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长专访 | 一个行知教育践行者的四次选择
一个行知教育践行者的四次选择
专访南京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
文 | 田晓栋
有这样一位校长,最喜欢自称农村学校的校长,虽然在他的学校周围已找不到一块农田;他总说自己是一名行知路上的小学生,虽然他践行行知教育近四十年,被誉为陶行知式乡村教育家;他坚守一所乡村学校近四十年,把所有心血都倾注在这所学校,换来了这所学校的品牌重生,却在学校最成功的时候,选择从行知学校转向行知教育。他就是南京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
与杨瑞清见面,是在南京行知学校已改造成陶行知生平纪念馆的旧校舍。他平易近人、谦逊温和,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他告诉我,他在南京远郊的这所乡村学校工作将近四十年。这期间,他只做了一件事——实践行知教育。四十年间,他面临四次选择。这四次选择,成就了他的乡村教育梦想。
第一次选择是在1981年。杨瑞清刚从晓庄师范毕业,就带着对陶行知先生的崇拜,带着一股对教育的激情,放弃到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来到南京长江北岸的江浦县五里村,在村办学校当一名教师。
那时候,这所学校只有五个小学班,附属一个学前班。漏风漏雨的房舍、破旧的桌椅、泥泞的路面、参差不齐的孩子,就是这所学校的全部。老师们自己弄个小煤炉烧菜做饭,一周一次步行八九里路去买菜。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的内心很坚定。就是在这里,杨瑞清开始了行知教育的实践探索。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杨瑞清,对农村和农村教育有着特别的感情。他把自己定位为一名农村教师,希望用自己的实践改变农村教育的状况。办学伊始,因为没有升学和成绩的压力,学校办得自然写意。跟村民要点种子,种一些荷花、栽几棵杉树,从种植饲养活动中,贴近生活与劳动,真正践行着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这一年,他们多方游说,把学校一年级的班级改名为“行知实验班”。就是这个实验班,38个孩子,旗帜鲜明地成为开展行知教育实验的起点。1981年11月14日,陶行知先生的儿子陶城教授到校参观,行知实验班正式命名。这是全国最早提出践行行知教育的实验班,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恢复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起点。
渐渐地,学校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欢迎,他们自发集资为学校建起了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改善了办学条件。教育局看到行知教育受到村民欢迎,就顺势而为,推动和支持学校改名,陶行知先生的夫人吴树琴女士到校祝贺。1985年1月10日,学校正式改名为南京行知小学。
杨瑞清没有想到,第二次选择会来得这么快。1983年,杨瑞清被调到团县委做副书记。离开教育,并没有想象中的轻松与解脱,而是充满了迷茫和失落。四个月后,杨瑞清又选择调回了学校。这次选择,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梦想就在这一方农村教育的天地中。
学校更名为行知小学后,杨瑞清开始当校长。三十年的校长经历,给他留下了太多难忘的回忆。学校每个月交不起水电费、课室的灯坏了没钱修……面对这些问题,杨瑞清没有退缩。交不起水费,那就用学校的井水;灯坏了没钱修,那就早睡早起。在这样的环境下,杨瑞清及其团队真切地感受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行知精神价值和爱满天下的精神力量。
教育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一定是整体的、系统的大教育。而行知学校的成长,就是在探索实践乡村大教育。杨瑞清及其团队借助乡土资源,带着学生种蔬菜、种荷花、钓龙虾、挖红薯、办识字节。他们自制器材办小气象站,带着小朋友写大自然日记,还到长江边开展活动,把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也吸引了城市的孩子前来体验生活。
大教育就是人人办教育、人人受教育。很多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成年人的问题。因此,杨瑞清提出“教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乡村大教育观,探索开办扫盲班,组织城里的学生体验乡村生活,让教育不再是孤立的只教育孩子。
在市关工委和教育局的推动下,行知小学的行知实践基地于1994年挂牌成立,成为江苏省第一个社会实践基地。
乡村学校面临许多困难,教师队伍流失最让杨瑞清困惑。他也曾迷茫困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选择农村?为什么在从政和教育之间选择教育?后来,他发现所有的选择都源于内心的真实感受。校园生活能让他更自在,内心更加舒展,这是一条适合他的路。于是,他选择了坚守农村教育阵地,把学校打造成农村生活实践的大教育基地。
在践行“乡村大教育”观时,杨瑞清提出了“三个学会”的教育理念:学会成长、学会联合、学会赏识。作为教师要学会成长,激发办学活力必须学会联合,而让孩子快乐成长必须学会赏识。
1995年开始,行知学校开启了近十年的赏识教育探索。然而,杨瑞清在实践中渐渐发现,赏识教育走进了两个误区:一方面,把赏识教育简化为表扬、鼓励、翘大拇指,被当作教育的一种捷径;另一方面,教育产业化导致赏识教育被过度包装。这段教育实践让他意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相信每个孩子的潜能,学会用正面激励带动孩子的成长,但不回避对于错误的批评。它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是实现教育民主和师生之间真正尊重的落脚点,只是被“赏识”二字所误导。当意识到这一点时,杨瑞清“行知教育”的理念则呼之欲出。
对杨瑞清来说,2001年是值得铭记的一年。受惠于行知基地的带动,南京浦口行知小学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学校受到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和关注。这一年,小学部教学楼顺利落成,行知学校根据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方案被保留,周围几所村小被并入其中。杨瑞清感慨:“从1981年到2001年,我们拼了20年,终于保住了这条命!”
2011年,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杨瑞清应邀到北京参加纪念大会并做发言。他表示,自己的“行知教育”理念体现了学校理念发展的三个问题:首先是传承,看到行知教育就想到陶行知,传承来源清晰明确;其次是创新,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结合,就是创新的原则和唯一途径;最后是共享,行知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理念,只要愿意学习陶行知、愿意走教育创新之路的教育,都是行知教育。
他认为,行知教育是一种追求教育本质的教育,它关怀生命、关注生长、关心生态、关切生机,这是行知教育的理念内涵。关怀生命,需要尊重生命的独立自主,强调教育的主体性;关注生长,需要遵循生长的规律,强调教育的规律性;关心生态,需要为成长设置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系统性;关切生机,需要关注成长的各个方面,强调教育目标的导向性。
正是因为杨瑞清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一切就变得笃定了。在行知教育思想启迪下,他带领乡村小学一步步发展起来。
2011年,南京行知学校的办学规模再次扩大,占地面积扩张到300亩,投资一个多亿元,扩建了行知教育实践基地。从几百人的小打小闹,到能容纳2000人同时参与实践的大型实践基地,加上初中部的建成和合并,南京行知学校一跃成为一所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一个社会实践基地的规模学校。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张,杨瑞清开始感到“本领恐慌”,担心个人精力和能力无法带领整个学校继续发展,而行知教育实践基地每年三万余人的接待量也让他分身乏术。于是,在学校发展势头最盛的时候,他提出集团化的请求,果断选择转型。2015年,南京行知教育集团正式成立,杨瑞清担任集团校总校长。基地、幼儿园独立运营,各自成立领导班子,保障运转顺利。杨瑞清的工作重心,也从行知学校的管理,转向行知教育的推广工作。
担任集团总校长后,杨瑞清背负起文化使命和教育探索使命,在对外交流、前瞻性探索研究方面找到了新的定位,从另一个角度帮扶学校发展。他把最初行知小学9亩地的老校区盘出来,组建南京行知苑对外交流中心,推动行知教育的对外交流,开展“扎根乡土四十年行知教育实验”课题项目探索。他带领团队建设陶行知雕塑,构建行知教育书院,营造行知文化。
转型后的杨瑞清在自己的办公室门口挂上了一块新牌子:杨瑞清行知教育工作室。一台电脑、一张办公桌、一张沙发、一个书柜,就是工作室的全部。他发起倡议,成立了59个遍布6个国家和国内15个省市的工作室,组建以陶行知先生当年“探索教育的曙光”命名的“曙光行知教育共同体”。作为一个开放的行知教育研究平台,共同体自发成立,终身走行知路、学陶行知,进行教育改革研究。同时,整合各种资源,与基金会合作,致力于推进乡村教育、推广行知教育。
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共同体。杨瑞清说,成为共同体成员的条件只有三个字:“我愿意”。每年有一个正式的场合,有一个认真的表达,就可以加入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面,既没有经济的考量,也没有功利的诉求,大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认真琢磨教育道理,这是杨瑞清设想中未来会持续走的道路。
杨瑞清说:“我自己还有很多挑战要去面对,我享受这个成长的过程。行知教育的实验已经融入我的生活,无处不在。学校的发展是历史趋势,我能做的是乡村教育的根基,我要牢牢扎下去。我始终站在乡村教育的立场上,我对乡村教育有信心。乡村教育并不是落后的代名词,反而是良好教育生态的一块阵地。我相信,好的教育一定是会在乡村教育的土壤里长出来。”
在南京行知苑对外交流中心,由最初行知小学的食堂改造而成的展示厅墙面上,挂着三句话:共享行知教育,共建世界学校,共育全球公民。
我想,这就是行知教育的理想,也是杨瑞清的教育梦。