了市中心之外,在飞速发展的成都周边,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也是可见一斑。在交子金融中心、梵木flying文创公园、天府新区的麓湖生态城和麓湖艺术中心这些艺术产业园区内,随处可见简约的设计。而在这些平衡了实用与美感的设计中,最具代表性且莫过于各式建筑内部的楼梯。
梵木flying文创公园的中国风红色楼梯
麓湖生态城的环保蓝色楼梯
如在西南财经大学温江校区旁边的澄园书画艺术展览馆,金融城交子金融中心外立面及内部中国红旋转楼梯,梵木flying文创公园的旋转楼梯,以及建造在天府新区的麓湖生态城和麓湖艺术中心,每个人都有自己心里对于文化成都的定义。
成都城市音乐厅
从外看去,成都市音乐厅的外形方正,表面装饰有大理石板,它的窗户边缘以木头相互交错构成六芒星形状,走进大厅,便可以看到一个开阔的屋顶设计,厅堂的广阔配合白色和橙色,使音乐厅的庄重中多了一份活泼。
第四站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作为成都历史最悠久的校区,其内的钟楼,是每个成都市民心中的华西代表建筑。华西校区设计蓝图出自于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弗列特.荣杜易先生之手。钟楼位于校园里对称中轴线的南端,一个半月形的荷花池与它紧紧相伴,一池清水映着美丽的钟楼倒影,华西人亲切地称之为“月映钟楼”,是华西坝上著名的景点之一,华西学子常常在这里留连忘返。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音乐学院的建筑主体以红色系和青色系为主,搭配简约的白色和黄色。结构上充分利用圆形和方形,与学校内充满热情、鼓励创造的氛围呼应。走进综合楼,层叠的楼房伴随着从顶棚上射来的阳光,穿过每一层的色彩碰撞,仿佛一个糖果屋。绿、黄、蓝、红……这些鲜艳的颜色,蕴含着活力与创新之美。
-一号线的出站口景色或者地标,与站名直接相关,出站后很快就可以到达目标景点。如地铁文殊院站H口到文殊院直线距离仅有500米。
-此外,一号线,以火车南站为分界线,前后风格不同。火车南站以前,站外亮点大于站内亮点,而在火车南站以后则相反。旅行者探秘建筑特色的重心可以有所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